分享

《水浒传》里石秀是杨雄的真朋友?你敢交这样的朋友么?

 写乎 2020-09-14

作者必看:

采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着您:《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2019年第一版)和征稿选题

作者:许云辉

(潘巧云与杨雄)

杨雄那把砍向妻子的刀背后,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拍案惊奇。

(一)屠户潘公和屠户石秀:都是杀猪手艺惹的祸

套用网络新词,杨雄在翠屏山施暴行为,纯属“临时性犯罪”。他明确告诉潘巧云,他杀人只因她为掩饰奸情反诬石秀调戏,“坏了我兄弟情分”。表面看,杨雄将兄弟情分置于夫妻情意之上,义薄云天。实际上,杨雄杀妻,实属无奈,他中了石秀借刀杀人的连环计,被石秀步步紧逼,进退失据,势成骑虎,只得临时性杀人。

杨雄因一身好武艺被新任蓟州知府看中,让他做了看守所长。虽官微职小,却实权在握。杨雄从流落街头与泼皮厮混的浪子一步登天成为公职人员后,又被屠户潘公看中娶了美女潘巧云,可谓春风得意,人财两得。

但杨雄的倒插门日子过得很憋屈,屠户潘公选择杨雄做女婿,看中的只是他“公门中出入,谁敢欺负他”的身份。

有了看守所长撑腰,屠户潘公扬眉吐气,“因此撇了这行衣饭”,不再做下九流的屠宰生意,在潘家心安理得做起了太上皇。

他探知石秀也是自小吃屠家饭的同行后,竟然视女婿为无物,根本不征求杨雄意见,自作主张“自和石秀商量,要开屠宰作坊”。杨雄在潘家的地位可想而知。既然生米煮成了熟饭,他当然只能接受岳父的先斩后奏。

(二)石秀心理阴暗扭曲,令人发指

石秀体格强健,武艺高强。潘巧云年轻貌美,温柔多情。天长日久,瓜田李下,难免物议。所以后来潘巧云奸情暴露反诬石秀,杨雄竟然深信不疑,原因就是潘公埋下了石秀这颗可怕的定时炸弹。

潘公对杨雄缺乏尊重,潘巧云对杨雄更不以为然。杨雄虽“生得好表人物,两眉入鬓,凤眼朝天,淡黄面皮,细细有几根髭髯”,却是个“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的工作狂,千方百计逃避做丈夫责任的性冷淡好汉。所以在前夫王押司两周年忌日,潘巧云思念旧情,决定“做些功果与他”超度亡灵。

这样的事本也无可厚非,但潘巧云似乎故意向杨雄示威,将这场佛事主持得轰轰烈烈,张扬异常。来赴道场的和尚人数多,排场阔,声势隆,大张旗鼓折腾到当夜五更方散,闹得人尽皆知;且不前往近在咫尺的报恩寺做功德,反将僧人请到家中,乱得鸡犬不宁。

面对妻子明目张胆在家中胡作非为,杨雄只好惹不起躲得起,借口“我今夜却限当牢,不得前来”甩手而去,将所有事情交由石秀代劳。潘家父女在家里为所欲为的强势,杨雄在潘家忍气吞声的弱势,从中可见一斑。

然而,潘家父女施加的压力,毕竟完全属于家庭纠纷。石秀这颗定时炸弹的进入,才最终导致了这个貌似和谐的家庭的毁灭。

石秀被杨雄感恩带到家中,结束了流落蓟州卖柴度日形同乞丐的日子。重操旧业杀了三个月肥猪后,鸟枪换炮“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穿着”。衣食无忧,自当饮水思源。石秀选择的报恩方式独特异常:为杨雄看好后院,提防嫂夫人出轨。

石秀何以断定潘巧云迟早必定红杏出墙?因为石秀天生眼光淫邪。

初见潘巧云,石秀眼中既非端庄贤淑的嫂子,更非倾国倾城的美女,而是充满性诱惑的女人很奇怪的是,潘巧云在石秀目光中竟然一丝不挂,石秀心理阴暗扭曲令人发指。可惜这个令他垂涎三尺的天生尤物,恰恰是他的嫂子。

江湖道义和社会伦理都使石秀无法染指,只能望梅止渴。既然得不到,只能毁灭她。毁灭一个女人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捉奸。但没有奸情,何来捉奸?这样的问题难不住“心雄胆大有机谋”的石秀,他巧妙地一手促成了潘巧云的奸情。

(三)石秀的连环套

受杨雄委托,石秀在做道场时全程监控,如同猎犬般紧盯目标,以不可思议的敏锐嗅觉嗅出潘巧云与裴如海的异味,继而深思熟虑,决定促成他们的奸情。因此,石秀在已正确推断出次日潘巧云前往报恩寺名为还愿实为偷情后,非但不想方设法阻止,还故意笑道:“多烧些好香,早早来。”潘巧云回来后,他断定她已与裴如海勾搭成奸,妒火中烧,五内俱焚,“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既已有奸情,何以潘巧云不再出门,“又不曾见这和尚往来”?

石秀费尽心机终于窥破机关,目睹小和尚与打更头陀和丫环迎儿里应外合的场景。他心底乐开了花,迫不及待以讨赊钱为由找到杨雄,煞费苦心做足铺垫功夫后,才揭发出潘巧云的奸情,同时急不可待脱口而出:“似这等淫妇,要他何用!”借刀杀人之意,昭然若揭。

杨雄果然勃然大怒,石秀趁热打铁抛出第一条计策:当晚捉奸。

一盘精心策划的好棋,却被杨雄酒后误事,道破天机,让潘巧云有充足的时间打好腹稿反诬石秀。烂醉如泥的杨雄五更酒醒,发现妻子“夜来不曾脱衣裳睡”,又故意隐瞒当天曾与石秀痛饮的事实,叫妻子“家里也自安排些请他。”可见,此时的杨雄已经非常清醒,而且在义弟与妻子之间,他坚定选择了信任后者。

正是对妻子的贞洁充满自信,对石秀的动机充满怀疑,杨雄才听信妻子巧舌如簧的辩解,认定石秀恶人先告状,决定将其赶出家门,盛怒之下还“一霎时把柜子和肉案都拆了”。

石秀偷鸡不成蚀把米,恼羞成怒杀了和尚和头陀。但两条性命也未换来杨雄的真正信任,他只是半信半疑要找石秀“问他个真实”。石秀出示物证,真相大白。从杨雄气势汹汹的“我今夜碎割了这贱人出这口恶气”话里,石秀如愿以偿听出了杀机。

(丫鬟迎儿)

因有前车之鉴,石秀生怕杨雄回家后又被枕边风刮倒,于是抛出第二条计策:引蛇出洞。

他拍着胸脯保证:“哥哥,只依着兄弟的言说,教你做个好男子。”

好男子的标准是什么?石秀详细解释道,首先必须将潘巧云主仆引诱到布满古墓的翠屏山,其次必须全程旁听他与嫂子“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最后必须“许与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

这三个做好男子的条件充满凶险,杀机暗藏。如果石秀仅为洗清恶名,为何舍近求远,不到杨雄家中对质而选择偏僻无人的乱坟岗?杨雄全程旁听两人对质后,必然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挥刀杀人,岂能心平气和写封休书轻易打发潘巧云?石秀特意叮嘱:“不要带闲人上来。”杀机已现,所谓休书,仅为麻痹杨雄。

潘巧云主仆被骗上翠屏山时,石秀早已磨刀霍霍预备下腰刀和杆棒。当面对质时,他出示的物证让潘巧云“看了飞红了脸,无言可对”,却未激起杨雄的满腔怒火。

眼看精心导演的这出戏就要冷场,石秀只得喧宾夺主,杀气腾腾“飕地掣出腰刀”,叫杨雄先审丫环迎儿。屠刀淫威下,迎儿将真相和盘托出。眼见已经水落石出,杨雄却依然未起杀人之心。

石秀故意逼迫潘巧云复述一遍偷情过程,来刺激杨雄疲软的神经:“请哥哥却问嫂嫂备细缘由。”杨雄被迫听迎儿绘声绘色描述偷情细节,早已颜面扫地,怒火中烧,但对妻子仍有一丝温情:“再把实情对我说了,饶了这贱人一条性命!”潘巧云焉能听不出这一线生机?边认错边求饶命。眼看杨雄将被说动,石秀赤膊上阵,烫手的山芋丢给杨雄:“今日三面说得明白了,任从哥哥心下如何措置。”

杨雄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杀妻难以下手,不杀愧对义弟。妻子泪流满面,石秀虎视眈眈,杨雄左右为难。石秀看出了杨雄举棋不定,为坚定杨雄杀人信心,他唆使杨雄先杀丫环,石秀“递过刀来说道:‘哥哥,这个小贱人留他做什么,一发斩草除根。’”

杨雄心底五味杂陈,在潘家受岳父妻子欺负,此时连丫环也羞辱到自己头上,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终于从石秀手里要过腰刀杀了迎儿。

潘巧云吓得魂飞魄散,绝望中哀求石秀救命。石秀奸计得售,再次逼迫杨雄亲手杀人:“嫂嫂,哥哥自来伏侍你。”这句居心叵测的话,终于将杨雄逼上绝路。既然杀戒已开,索性杀到底。他既为妻子的背叛痛心疾首,也被苦苦相逼的石秀彻底激怒,杀死妻子,成就了石秀恶毒的借刀杀人连环计。

清平世界,荡荡乾坤,杀人偿命,古今一理。杨雄“既是公门中勾当的人,如何不知法度?”上山时只图弄明真相休妻,下山时已然被逼无奈杀人,走投无路的杨雄只得接受石秀蓄谋已久的第三条计策:投奔梁山。

从石秀的连环计可以窥视端倪:杨雄是势成骑虎而“被杀人”,一步步落入石秀挖好的火坑,走上了不归路。正所谓,社会有风险,交友需谨慎。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五十余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