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梦想,我们一直走在迁徙的路上

 三苗网 2020-09-14

本期三苗人物:古阿新

这是我第一次出差,走在银川空旷的街道上,从小就有个环游世界的梦,没想到28岁了,才第一次出省,觉得西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图片:在银川街头的巧遇,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转角街头,看见了个少数民族的地摊,第一眼,一看,觉得挺像苗族的,穿着绣花马甲,带着银项圈,头顶圆帽,但是想想,西北应该很少有苗族,向前走了几步,帅气的摊主正在向路人推荐一个黑色画着红色蝴蝶的泥哨。

“你知道吗,在苗族,蝴蝶也被称为蝴蝶妈妈,传说在很久很久……”

路边客人听得津津有味,我会心一笑,果然没错,应该是自家苗族的。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阿新,男,18岁,凯里湾水人,在西安上大学,新闻系。这是他利用假期来银川摆地摊,边挣钱,边学习长见识,还能边玩。银川是他除了陕西,他来的第二个外省。

他说他梦想和我一样也是环游世界。

聊了许久,我们互相加了QQ,我和他匆匆告别。

(图片:阿新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穿的苗族衣服,图片整理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回到贵阳后,因为工作忙,也很快把这个事情给忘了。直到有一天,在QQ空间里,无意间发现在香港街道边,一个穿着苗族衣服小伙摆着地摊的动态,看着他穿着苗族服装,看着地摊,才想起了银川见过面的苗族小伙,出于好奇,我翻看着他的历史记录。

哇哦!北京,乌鲁木齐,长沙,天津,成都,广州,……没想到这个穿着苗族的衣服,带着我们苗族的工艺品的小男孩,走过了那么多城市,去过了那么多地方,更新出不同城市的风景和见闻,感想,照片不仅展示出了苗族的服装美,而且文章也写得特别好。自己便渐渐又关注起,这个苗族男孩。因为在他身上,不仅发生着我想要的梦想和生活。而且是为了宣传民族,在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再次遇见阿新,在西安回民街)

3年后,2012年的春天,有幸单位派我去西安交大学习,我特意去了趟回民街,抱着试探的心理,看看是否能遇见这位苗族朋友。

很巧,果然碰上了阿新,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他,在繁华热闹的回民街上,他已经有了4个固定的小摊位,每个摊位都雇佣着,在西安上学的贵州大学生,摊位不是很大,东西倒是挺全的,有空拜村的铜器工艺品,有施洞的苗族绣片,有湾水的千足银手镯,黄平的泥哨,还有一些他们自己改良的民族风的绣花衣服,绣花包等。除了这些,摊子上还放着一些苗寨的画册和卡片,看起来都特别用心,苗风浓浓。

(阿新参加的娱乐节目,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这次遇见他,阿新已经从腼腆变得成熟,稳重,当然不变的是苗族人的热情和善良。他还是那样的积极的向顾客介绍着摊子上的工艺品,即使看出来客人没有购买的意向,他就跟客人介绍苗寨的风土人情,这简直是活脱脱的苗族推广人啊。

(阿新和通许真正向客人介绍绣片上的含义,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收摊已经是晚上11点多,我们一起吃了烤肉。细聊才知道,阿新其实来自一个生活拮据的家庭,从小他就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出省上大学的孩子。外省的学费很贵,大一第一学期的学费都是亲戚筹的,还不够,父亲把一块祖田卖了,阿新自己向学校贷了一部分助学金,才交得起了学费。

(阿新身穿着母亲给他绣的苗族衣服,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他也是他们新闻年级里唯一的苗族学生,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时常给同学们带来家乡的特色工艺品,大家都很喜欢,于是就是这些在家乡随处可见的小小的工艺品,竟慢慢演变成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如今他不仅独立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还帮助了很多在西安上学的贵州同学提供了很多勤工俭学的摊位,帮助大家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和阿新一起摆地摊的同学们,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虽然远在贵州家乡的相亲们都不知道,阿新总是帮他们进走那么多工艺品,也不知道阿新怎么卖掉的。但是他的创业故事,帮助同学们的精神,在学校,在西安,乃至陕西省都曾被多家媒体报道过,称为优秀创业青年,了不起的90后,苗族创业小王子等等。经常看见他穿着苗族盛装,带着他的小地摊,和同学们上过了多家主流媒体的荧屏上。

(阿新身穿苗族衣服,参加过的电视节目部分照片,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在这几年里,阿新利用暑假寒假,他已经带着苗族的小工艺品地摊,基本上把全国转遍了,还去了香港,出了国门,到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等。心中更是肃然起敬。想想自己多少次想着环游世界,多少次起想着世界那么大,下个年假一定出去看看,但最后总会被一个又一个借口给阻拦,不能实现。

(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小小的地摊在阿新这里,竟变成了一艘帆船一样,乘风破浪的带着这位勇敢的苗族小伙去环游了世界,完成了梦想。

我说,阿新,你真棒啊!阿新摇了摇头说,其实是自己幸运而已,幸运自己苗族人,幸运我们族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手艺,也幸运在自己身上有苗族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己才会一步步幸运的走过来。我为自己的是苗族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问阿新,接下来还有什么梦想吗,他说,其实自己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才来西安上的大学,学的是新闻系,励志要当一名记者,要把苗寨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推广给外面更多的人。

(阿新带着比赛项目《让世界爱上苗族美》参加创业大赛。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那你准备回家考公务员吗。

阿新笑了笑,自己原本有机会留在报社媒体工作的,但自己拒绝了,虽然不从事记者事业,但是并不代表我不能再为苗族人在做宣传,我觉得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挺快乐的。每天都会遇见很多天南地北的客人。我一样可以向他们推广我们苗族的工艺品,给它们讲工艺品上图案的神话故事和含义,告诉他们我从哪里来,我们那里有什么样的风景,欢迎他们去苗寨玩。看着顾客充满向往的眼神,我觉得我沾了苗族的光,是民族让我生活更丰富多彩,同时,我也在为民族做着宣传的作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充实快乐的事情。说不定以后我还要将我的苗族小地摊摆到北美,摆到西欧去,我要让更多人知道,在中国有一个很漂亮优秀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苗族。

我不禁给他点了个赞。

(图片:陕西卫视专访《环游世界摆地摊的苗族90后》图片来自阿新空间相册)

每次奶奶喝醉酒时唱起的古歌,我听的都是悠远的哀调那么悲凉;每次芦笙节上,听到芦笙芒筒的旋律,都感觉那是从远古传来的忧伤。我不知道先辈们在迁徙的路上,翻了多少山,历了多少劫,多少的悲欢离合才有现在的安宁……

民族迁徙的故事已经封印在了老人们的酒杯里,但是我知道,这种民族精神已经渗透在了我们每个苗族人的血液里,骨子里。就像阿新乃至现在所有在努力的苗族年青人们一样,为梦想,为民族,不得不远离家乡在外拼搏奋斗。祖先迁移的脚步虽然已经停下,现在轮到年青的苗族青年们,为了梦想,为民族,再次继续迁徙,继续前行。

(图片来自古阿新淘宝店的宣传画页)

今年年初,我带着家人来到西安旅游,当再次来到回民街时,整条街道的小摊子已经没有了,心理有丝丝遗憾,估计再也见不到阿新了,古城的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我拉着5岁的孩子在一处屋檐底下避雨,宝宝拽了拽我手,指着店铺门口的一个模特,楠楠的说:爸爸,看,苗族。

我抬头一看,笑了,这家店铺挂着一个厚重的木质招牌,上面写着三个字:古阿新。

(图片来自古阿新品牌宣传视频的截图)

文章不代表三苗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链接
岜梭芦笙会:平礳苗寨“朵糖”,你吃过吗? 
当桐花开放的时候,岜梭芦笙节就到了 
为什么她被称为“全国两会最美女代表”?
美丽的乡愁 千年的芦笙场:众筹为岜梭出力

图文来源:苗人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