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平县苗族古歌《开亲歌》培训开班,学好有福利,速围观!

 三苗网 2020-09-14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3月30日,黄平县2019年文化旅游行业大培训"苗族古歌《开亲歌》培训"开班仪式在黄平县举行,培训由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黄平县苗歌传承协会组织,近80苗歌爱好者参加学习。活动在全体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我们的名字叫苗族》拉开序幕。


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非遗中心主任郑荣江说:      

苗歌、服饰、苗语、苗文是苗族文化的符号,所以,我们苗族同胞要有文化自信心,希望黄平县苗歌协会的会员把苗族古歌学好,再把古歌传承发扬下去,学以致用,带动更多的人传唱,壮大苗歌队伍,助推黄平民族文化旅游行业发展。

黄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县级传承人、黄平县苗歌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杨政欣:         

近几年,我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向苗族文化爱好者推送苗族古歌、苗语苗文音视频教学课件,开展网络公益教学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今天,我们在县文广局三楼举行苗族古歌《开亲歌》开班仪式,培训共20期,学员参加培圳《开亲歌》八期以上,奖励《开亲歌》复印整本一套,有苗文合格证书。学员全部参加每期苗族古歌《开亲歌》培训并能考试过关的,将由协会组织到省内旅游交流一次。每期培训的内容,下期都举行五人上台演唱展示,优秀学员还有不同奖励。

这次培训,将由我、半山村歌师杨正书、杨德东、州级传承人阿江姐轮流授课。我们和学员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Vet vet ghaok, hnaib hnaib jit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黄平县苗歌传承协会会长杨华说:

这次苗族古歌培训班顺利开班,得到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非遗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战,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而努力。黄平县苗歌传承协会是三苗网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也是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研究所国家级苗族大歌《仰阿桑》的传承基地,苗族大歌《仰阿桑》培训活动现在到了复习巩固阶段,将组织学员参加4月15日在苗族古村落——重安镇半山村的苗歌大赛,到时和《开亲歌》一起传唱,等待州民族文化研究所考试发结业证书。

重安镇半山村歌师杨正书、杨德东:

感谢党委、政府很重视我们苗族文化发展,谢谢县苗歌协会请我们来这里讲课,我们要把苗族古歌、苗族大歌好好传授给大家,让大家把优秀的文化继承下去。

会员在签到报名

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员在现场学习唱古歌

《开亲歌》 (Hxak Khat)是十二路苗族酒歌中流传最广,内容最丰富,历史研究价值最大而又最为苗族人民喜闻乐唱的一路酒歌。黄平苗族古歌《开亲歌》是搜集于黄平、施秉、镇远三县。这路酒歌除流传于黄平、施秉、镇远、凯里、福泉等县外,在安龙、贞丰、关岭、紫云、镇宁、平坝、兴仁等县的部分苗族地区也有流传。

整个《开亲歌》的内容可分为“生亲”和“开亲”两大部分。

“生亲”这部分是《开亲歌》的开端,苗语叫“Yis Khat”,是对天地间各种"亲”的起源作了总的介绍,反映了古代苗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开亲”(Ait Khat)这部分具体地追述各种动物,天上诸神和人类开亲的全过程。它又分为人类开亲和各种动物,天上诸神开亲两部分。

苗族古歌《开亲歌》是一部苗族婚姻制度的发展史、编年史,具有浓厚原始性的史诗,对苗族婚姻、迁徙、哲学、科学、价值观、语言学、民风民俗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分享

也许你的朋友圈正需要这样的信息 

文章来源:吴学显(三苗网联络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