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大舅,个头儿足有一米八,大眼睛,看鼻梁儿,国字脸,尖下嗑儿,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看上去带有名星范儿。 这个大舅,是我大姥爷家的。在我姥爷家的东面,大约隔3、4家吧。大舅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也把家搬到了县城。大舅和舅妈,都在饭店上班。舅妈是个厨师,大舅在单位开车。 早年,在我7、8岁的时候,和妈妈去姥姥家,认识了大舅。那时他20左右岁,还没有成家。 我真正和大舅结识,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时赶上星期天,节假日,一有时间,我就去城里玩。只要到了街里,我就去他的饭店,进了饭店就找大舅。 记的有一次,我到那都快晌午了。大舅正在外面修手扶车。他看到我之后,赶忙收拾工具,然后把我带到后厨,去面见舅妈。然后说:″小禿子来了,你去给他炒盘菜!″我冲舅妈点点头儿,以示谢意。 不到几分钟的工夫,舅妈把一盘韮菜炒鸡蛋端上餐桌,然后,随手给我盛了一碗大米饭,对我说:″你快趁热吃吧!″我连忙说:″谢谢舅妈!″她冲我笑笑。 就在我吃饭那会儿,大舅过来了。他坐在我身边,头上戴着一顶军帽儿,看样子有8、9层新。这时,我对大舅说:″大舅,我看你的军帽儿挺好,送给我吧!″看他当时脸上的表情,好像有点不舍得,但我这个外甥直言开口,他也没好意思说啥。″行,你快吃饭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既然我外甥喜欢,大舅送给你!″他又补充了一句。 待我吃完午饭,在我临走时,大舅真的把那顶军帽戴在我的头上。 那顶军帽儿,我一会戴上,一会摘下来,一会又把它放在手里,真的是爱不释手。晚上回到家里,高兴得半宿没睡着觉。 记得那时,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军帽儿,在全国城乡一直很盛行。在那个年月,小青年能戴上一顶军帽儿,神气地邪乎,也显得身价不一般。可你要知道,那时能有一顶军帽儿有多难:有多少青年为一顶军帽儿大打出手,弄得血流满面,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那时,也知道咋的了?不管你是不是军人,都穿着军装,戴着领章、帽徽,招摇过市、以假乱真。他们图啥?也不是为了行骗,就是为了赶时髦,都以为那是一种荣耀。 那顶军帽儿,我只戴了半年,就送给别人了。有一次,我去大队时,被一位包队干部看见了,他主动和我要军帽儿。说心里话,我真的舍不得送给他,我自己还没戴够呢?可场上有那么多人,挺大个人,张一回嘴,我也没法剥他的面子,最后,还是违心地送给了他。 一顶军帽儿,值不了多少钱。但青年人要的是那种时尚。再上了,还有上辈人的亲情在里面,让我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因此,只为这顶军帽儿,让我对大舅感激不已。 大舅和舅妈都很认亲。妈妈不是他们的亲姐姐,可他们都拿妈妈当亲姐姐待。前些年,只要有时间,就带着礼品,到乡下看望我妈妈。 这份亲情,让我十分感激。因此,这么些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要到场。 记得有一年夏天,大舅和舅妈来我家看我妈妈。他们到我家,己近中午了,都不想吃饭。我说:″大舅,舅妈,今天中午我请客,你们不能走!″ 随后,我在饭店安排了一桌饭菜。在临走时,我还给大舅带上一条"大鸡牌″香烟。看他那样子,很感激我。 还有一次,朋友请我吃饭。饭店离大舅家只有几十米远,我对桌上的朋友说:″如果哥几个不介意,我让大舅过来吃饭。″他们都说:″那好啊!欢迎大舅过来!″随后,我就给大舅打了电话,让他过来喝酒。开始,大舅还一再推托。我说:"你快过来吧,没那么多说道!″ 大舅过来了,待他落坐之后,几个哥们都挣着给他敬酒。也从我这论,一口一个大舅地叫着,这让他十分开心。我看他当时脸上的表情,那顿饭他吃得很高兴。 后来,由于我身担要职,工作也忙,很少跟大舅接触了,除非谁家办事时,还能和大舅见面,说这话,一晃有10多年了。 现在我也退休了,有了闲暇时间,和大舅同城,我觉得离大舅更近了。 以后,只要有时间,我还要去拜见大舅和舅妈,和他老人家喝上几盅小酒儿,回忆一下过去的往事……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协会员。 
6、特此声明,严禁抄袭,作者负全部法律责任。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 投稿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