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 • 大雪 | 燕山雪花大如席

 菊斋 2020-09-15

“ 节令赋   12月7日  大雪

时辰:11月7日06:32:35

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大雪,是下雪的可能性比小雪大的意思

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天宝十载(751年)秋末,范阳节度使幕府判官何昌浩到叶县来访李白,未遇,于是留信邀请李白到幽州。李白欣然同意。

天宝十一载秋,李白自开封北上,经博平,越黄河,到邯郸,经洺州,再经饶阳,终于抵达范阳郡(即幽州),逢崔度来访,见识安禄山之跋扈与边地战事之残酷,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留下这首《北风行》。


北方此时,“雪花大如席”大抵有可能,而江南,雪还早着哪。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虽是大雪,今天路过望星桥,看见桥头开始有人晒雪里蕻。

以往大雪节气一到,江南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

这情景现在城里少见,在太湖农家还是常见的。


腊味大概也要开始做了。不过我得说,我吃过最好的咸货和腊味,除了太湖西山,就是湘贵了。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鹖鴠不鸣。关于鹖鴠,相关古籍有一大段复杂的解释。

《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

《埤雅》云:黄黑色,故名为鹖。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

《淮南子》作鳱鴠,《诗》注作渴旦。

鹖鴠大概是一种比较古老的鸟。一说就是寒号虫。

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汉代大儒郑康成和蔡邕认为这个是指马薤,应该是一种野菜。当然,我们现在觉得是野菜,在当时可能就是人们常吃的蔬菜。

▲  这马薤可是长得相当美

南方人大雪爱吃萝卜圆子。

做萝卜圆子的方法很简单,一般人家都会做,只要拣那滚圆实在的萝卜,洗净削皮后,用刨子把萝卜刨成丝,再用一定量的面粉掺进去,调和成糊状,然后放些虾末及葱、姜、味精、盐等调味品,就可用汤匙一个一个放入浅浅的油锅中,等炸到黄澄澄的颜色时,取出即可。

这个时候的萝卜也真是好吃。脆生生的,水份很足,刨成丝也好,大块红烧也好,切片生吃,都可以,有一股清甜滋味。

而且还便宜,手臂那么粗一个,一块钱。

天气越往后越冷。这些天最爱做的事儿,就是脚边起个炭炉,手里抱着怀炉。跟梅长苏有一比——梅长苏因火寒毒,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必须用火盆、手炉烧炭取暖。

古人用炭自然比这要讲究得多。

《红楼梦》十九回里就说到:(袭人)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

梅花香饼入炉,可暖手,有暖香。

古法制梅花香饼,一般用软碳、蜀葵叶、丁香、桂花,捣成粉后用细纱筛之,再混合枣肉汁捏成梅花饼状,晒干使用。

古籍《升庵外集》中记载:“石碳发香煤,盖捣石碳为末,而以轻纨筛之,欲其细也,以梨枣汁合之为饼,盖炉中以为香籍,即此物也”。

不过梅花香饼因为太讲究了,有点小奢侈。我今天烧了三只刚晒好的梅花饼,想起来就有点儿心疼啊。

文字:任淡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