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苗族村妇到百万CEO,清华北大的“文盲”讲师,牛!

 三苗网 2020-09-14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世界上,有一种颜色

美得最为深邃

让人看见它的一瞬间

心绪瞬间宁静,遐想无穷

天的澄明只得它的3分

海的深邃只得它的5分

宝石的灵动只得它的7分

而有一种民族的艺术

把它的美幻化出了神韵的极致

——蜡染

作为这地球上、天空下最大的色域

人们对它的爱与追求莫不穷极

无论是江南古镇的蓝印花

还是大理白族的高原扎染

都让这一抹色泽

变成了千百年来

人们身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之一

而在贵州的大山深处

在一个平凡的苗族妇女身上

这抹蓝也幻化出了

另一道令人惊艳的传奇……

她就是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杨晓珍

她不识字,却被清华北大邀请讲课

杨晓珍是1971年出生于贵州织金县的苗族,7岁起学习苗族蜡染,至今已有42年

她虽不认识什么字,但却受邀到清华、北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邀请开办讲座,还被广西艺术学院聘为客座讲师。为了蜡染技艺更好的传承,她自费180万成立公司,也帮助了更多苗族妇女靠手艺脱贫。

她的故事被无数人所称道,几度评为市级国家级劳动模范,获誉无数,今年是10月还作为优秀代表受邀参到北京加国庆的阅兵盛典……

一个平凡的苗族妇女身上,书写了这么多的传奇,九妹也不禁带着好奇,走进了杨晓珍的蜡染世界。

在三苗网众多热心粉丝的帮助下,九妹幸运地采访到了杨晓珍本人和她的大儿子杨进。这次采访让九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杨晓珍,很多从未报道过细节故事更是让九妹深为触动……

首先,在联系到晓珍姐前,九妹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忘记了晓珍姐文化水平不高,刚添加微信就发了很多文字。

等到杨姐给我发来了语音,九妹才后知后觉自己的失误。在后来同大儿子杨进的采访中,才知道杨姐平时看文字、发朋友圈,很多都要靠父亲来帮忙。

原以为一个开了百万级注册公司的风云人物,已经非常干练独到,识文断字不在话下,但晓珍姐给人的感觉,还如一位亲切的邻家阿姨一般,不施粉黛,朴实无华。

但人群中的她,总能因为一袭美丽的印花裙,惊艳出众!

那个最不起眼的“九妹”

把苗族的史诗传写了下去

缘着苗族为九黎之后,三苗网小编一直以九妹自称,但同晓珍姐比起来,她才是货真价实的“九妹”

1971年,杨晓珍出生于贵州织金县的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属歪梳苗支系,家中排行老九,是最小的女儿,大家都喜欢喊她“小九”

/杨晓珍与父亲/

由于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兄弟姊妹众多,加上父亲早逝,晓珍姐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干活养家。

大儿子杨进说:“妈妈刚进小学没有几天,就被拉回去干农活,干家务……”

晓珍姐7岁起就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习蜡染、印染工艺,天资聪颖的她通过6年的学习实践掌握了包括采摘染料植物、画蜡、染色、脱蜡等一整套苗族蜡染工序。

在13岁时她便能独立创作完成自己的蜡染作品。

缘着生活周围自然山水花鸟的熏染,晓珍姐的绘制天赋,从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出来~她画的花纹好看了,别人就来仿着她的花样复刻而去。

苗族蜡染刺绣是苗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为替代消失的文字而记录苗族发展及迁徙历史的一门民族技艺,将蜡染刺绣用在苗族服装上,寄托了苗族人对历史的缅怀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苗族服装也被专家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在父亲去世后,缘着年纪尚小,重活大都分给了兄姐干,在蜡染与刺绣的手艺上,晓珍姐又慧心独具,她就跟着母亲日复一日地做女工,一直到长大结婚。

从捡垃圾的打工村妇

到大学的邀请讲师

婚后的生活,多了柴米油盐,2个孩子的出生,更是给力这个贫寒的新家庭增加了更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杨晓珍就和丈夫外出贵阳打工,但由于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有限,加上人生地不熟,找工作也是四处碰壁。

无奈之下,晓珍姐的丈夫就去背背篼卖苦力,晓珍姐就去工地附近捡废品维持家用。这种艰苦的日子一直持续了2年。

杨进说:“和弟弟一起留守的那段时间里,经常饿得走不动路……”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捡垃圾的那段日子里,曾有人拿错一袋钱给她,她发现后分文不拿,原数归还回去。

还有一次捡垃圾时,她热心地扶过一个老人过马路,老人感动地给要给她钱,晓珍姐没要,老人就让她去他家收废品,晓珍姐反而非常开心……

拥有如此善良的一颗赤诚之心,晓珍姐也慢慢遇到了贵人。1995年,有人跟晓珍姐说,去凯丽卖蜡染可以卖钱,她就和丈夫一起去到黔东南地区开始售卖传统手工艺产品。

晓珍姐独具特色的蜡染手工艺品,一经推出就备受青睐,生意也越来越好。

后来就和丈夫一起开始长期从事蜡染刺绣手工艺文化工作,在自己经营过程中不断外出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宣传及推广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精细的手工艺,并兼采学习各地工艺的所长改进花艺技术,她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作传统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多次参加了不同平台的文化交流活动及比赛,获奖无数。

杨进说:“在我高考的那段时间里,我常看着妈妈挑灯夜战,染织画布,熬夜比我还晚……她像一只蝴蝶,用柔弱的双羽支撑着我们的家。”

2012年4月,晓珍姐受中国美术馆邀请,前往日本参加中日建交四十周年文化交流。在国外展示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把苗族文化展现在国际舞台,产品及手艺受到了日方的肯定及赞赏。自那以后与就与日方公司签订产品订单。

从国际舞台走回来的晓珍姐,相继受到了清华、北大、中国人大、上海大学等高校邀请,在高校进行苗族蜡染刺绣手工艺的表演和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2015年,晓珍姐就受到了广西艺术学院邀请,被聘为学院讲师,教学期间让学生接触到了新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不断将传统手工艺文化与现当代流行美术元素相结合,设计、制作出符合市场的走向的一批畅销产品。

她还成功地在丝绸上利用蜡染手工艺,解决了在丝绸上画蜡易断、染色不均等问题。

同时,在植物染色方面,晓珍姐通过多次对植物染料配比及温度的控制,成功提高了植物染色的稳定性,增强了产品的染色质量,实现了用植物染料染出渐变色。

2017年,广西艺术学院授予了杨晓珍“客座讲师”称号。

后来在相关领导部门的关怀及认可下,被相关单位及部门授予“中国手工坊认证蜡染刺绣手工艺大师”、“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毕节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乡土人才扶贫带富先锋”、贵州甲辰阳光职业培训学校蜡染刺绣高级培训讲师、织金县老干部助力脱贫攻坚专家组专家、织金县蜡染刺绣商会名誉会长、织金县“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2019年毕节市劳动模范,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个人等称号。

从一个“我”

到带动更多“我”的蜕变

在杨晓珍看来,传承千年的蜡染艺术是苗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民族的瑰宝。

2017年9月,通过艰苦奋斗,在自身得到一定发展后,晓珍姐在回到故乡织金县珠藏镇成立贵州杨晓珍鸿达苗族蜡染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80万元,占地面积120㎡。

晓珍姐的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了多方部门企业的帮助与支持,其中就包括新丝路、唯品会、妈妈制造等知名企业。

与此同时,晓珍姐公司与依文手工坊、日本良品计画株式会社、多彩贵州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多年的合作,常年为广西艺术学院提供教学所需材料,以及较多的文化产品自营个体伙伴,工作室合作伙伴丰富,2018年完成订单200余万元,为30余名手艺精湛农村绣娘带来稳定丰厚的收入。

晓珍姐的公司作为县里面一个扶贫车间,也努力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对贫困农村人员开展手工艺培训的同时,将在外接取到的订单与广大手艺精湛的农村绣娘共享,让他们在家中照顾孩子的同时就能创造收入,减少部分留守儿童等问题。

公司积极参与及组织蜡染刺绣手工艺培训。目前完成织金县五期贫困劳动力蜡染刺绣培训,共培训300余人,培训合格人员可在相关单位处接取订单;七星关区两期培训,共培训40余人;前往兴仁市培训300人。

多年来,杨晓珍充分挖掘当地苗族文化资源,将传统与现代工艺有机融合,生产制作的蜡染服饰、床单被套、窗帘、手工艺品等,远销北京、上海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内外市场。

杨晓珍精湛的手艺及优美的图案不断吸引全国各地手工艺爱好者及艺术类大学生甚至国外友人前来参观学习,让蜡染刺绣手工艺文化得到很多年轻人及高校的关注,将苗族文化向外推广。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及旅游业的发展。

杨晓珍说:“我文化不高,只是力所能及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国家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只有把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传承好,做一个苗族后人该做的事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不高的她,连续培养出了2个优秀的大学生,如今都相继延承了她的蜡染事业,开花结果……

一直以来织金县的苗族蜡染以构图精细、纹路清晰著称,有着最原始的蜡染风情和典雅之美,曾被专家评为“世界上最细致的蜡染”

作为织金县出来的“九妹”,晓珍姐不仅用自己的成长与蜕变把这部民族的“指尖史诗”书写了下去,还为更多的苗家儿女织出了更多的“金路”

一染一画一匠心,一针一线一生情。

晓珍姐,九妹为你点赞!

图文来源:多彩贵州、@微博摄者、人民视觉、毕节日报、贵州省妇联、夜郎旅游、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