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根温暖的刺 | 作者:李彦丽​

 大河文学 2020-09-15

 作者:李彦丽

舒月近些天有些头疼,来人民医院做个检查,走到门诊楼,她不自觉往南边看了一眼,二十多年了,那个坡道还在,但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已经从四层变成了十七层。心里那根隐隐约约的刺也还在,每次来医院或是无意中触及,它都轻轻地扎自己一下,从前的那件事就浮现在眼前。

那年,十九岁的舒月去县人民医院看病,骑车出来在门诊楼南边下坡时,那么宽的路谁知车子怎么就歪歪歪扭扭撞上了一对父子。大约五岁的儿子被撞倒在地,他的父亲对舒月吼叫,你咋骑车的!孩子的父亲迅速把哇哇哭的儿子抱起,小孩头上渗出了殷红的血,舒月的心慌乱而害怕,手足无措傻愣在原地。

小孩父亲狠狠瞪了她一眼,抱着儿子向医院楼内冲去,舒月回过神,忙把自行车锁了,跟着跑了进去。

医生给孩子清理伤口包扎,他凄厉的哭声被医生和父亲温柔的话渐渐抚慰下来,一双泪眼不时瞟瞟舒月,舒月脸发烫,羞愧自己骑车怎么就没能及时刹住车子。

看着包扎好的小孩头上裹了一圈白色纱布,那么刺眼,舒月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疚,兜里看病也只剩了几块钱,因为他们正准备回去的路上被她撞了,她只好询问他的家庭住址,好去看望他。孩子的父亲已经平静下来,摆摆手摇摇头笑着说:“算了,没事不用了。”

舒月执意要问,旁边一个中年妇女好像认识他们,说他们是××乡××村的。舒月说记下了,抽空一定去。

那个父亲始终没提让舒月包赔的事,抱着孩子径自离去了。舒月看着小孩头上那圈醒目的纱布渐行渐远,想像父子二人回到家里孩子的妈妈大概会骂他也会骂自己。

舒月推车回去一路心神不宁,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总是有些害怕。到家几次张嘴想跟父母说,又怕挨母亲打骂,犹豫了几天终是不敢说出口。就这样,耽误了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孩家的地址也在记忆中模糊了,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舒月觉得不去也就罢了,也没什么。

但是,欠人家的这份人情,过了二十多年了怎么也不能忘却,岁月的长河流过多少往事,回忆起来的有一箩筐,那些刻骨铭心的反而慢慢淡化,这件小事它就像一根刺时不时想起来就扎她一下,提醒她说出的话没去兑现,辜负了人家的好意,也让她为这事想起就有些歉疚。如果现在知道地址也一定会去了这个心愿,可是去哪里还能找得到那父子呢?

但同时它又是一根温暖的刺,也提醒她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能尽自己所能施以援手,在别人无意中伤害自己投来歉意的目光时她能摆摆手摇摇头像当年孩子父亲一样说,没事。

人的交往是相互的,虽然生活里不乏冷漠无情之人,但温暖之事也很多,愿人们都能秉着感恩与良善,在得到帮助和谅解的时候,不要吝啬对别人的回报,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哪怕只需一个浅浅的微笑带着那句“谢谢”。让世界多一点暖,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芬芳,记得那种暖,没有遗憾的成分。舒月这样想着再次望了一眼那坡道。

这时一个约摸三岁的小女孩手里牵着一个氢气球迎面跑来,正好不小心摔倒在舒月旁边,她赶忙弯腰扶起,替孩子拍拍身上的灰尘,看样子摔得不疼,小女孩没哭。孩子的妈妈疾步跟上来连声说着:“谢谢,小贝,快谢谢阿姨。”

孩子仰头看着舒月没说话,只是咧开嘴笑了,那笑真好看,像是春风拂过了心田。


 
 作者:李彦丽,爱好读书、旅游,发表网络小说一部,其他媒体文章若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