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黄平苗族酒歌文化,这是去黄平的必修课!

 三苗网 2020-09-14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浅谈黄平苗族酒歌

图文 | 王朝秀

“苗族酒歌”在贵州省黄平等县苗族中十分流行,是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古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依靠语言来表达亲情、爱情和友情的传承方式的苗族来说,“苗族酒歌”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黄平

苗族

酒歌

非遗

文化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是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过五次大迁徙,人口数量庞大且散布在世界各地,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五千多年的民族历史仅仅依靠语言和歌谣传承至今。

“苗族古歌”是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苗族酒歌”(以下简称“酒歌”)是“苗族古歌”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有了雏形,不仅传承悠久,更是使用和传唱最频繁、最广泛的“苗族古歌”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多民族文化大融合,苗族人民生活进步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改变,导致“苗族古歌”逐渐失传。

如今,酒歌作为“苗族古歌”中的流行音乐,自然承载起传承苗族历史、歌颂苗族英雄和弘扬苗族风采的重大使命。

在素有“歌乡舞海”之美称的贵州省黄平县,热情好客的苗族同胞爱唱歌、喜饮酒孕育出了沁人心扉的酒文化,爱人之间以酒传情、家人之间用酒增情、朋友之间喝酒交情,时逢佳节或婚姻喜庆,更是通过饮酒抒怀、大展身手。他们热衷于用朴实无华的词汇、丰富多彩的故事以及奔放似火的热情创作酒歌、传唱酒歌,在席间酒后、互联网上不断用酒歌演绎苗族的传承、发展与展望,这不但让酒歌跳出了“饮酒唱歌”的范畴,更为可能失传的古歌、酒歌传承提供了好的经验和思路。

为让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更好传承,让苗族历史、文化更好的传承、延续发展,本文拟就黄平苗族酒歌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认识,望对研究“苗族古歌”保护与传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黄平苗族酒歌的内在特色

黄平苗族酒歌是黄平支系苗族唱的酒歌,流传于这支苗族的分布地:黔东南州黄平县、施秉县,凯里市北部、镇远县东部、台江县西部及黔南州福泉县、瓮安县、遵义的余庆县的苗族聚居区。

(一)黄平苗族酒歌的内容

黄平苗族酒歌的内容包括古代社会苗族发展过程中火的发明,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产生和发展,苗族婚姻制度的起源、演变,择吉、岁时、生活等民俗事象,主要有十二路:《叙火歌》、《叙种歌》、《叙牛歌》、《叙碗歌》、《叙桌歌》、《叙酒歌》、《开亲歌》、《兄妹歌》、《梳妆歌》、《赴宴歌》、《岁时年节歌》、《择吉歌》,它们各自讲述了不同的故事。

《叙火歌》,详细而完整地记述了古代苗族先民从学会使用自然火到发明击石取火,以及火的使用给古代苗族社会带来的飞跃进步的全过程;《叙种歌》,回忆先民们怎样由采集渔猎社会走向农耕社会的历史;《叙碗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发明陶器的经过;《叙酒歌》,追溯苗族先民发明酿酒的全过程;《岁时年节歌》,主要叙述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人们过什么节和做什么农活等民俗事象,反映了古代苗民在生产实践中如何逐渐认识动植物生长和活动规律与季节、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的关系;《择吉歌》专讲有关婚丧嫁娶的择吉民俗事象;《开亲歌》和《兄妹歌》,是讲述苗族婚姻制度如何由群婚进到对偶婚,而后由对偶婚发展到单偶婚的整个历史,例如《开亲歌》叙述“生亲”和“开亲”两部分,“生亲”是对天地间各种“亲”的起源作了总的介绍。“开亲”是叙述人类开亲、各种动物和天上诸神开亲的全过程。各种动物和天上诸神开亲是讲述鱼、蟹、龙、猴等动物和天上诸神开亲的故事;人类开亲即全面系统地讲述苗族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人类开亲包括“年幼亲”和“众多亲”两节,第一节“年幼亲”讲述苗族先民们为了繁衍后代,发展生产而与恶鹰、猛虎作斗争的故事,为古代苗族最初形成的婚姻制度,开头歌词如下:

从前那年代,开初的时节,

娃娃不懂事,烧了一窝亲,

亲往四方散,跑出三路亲,

一路对直走,走到树坳口,

这是“虎伤郎”,

这是“鹰吃妹”,

这是“年幼亲”。

“鹰吃姑娘虎吃郎”是原始社会母权制发展到对偶婚制的反映。第二节“众多亲”,此节的《昂窝岭遇亲》、《叙牛定亲》、《叙媒》等反映原始社会内婚制,以喜尼、喜金为主角,描述姑舅表婚的全过程。《逼嫁》、《刻木》等章节,以扁金姑娘的婚姻悲剧故事来讲述姑舅表亲制度,此故事反映原始社会外婚制。除十二路酒歌外,还有逗趣歌、叙鼓笙歌、满月酒歌、上梁歌、回春歌、送福歌、推杯歌、开柜歌、开门歌、讨酒杯歌、劝酒歌等等几十种。各路歌的内容都是叙述每个故事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酒歌演唱时,每路从头到尾演唱,所需时间长的三天三夜唱不完,短的也需要一天一夜。每路酒歌都是一个精彩的历史经典故事,是一部不用动土就能挖掘的民族文化瑰宝,是研究苗族发展史的百科全书。

(二)黄平苗族酒歌的演唱形式

黄平苗族酒歌为五言句式,词以对偶的长短句式为主,歌唱的曲调变化不大,声音浑厚、低沉,它有三种演唱形式:第一,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两组对唱,每组两人,两人一般是同性,两人中,只要一人会唱,另一人是否会唱均可。无论是何种组合都必须明确谁主唱,谁随唱,随唱人只能跟着主唱人合音,这种演唱形式是在唱完十二路总排歌后,唱十二路其之一时采用。第二,以叙事的形式吟唱。这种形式是唱开头歌和保家歌时使用。第三,采用唱飞歌的形式喊唱,此类为送客出门与客人告别时对唱。苗家人有个规距“主起酒,客起歌”,酒桌上主人选几个能说会道的妇女轮流在桌上敬酒,这种苗语叫“酒团巴”,意为敬“排顺酒”,这是苗家人长桌宴上必须的环节,几轮酒敬完,客人开始起声高唱。

(三)黄平苗族酒歌的演唱顺序

黄平苗族酒歌演唱是有顺序的,首先唱保家歌,然后唱逗趣歌、猜谜歌,最后排序歌,在排序歌的演唱过程中,经双方商议选择十二路中的其中一路进行对唱。唱哪路歌是根据主人举办的酒宴类型选择适合的或者是双方都熟悉的内容来演唱。例如主家举办结婚宴就应该选唱“开亲歌”,又如主家办满月酒应该选唱“满月酒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黄平苗族的酒宴要操办三天两夜,村寨里有喜酒,全寨人即吃上三天,会唱歌的人陪客唱歌,唱到通宵达旦直至客人打道回府为止。当客人准备回程时,主人在每个客人的脸上盖个“红花印”,这表示做客归来并且已得酒喝,脸画得越花表示主人家越客气。黄平苗族酒宴在客人回程时,主人即以酒相送,由主家人提着酒壶酒杯边走边喝,边唱边跳,跳起板凳舞,场景十分热闹。在送客的路上,客人会向主人讨酒壶酒杯,这时唱的是“讨酒杯歌”,经过一翻对唱后,主人将酒壶酒杯送给了客人,并依依不舍的各自离去。

保家歌是苗族酒歌中必须掌握、演唱熟练的基础开场曲目,它表达了对举办酒宴主人的祝福,即“祝福主家财源滚滚、田土众多、有吃有穿、孩子郎才女貌、老人幸福安康”。唱保家歌前要唱一段起头曲,这是起歌必须唱的。起歌曲有多种版本,列举最常用的如下:

喝酒要唱歌

完饭要完工

完线绣成花

若绣不成花

父母把妹凶 

天天去游方 

拿线绕花包 

才绣不成花

磕钻打额头

两眼泪汪汪

完饭不完工

父母骂阿哥

 懒得不像人

烟杆连着抽

有天无太阳 

才做不完工

唱酒不唱歌

父母骂媳妇

 懒得不像人

添柴不均匀

蒸酒尽冒糟

酒水味不好

枉自空喝酒

才无歌声起

真真是忧心

唱完起头歌,还要唱一段表达对主家酒宴场面的祝贺,表达为主家演唱的决心。歌词如下:

吃了要祝贺

喝了要祝贺

歌声阵阵起

才成酒宴席

酒宴才欢腾

往日天气差

今日天气好

咱找亲家门

吃亲家酒肉

给亲贺几句

众人才称赞

不骂咱愚蠢

唱完过渡曲,正式进入保家歌,保家歌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完整与否是根据歌手对歌词的掌握程度。保家歌的内容以祝贺主家荣华富贵,一贺有金有银,二贺田土肥沃,三贺高楼大厦,四贺男儿才貌双全,五贺女儿心灵手巧等等,例如一贺歌词为:

别家不多银

亲家真多银

银来千万挑

金来千万挑

银来花不了

金来花不完

大颗放柜子

中颗买土田

小颗修房屋

剩下碎银子

拿它打手镯

项圈给姑娘

扮姑娘跳舞

庭院去踩鼓

大家来赞赏

 二、黄平苗族酒歌流传的历史变迁

黄平苗族酒歌是黄平苗族人的“圣经”,是他们生命的灵魂,从酒歌中可以看到苗族用充满神奇幻化的灵感思维,发挥天才的智慧和想象力,编织出一个生命神圣、生命欢乐和宇宙所有生命平等的文化理念之网。酒歌是苗族祖先建立,适合于自身生存需要的非理性王国,一个苗人栖息的精神家园,它需要有特定的存在环境、浓郁的民族氛围才能延续下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农村基本还是传统的集体农业经济,苗族同胞们自给自足、自我封闭,很少与外界往来,受外界文化影响甚少,那时已值少年的笔者清晰的记得,寨里谁家办喜酒全寨人喜盈盈地去吃上三天,夜晚会唱酒歌的主人客人唱酒歌至天明,午饭后又继续,场面非常的热闹,民族气息浓郁无比。平日里寨里的青年人晚饭后集中到歌师家一起学歌,歌师都会豪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人们,这样的环境给酒歌带来了生存的空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小康生活而奋斗,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外来文化源源不断地冲击着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牛仔裤、喇叭裤、电视机走进了民族地区苗族人民的生活。青年人对流行歌舞的追捧和崇拜,对城市繁华生活的憧憬,对本民族文化逐渐淡化,造成了对本民族文化不感兴趣和不熟悉,失去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以前农村苗家人办酒宴是三天两夜,现在的酒宴就一天,客人吃完宴席就各奔东西,即使有人喜欢唱酒歌,也只能唱上几小时就散了。所以,现在学唱酒歌的人越来越少,一是现在的人忙于抓收入,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没有精力和条件学习酒歌,二是在经济竞争激烈的年代,酒歌不能带来经济收入,无法吸引年轻人去学习。目前多为50岁以上的人才会唱酒歌,60、70岁的老人掌握得最透彻,40岁以下的人会唱的比例很小。随着老年人逐渐离开人世,年轻人不会唱,给苗族酒歌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黄平苗族酒歌的保护与传承

黄平苗族酒歌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为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组织专家用英文字母为苗族人创造了文字,苗族文字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党和国家还培养了一批苗族语言文字人才,从此,苗族可以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文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黄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到民间歌师中搜集整理用苗汉文对译成书,相继出版了《开亲歌》、《豆纽》(叙种歌)、《苗族古歌古词》等,《苗族古歌古词》有上集、中集、下集三本,上集、中集为酒歌,下集为理词和神词。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黄平《苗族古歌古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书籍的出版,抢救性的保护了黄平苗族优秀文化,从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

目前掌握苗族文字的人颇少,除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县民委培养的几批苗族语言文字人才之外,二十一世纪后,苗族语文人才培养工作进展缓慢,普及面窄,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黄平苗族酒歌传统文化,笔者拟定以下传承方案:

(一)大力推广黄平苗族酒歌传承

黄平苗族酒歌传承目前依然是口传心教,虽然已有部分苗族酒歌书籍出版,但对于完全不会唱酒歌的人用书本来学习酒歌演唱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会唱酒歌并且懂苗族文字的人才能以书学习。随着会唱酒歌的老人逐渐逝世,年轻人没有兴趣也没有条件进行酒歌学习,黄平苗族酒歌传承出现严重危机,不及时抢救将面临失传。因此,要将黄平苗族酒歌文化传承下去,应大力宣传和鼓励苗族群众学习本民族语言,加大民族地区推广民族语言学习力度,适时举办黄平苗族酒歌大赛,激发学习和歌唱热情,组织力量在苗族世居的乡镇开展苗族语言培训班,让愿意学习苗族语言的人有机会学习,使大部分苗族人能够看懂听懂本民族语言文字,领会苗族祖先创造的博大文化精髓,并以此挖掘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弘扬苗族民族精神。

(二)将黄平苗族酒歌传承转化为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是黔东南的“两个宝贝”之一,州内各民族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共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搞文化产业就应该在民族聚居地挖掘与其它区域不同的文化元素,将这些元素完整的体现在博物馆里,让观众来参观体验,形成一条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链。黄平苗族酒歌作为黔东南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黄平苗族支系的区域文化,为更好地传承黄平苗族酒歌,建议在这个区域内建立一座以黄平苗族酒歌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请会唱酒歌的人来这里传教,让想学酒歌的人来这里学习,吸引爱好欣赏民族文化的人来这里参观。这不仅可以将酒歌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三)以新媒体平台打造酒歌传承基地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民族文化传承也可以用互联网传递信息来实现。在移动社交网络未出现前,苗族酒歌只能在酒桌上对唱,例如苗家人举办各种酒宴或走亲访友,饭后便对唱酒歌夜以继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手机使用的普及,微信等平台的出现给酒歌爱好者们提供了便利条件,给苗族酒歌带来了新的生机。特别是酒歌爱好者们建立的酒歌微信群,他们把会唱酒歌的和爱唱酒歌的人都集中到微信群里,可以不分场合不分空间与时间,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想唱多久就唱多久,两人如唱对路了,改天有时间又接着对唱,相隔天南地北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能对唱酒歌。这些社交群就是歌的海洋,是传承苗族酒歌的有力途径,这些传送民族文化的信息资源如果把它利用好组织好,就是一个无限力量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四)利用“芦笙会”留客演唱三天三夜

贵州享有“百节之乡”的美称,黄平苗族酒歌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应在各地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进行时倡导举办“芦笙会”,由会场附近居民以村为单位组织策划摆设长桌宴,聚集酒歌爱好者在此对唱三天三夜,丰富会场内容,这样不仅游客能深入其境的体验苗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又能调动酒歌爱好者们学习唱歌的激情,给苗族酒歌传承创造一个彰显优秀民族文化的氛围,促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融入这个文化圈,探索它所承载的苗族文化内涵,如此黄平苗族酒歌文化才能传唱千秋,流传万年。

综上所述,黄平苗族酒歌是黄平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势利导,多渠道多层次加强黄平酒歌的保护与传承,对弘扬黄平苗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应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使之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开亲歌[M].贵州省:黄平镇远施秉三县民委搜集整理编印.1984.前言2

[2]三苗网 有声教学版黄平苗族常用酒歌一(起歌、保家歌)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三苗网立场。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分享

也许你的朋友圈正需要这样的信息 

图文来源:王朝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