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立政《游读济源》之:《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成书及出版发行经过

 大河文学 2020-09-15

我是从在五龙口工作时开始搞旅游的,发现那里的山山水水,都有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神话的影子。后来调到旅游局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觉。到王屋山,绕不开讲黄帝祭天、愚公移山、天下第一洞天。在小浪底,说的是黄河西滩神土会长、从来不被水淹﹔在黄河三峡,除犀牛望月风水宝地外,八里胡同、九蹬莲花栈,又与八里西滩扯上关系,这不就是鲧禹父子疏、堵治水的写照吗?更奇的是小沟背,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石,全都是女娲补天、女娲造人故事的印证。济源到底有什么?济源有悠久历史文化!在济源旅游发展史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有一项硬指标是编制全市旅游规划。1998年底,济源市委托中国生态旅游协会的牛亚菲博士团队来承担,执笔人是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的华仁葵教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华教授过了春节就带着编制人员来做实地调研。当时济源市各景区只有风景名胜区规划,而旅游规划重点则是摸清旅游资源,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做好统筹开发。华教授跑了几个月,用他的话说“一直找不着北”,要准备撂挑子。那时我胃癌手术后刚上班不久,市里领导找我谈话,说还是请“老将出马”协助一下。

我对华教授说,济源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地处中原腹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此交会,有亿年地质奇观、万年人类文明、千年道教之盛。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地皆是,木质结构古建筑年代之久、数量之多居全省之首。帝王之中最好游、最会玩的周穆王、隋炀帝、唐明皇、清乾隆先后游幸;道教影响最大的老子、列子、魏华存、司马承祯、丘处机、张三丰等二三十个国师高道次第隐居;诗词书画造诣最高的李白、王维、杜甫、韩愈、白居易、荆浩等二三十个文化泰斗纷至沓来,在这个弹丸之地留下500多首(篇、幅)文化艺术珍品。特别是女娲伏羲、神农轩辕、尧舜禹汤创世神话,丰富多彩,系列完整。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大有文章可做。正好华教授原来在帮助广西河池做旅游规划时,发现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也有很多关于盘狐(盘古)、蚩尤的传说。这样,在完成《济源市旅游总体规划》之后,我与华教授结下了研究中原文化昆仑丘的20年交情。

后来,华教授、宋泽霞等专家在解读《中国地图集》时,发现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析城山、大罗岭的地形地貌,酷似一条头朝北、面向西的巨龙。经过卫星遥感图像等进一步校核,最终发现析城山、大罗岭就是传说中的天下之中昆仑丘的“地龙”,从而坚定了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年来,海内外学者无数次爬山涉水吃住在荒野,围绕晋豫边界王屋山区的昆仑丘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其间得到了济源市政协原主席任传国、市人大党组原书记郝清嫩和阳城县政协原主席张星社、副县长郭向阳等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济源邵州文化研究会、阳城龙文化研究会以及当地乡村干部翟钢炮、茹小元、郭锁社、赵锁印等也都出力流汗给予多种帮助。华教授还请有关专家以天文岁差反演为基础,发现8000年前的北斗星,常年永不落入地平线以下。于是推定先民们可能认为位居天中的北斗七星为“天龙”,伏羲依据天龙、地龙首尾相交相绕,推演出“双龙太极八卦符”(类似现代挂历)。伏羲先天八卦表示的是四时八节、四面八方等时空概念,属于人类原始科学范畴,推动先民由游动渔猎向定居农耕过渡,表明中华民族约在8000年前进入文明社会。

天中地中、天龙地龙,是远古时代十分神圣的文化观念。昆仑丘在《山海经》等古代文献里称作“实惟帝之下都”“百神所在”。自8000年前,圣王伏羲引领太皞部落由血缘氏族制进入社会化管理的部落联盟起,直至夏朝的近4000年间,远古王都从未远离由神龙护佑的天中地中昆仑丘。

探讨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属于重大前沿学术研究,是我们作者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怀着敬畏之心,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文献考证和田野考察完成的。2016年3月始以《中华开天史》为名编辑成书,经河南济源和山西阳城两地研讨校改,于2018年5月又以《中华文明八千年》为名完成二稿。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站在政治与历史的战略高度,多次做出批示并建议书名改为《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得到各方赞同,第一版由济源市出资编印出版。

2019年8月24—25日,《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首发式及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海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和6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发现昆仑丘、中华文明八千年”,是石破天惊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我以第二作者身份参加会议并做了发言。《中华文明昆仑丘》的出版发行,将大大提高王屋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朝圣地和海外探寻中华文明发源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来自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史学科研单位,以及河南淮阳、山西晋城、甘肃天水、陕西西安和台湾、香港等地专家学者,踊跃发言给予该书高度评价。




作者简介:李立政,河南济源人,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与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儿?》《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主编《赵姓简史》《中华赵姓发迹地-河南济源》,还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责编 | 王芳   编辑 | 玉川子   图片 | 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