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包村驻队遍地走:​工作从喝酒开始 | 作者:张开强

 大河文学 2020-09-15


搭上政策的末班车,我从农业院校毕业,就分配到乡政府上班,还是机关干部编制。据说当年全县有此待遇的也就十来人,我在自己的交往圈中煞是风光了一阵。

工作从喝酒开始

舅舅是基层的一名科级干部,听说我当了乡镇干部很是高兴,他几十年在一线练就的“功夫”,也算是有了“衣钵传人”。正月里去他家拜年,他教了我三招:“实干、会写、能喝酒。”前两招不难理解,怎么喝酒还是一项技能?舅舅解释道:“喝酒是乡镇干部的基本功,上级来人你得陪着喝,不喝到位,领导不满意;做群众工作你得泼上喝,不然老百姓说你看不起他。”舅舅说这话时,酒菜已经上桌:“开强,以前你不喝酒,舅舅不劝。你往后得喝酒,从今天就开始学起。我喝两杯你喝一杯,喝醉为止。当乡镇干部不会喝酒,没有半斤以下的酒量,组织提拔时,就不予考虑。”我生来第一次喝酒就是照醉了喝,这起点可是不低。至于那一天到底喝了多少酒,我自然是不知道的,后来听说也就二三两。

我在乡镇工作的那几年,上级来人陪客的机会并不多,但在村里跟群众还是经常喝酒的。下队碰上谁家办酒席得随着喝,不喝不给面子;调解矛盾将双方拉在一起得陪着喝,不喝解不开心结;到谁家收农业税得主动喝,不喝他不交钱;群众找你办事得放开喝,不喝他心里不踏实;年前年后到哪家得尽情喝,不喝就是嫌酒不好;遇到性情豪爽的群众,得照醉了喝,不醉他要再喝一回;与爱显摆的群众喝酒,你得装着喝,不趴下他不会罢休;与经常外出的群众喝酒,你得侃着喝,上下五千、天文地理、国际国内、东西南北都得懂点,不然他看不起。甚至村干部看人,也是从喝酒开始的。他给你讲,以前的驻队干部谁能喝、谁爱喝、谁会喝、谁敢喝、谁不喝,所有的故事都指向一个主题:酒品看人品、喝酒看工作。原来,在单位流布甚广的名言也是来自于群众。主席教导我们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到群众中去才有了切身体会。

不光在村里与群众喝,外出办事也得喝。修路、架桥、牵电、办学这样的大事,光靠政府和群众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得发动本村的成功人士反哺家乡。1999年,因农村电网改造,我与村干部一起去“化缘”。到了市内,将村里的名流们约在一起,酒喝兴了啥事都好解决。“心情一高兴、酒量不固定。”还说啥呢?喝之!

“出来办事我管吃、管住,还忙着喊人,不喝扫了大家的兴。”

“你为我们老家办事,不敬杯酒咋够意思呢?”

“咱们是初次见面,不喝两杯说不过去吧!”

“来找我们就是看得起,碰两杯!”

“喝个邀请酒,下次到市内我做东,咱俩走一个”

“趁还没喝晕,我说一句哈……”说这话支书已经小晕了,“明年清明节回去上坟,村里请大家吃饭,就在村部用大锅熬,咋样?”

“好!”声音整齐的跟有谁指挥似的。

“为了支书的提议,闷一大口!谁不喝就是不敬祖宗!”

中国的事一旦涉及到先人,喝死了也在所不惜。我刚出校门,哪见过这阵势!都说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这算哪个层次呢?

这些都是撑场面的事,收获最大的还是和村干部单独喝酒。支书脾气耿直,在村里干了二十多年,农村工作自有一套。冬日里的寒夜,我俩围着火笼,炖一盆酸白菜或水豆腐,边喝酒边聊天。我的工作底色就是那时打下的。

“群众拿啥酒你都得喝,递啥烟你都得当面吸。不然他会到处说,你架子大、看不起人。”

“按我上一任老支书的话讲,群众的事关键在于揉,急不得也拖不得”

“听群众说话,你要听出话里有话,好多人明明说的是东,其实指的是西。不过,这不是一日之功,得炼几年。”

“你光闷着喝酒不行,得把气氛挑起来,能喝还得能说。比如,要表示你硬撑着喝,可以这样说‘喝死了去个球,只当队里死个牛’,别人肯定感动。劝别人用这句,一定会把气氛活跃起来。”

“跟群众说话文绉绉的不行,尤其不能普通话。平时得高声大嗓打招呼、粗言俗语扯闲蛋。但关键的时候,必须吐口唾沫是颗钉。”

“办群众的事情无非三种结果,双方都不满意;一方满意,一方不满意;双方都满意。最理想的是第三种,但这种情况实在不多见。大多是第二种,而第一种的也不多。只要你公正无私,第二种不满意的一方,事后想想还是会服你的。”

“听其言,观其行,这话基层不适用。在农村,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有些事说了不一定去做。”在乡下,能碰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一辈子的荣幸!

作者简介

张开强,任职于信阳市上天梯管理区土城街道办事处。信奉不动笔墨莫读书,工作之余习惯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让心灵有处安放。

出品:大河文学dahewenxue.cn

大河文学,为您每日推荐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

本期主编:梅   朵

本期编辑:长   城

本期图片:网   络

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