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录 • 立冬 | 雁声入梦凉,山月各苍茫

 菊斋 2020-09-15

节令赋   11月7日  立冬

时辰:11月7日19:31:39

太阳到达黄经225度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十月节。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雁声入梦凉,山月各苍茫。


立冬有三侯。


初候水始冰。

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

土气凝寒,未至于拆。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侯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大水,淮也,《淮南子》说:蜃,大蛤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当然这些都是上古传说里面记载的。

昨天收到一本书《昨夜西风》,是重庆开埠时期的旧影相,上溯到1890年代到1910年代之间的图片。

序言里说“昨夜西风吹过,今晨绝非无痕”。今天不说书的内容,就想讲讲昨夜西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是晏殊的《蝶恋花》的下片。

上片写“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他儿子晏小山,写相似的景,用的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一个写晚秋,一个写暮春,伤春悲秋,两大主题,都是一时之翘楚。

昨夜西风,宋代陈允平还写过“玄霜绛雪。散作秋林缬。昨夜西风吹过,最好是、睡时节。”《警世通言》里面冯梦龙又说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写过“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论意境,自然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为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晏殊本意是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是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大师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所以称为治学第一境界。

西风凋尽碧树,意味着冬天来了,英国诗人雪莱写《西风颂》就在最后呐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立冬要吃饺子,在冰箱里面翻出一包冻饺,随手煎了胡乱对付,一杯小酒,然后看别人写《青门饮》。

试填之:

《青门饮  前日嘉陵江出温塘峡经东阳碚石寻古道归来并立冬小酌所思》

温塘碧波,碚石白浪,东阳远望,微雨轻舟。残荷斜卧,蕉语随风,最怕侧首回眸。何时与君同,执手处、共明月楼。极目苍苍,笛韵声声,闲云出岫。

独酌青衫寒透。初冬时节,瘦尽杨柳。素笺新词,淡墨旧曲,翻成一阙诗酒。欲寄相问语,又咽了、清泪入喉。试把眉峰紧蹙,眼前酡颜红袖。


文字作者:夏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