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的她 | 作者:李秀娟

 大河文学 2020-09-15

最美的她

作者:李秀娟

生在你家,我很幸福。

人世间最美的女子,莫过于你:最美的称呼,莫过于一声“妈”。

操心

夜半月冷,母亲又是难眠。睡在隔壁的我像往常一样光着脚丫,一步步移到墙角,把耳朵贴在墙上,屏住呼吸,偷听母亲与父亲“又”在说些什么。一次次偷听,一次次流泪;一次次流泪,还想一次次偷听。是的,她又在为她的三个儿女操心了。每每不入睡,大抵不过为了儿女的事,却让她操了大半辈子的心。

母亲做女孩儿时就很操心,姊妹八个,尤她最让人疼。水缸里剩半缸水了,她去挑水;要出远门赶集,她就准备两筐猪草放在家里;外公外婆下地犁地,她跑去牵牛,到了晌午又匆匆赶回家擀面条……难怪母亲说她十几岁了还坐在外公外婆的腿上,这样的好女儿谁家不疼呢?

母亲结婚了,父亲捡到了宝贝。

1989年,哥哥出生了。养育儿子的过程是漫长的,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哥哥没让她少操心。

1991年,我也来了。养育女儿的过程也是漫长的,确乎是件操心的大事。

两年后,她的小儿子也降临人间。三个孩子,都不是省事儿的。从弟弟开始读书起,母亲正式开启了“操心之路”,似乎曾在一夜之间白了头。

等待

等待,是母亲最娴熟的姿势。那时候,村里没有学校,我们姊妹仨便被送去外村读书。小时候的我们,永远都觉得走路是最难到达目的地的一种方式。我也不例外。然而,我和弟弟基本不会因此受累。因为半路上,总能看到母亲漂亮的脸,温馨的笑和那藏匿的等待。哥哥背弟弟,母亲背我;哥哥背我,母亲背弟弟。就这样,母亲风风雨雨接我们放学,等我们回家……我们长大了。家门前打谷场用的石拱柱光滑极了,不知母亲坐了多少回,起了多少回,也不知承载了母亲多少次的等待,记录了母亲多少次的张望。

研究生毕业,我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收拾好行囊便匆匆回乡。飞机上,我激动兴奋。手机那头,却是焦急如焚。到了机场,一条条短信足以打湿我的眼睛。“女儿,你的电话怎么打不通?”“闺女,你在哪里?”“丫头,你今天怎么了?回电话。”短信没看完,电话又来了,母亲抢着问“怎么回事……”。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百般解释也掩盖不了我的罪过。到家已是夜里十二点,暗黄的路灯下飞虫在打转,隔着车窗分明可以看清一个老妇坐在石拱柱上,她呆呆地在等什么?在等她的女儿,是,在等她的女儿。听到车声,她笨拙地从石拱柱上滑下来,拖着疲惫的身体小跑着来见我。她奔向我的那一刻,幸福写满了我的、她的——我们的脸上。宁静的村庄,犬吠声和着梦中鹂鸟的呷呷声是如此的动听,如此的让人舒心。

这一等,就是一辈子。当学生时,她等我们仨回家;工作了,她等我们仨回家;现在有了小孙子,他等儿孙们回家。是啊,因为忙碌,有多少儿女没回家了?因为忙碌,有多少儿女已经忘却了家中等待着的孤独的身影了?

教育

母亲常常引以为豪的成就是培养了我们仨。毕业后,通过选拔考试,我们姊妹仨相继顺利考上理想工作,都冠以“人民”二字,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人民公仆。因此我也常喊她“人民妈妈”。不能说我们仨多么有出息,最起码在她的教育下我们都善良。母亲常说:“我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不能让你们步我的路。再穷,也要让你们读书。读书是出路!”我佩服我这个小学毕业的娘,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教育遐想。如她所愿,我们找到了出路。2017年我参加工作后,我们家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母亲又一次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国家政策好,很公平!年轻人,好好干!”我更佩服我这个一辈子只和庄稼打交道的娘,思想觉悟竟然如此之高。

背影

清明节,我和爹娘一起去思礼赶古会。本就狭窄的街道碰上古会,更是拥堵不堪。我拉紧母亲的手,也挤进人群。叫卖的吆喝声,动感的音乐声,滴滴的鸣笛声……声音里窜着油香、料香、肉香……声音和香味飘过花红柳绿的街市,搅出“热闹与沸腾”。

我问爹娘想吃什么,都说不要。我有些失落,有些自责。母亲最爱凉皮,父亲最爱熟肉。我问了不如不问,不问不如一做。给母亲买了一碗凉皮,即使没有黄瓜,没有豆芽她吃的也那么开心。“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买牛肉去!”此话一出口,我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眼泪潸然而下。母亲的背影是驼的,但又是厚实的;是沧桑的,但又是坚韧的。这份厚实与坚韧,大概是要撑到她的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吧!此时,越发觉得母亲苍老了,没有了年轻时的色彩。生命的轮回,仿佛在此刻是最鲜明的印证——母亲老了,我们壮了;我们老了,又一代壮了。只有“复复”,没有“反反”。想留住娘的五十岁,不得,而徒有伤感。

近来,我越发心疼母亲了。母亲走路迟缓了,做事情动作也慢了,记性也大不如以前了。我问母亲其中的缘故,母亲说“人老了都是这样。谁家的娘还和你们年轻人一样健步如飞呢!”是啊,娘老了,天下的娘都老了,又有一批新的娘在逐渐老去。但是,娘,一定是最美的娘。

“妈,今天女儿给你洗头,替你做饭。你什么也别做。”这已不是第一次为母亲洗头了,母亲似乎很享受我为她洗头的过程。撩起的水花散在母亲黄色的发间,格外好看。我们边洗边聊,“妈,以后我找婆家了,敢不敢给婆婆洗?我怕别人说闲话。”“当然可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孝敬公婆是好事。”我们说说笑笑,家里其乐融融……

责编 | 远岫

编辑 | 陈娜

审核 | 凌霄

图片 | 网络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 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