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海南休闲渔业协会召开的热带休闲渔业服务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研讨会上,海南省休闲渔业协会首席专家海洋教授语出惊人:建议海南休闲渔业协会尊奉钓鱼皇帝乾隆为休闲渔业的行业太上皇。

 在中国历任皇帝中,清朝乾隆帝的寿命排名第一,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他这个寿命即便置于全球历史也能排上老二,仅次于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90岁。 乾隆之所长寿绝非偶然,人们知道的其健身之道有“四勿十常”、喜爱书法诗词等等;但还有被一个长寿秘诀却鲜为人知——即与其一生迷恋垂钓有关。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钓鱼可谓是一项将动与静完美结合的户外有氧运动。钓鱼时渔场水面开阔,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实为天然氧吧,可以缓解情绪,清醒大脑;钓鱼时可以常晒太阳,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肤色健康;钓鱼也是一种体力活,与鱼儿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可以养眼力,腰力,手力,腿力乃至脑力,而其体力强度又非常合乎人性,属于涵养体力养心适性于无形无为之中,小可怡情,大可养志,真正做到修心养性,陶冶情操。 乾隆认为钓鱼是动静结合的健身疗法,所以在位时经常忙里偷闲,去花红柳绿的湖畔持竿垂钓。乾隆在享受垂钓的过程中,往往将钓鱼与处理国家大事紧密结合起来,从中悟出了许多治国之道。譬如,愿者上钩,见机行事;对不同的鱼以不同的手段逐个击破;琢磨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地点,钓到自己的渔获物,云云。 乾隆三十九年始命修建钓鱼台座。新建的钓鱼台位于澄漪亭西北,紧靠玉渊潭东岸,是一座青砖结构的高台,形似一座小城堡。台坐东朝西,面对玉渊潭,是行宫中的主体建筑,俗称望海楼。站在高台上,放眼西望,湖水荡漾,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乾隆经常到望海楼垂钓,朝廷大臣们的许多紧急要务,往往不得不拿到望海楼呈报。乾隆也就一边钓鱼,一边与大臣们谈国事、批文书、发圣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在乾隆爷的垂钓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 1774年秋的某日, 乾隆爷在望海楼一副手竿忙不停闲,钓上了不少大鱼,一时龙心大悦,雅兴上来,遂亲手御笔“钓鱼台”三字。皇帝手迹,御笔健锋,苍劲有力,从此,望海楼易名钓鱼台,代代相传,驰名中外——这就是咱们今天钓鱼台国宾馆的由来。
 微服私访,是乾隆皇帝了解社情民意的方式之一。乾隆曾经六次下江南,每次南巡时都几乎行一路钓一路,钓遍大江南北,到处都留有他的垂钓足迹与轶闻。 1757年,乾隆21岁时,这位年轻皇帝就在杭州西湖留下垂钓的佳话。其遗址至今还留有“乾隆钓鱼台”的石刻。
 乾隆47岁时,自京师启銮沿大运河南巡,龙船行至微山湖时,忽见湖面有鱼儿戏水,喜欢游钓的乾隆遂玩兴大发,敕令泊船垂钓。乾隆钓技高超,手竿运用灵活自如,很快吊上几条又肥又大的湖鲤,龙颜大悦竟然一发而不可收,将南巡大事抛之脑后,一直钓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收竿告别微山湖。 南巡途中某日,乾隆忽见水边有一钓翁,便顽皮起来,想为难大臣纪晓岚一把,便命纪晓岚以钓翁为题,写一首嵌十个“一”字的绝句。纪晓岚略加沉思后吟道:“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文丝纶一寸钩。一俯一仰一声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诗中个“一”字如珠玉串成,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的“秋江垂钓图”。
 而纪晓岚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吟出一首“钓鱼绝句”,除了才思敏捷外,也与他受钓鱼皇帝乾隆影响也经常垂钓有关。
 在扬州瘦西湖至今还流传乾隆皇帝钓鱼的故事。说是乾隆出游经过美丽的瘦西湖畔,不被眼前景色所迷,反而因湖中游鱼而钓兴大发。乾隆索性脱下皇袍,身穿短衣小衫,扬竿垂钓。不一会儿,就有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鱼上钩。这条大鱼的力气不小,乾隆卷起衣袖,挽着裤腿,摔开辫子,站稳脚跟,同大鱼周旋。最终,大鱼被乾隆拖上了岸。那天,乾隆一直钓到夕阳落山,方才收竿。
 还有一个传说,乾隆再游瘦西湖,又动念头钓鱼了。可这次却运气不好,钓了半天无鱼上钩,皇帝自然很没面子。有扬州盐商赶紧挑选水性良好的水手潜入水中,用荷叶盖顶,荷茎换气。每当乾隆钓竿落下时,潜在水中的水手就将活龙鱼挂上鱼钩,所以乾隆竿起必有龙鱼,大家都喝彩助兴。但连续只钓上龙鱼,乾隆不免心中生疑。 但宠臣和珅连忙引用明代谢缙对联相对:“凡夫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鱼”,乾隆遂龙心大悦。
 话说1982年,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老先生畅游瘦西湖,来到吹台,听说乾隆皇帝曾于此垂钓的典故,便为此处改名钓鱼台,并留下墨宝。从此以后,瘦西湖的吹台便改名钓鱼台了。
 乾隆不但喜欢钓鱼,也喜欢吃鱼。在东北黑龙江水域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大鱼,叫做达氏鳇,俗称鳇鱼,是从白垩纪时期而一直保留下来的远古生物。这种十分珍贵的活化石鱼淡水鱼可以长到很大,少则100斤,多则2000斤以上。达氏鳇不光长得很大,而且寿命也很长,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其鱼卵作为鱼子酱被称为是黑色软黄金。据说鳇鱼的名称就是乾隆命名的。 乾隆年间,世代以打渔为生的赫哲族人在黑龙江的水域中捕捉到了一条从未见过得奇特大鱼,于是就加急将这条奇特大鱼运到京城献给皇上。 乾隆皇帝吃了御膳房用这条鱼做的一顿美味后,开心极了,连连赞叹:真是好吃啊。立于旁边的太监总管提醒皇上,这条鱼不知道叫什么名称,不如请皇上给起个名字吧。乾隆皇帝想到,既为水中大鱼,自然就是水中鱼王。鱼王美味,以后要作为皇家贡品向宫中进贡。于是就将这种奉为皇家贡品的大鱼命名为鳇鱼,即今天的达氏鳇。 泰山有一种赤鳞鱼,只有泰山才有,并且只在海拔270-800米的高度才能见到。泰山赤鳞鱼个头并不大,一般都在二十厘米左右,有点甚至只有十厘米,可别看这鱼个头小,却对生长环境很是挑剔,不能太热,亦不能太冷。喝着天然山泉水长大的赤鳞鱼,自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甚至传说夏天只要把赤鳞鱼放在岩石之上,经过太阳照射的赤鳞鱼就会流油,直接晒化了。乾隆曾6次莅临泰山,在泰山钦点赤鳞鱼为御膳,每次去泰山必吃,大快朵颐。 今天的钓鱼台国宾馆乾隆爷当年的垂钓之处还保留乾隆御书《钓鱼台》诗刻石,其诗云: 钓鱼台水别一源,夥于台下涌洌泉。亦受西山夏秋潦,漫为沮洳行旅艰;迩来治水因治此,大加开拓成湖矣;置闸下口为节宣,江以成河向东酾;分流内外护城池,金汤万载巩皇基;众乐康衢物兹阜,由来诸事在人为。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中,不少时光是在垂钓中度过的,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钓鱼皇帝”。有人将乾隆与康熙俩朝代做过有趣的对比,俩朝代的瓷器上都喜欢画“渔乐图”。不过,康熙时期渔乐图,一般都画捕鱼;而乾隆时期画的渔乐图,一般都是钓鱼。康熙时候享受捕鱼成果,乾隆时候则是享受过程钓鱼。这种风尚大概与乾隆热衷钓鱼不无关系。 用今天休闲渔业的眼光来看,乾隆崇尚以钓鱼为动静结合的健身疗法,或者说,垂钓是支撑乾隆爷健康长寿的重要秘诀之一。乾隆热衷的行宫垂钓、江湖游钓,修建钓鱼台,选用钓竿装备,喜欢鱼美食,为鱼命名,写钓鱼诗,与大臣分享钓鱼之乐以及从垂钓过程中悟出治国之道等,无一不属于今日休闲渔业的范畴。
 以乾隆帝王之尊,长寿之秘,尊奉其为休闲渔业行业太上皇,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时,仿佛从悠悠的时空隧道,传来休闲渔业行业太上皇乾隆爷的口谕:朕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