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故事征文 | 黄河,我永远的故乡 | 作者:李舒文

 大河文学 2020-09-15

离开黄河岸边的老家转眼已经20年了,但梦里还经常出现老家的情景。
1994年9月,传来一个令黄河儿女振奋的消息,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世世代代居住在黄河岸边的乡亲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奔走相告,咱们国家早有计划要在黄河中下游修筑大型水利工程,现在改革开放国力强大,终于梦想成真开工建设了!可是,要让规划水位线内的居民全部搬离家园、易地安家时,许多村民一时还无法接受这个安排,一部分群众甚至不同意。中国老百姓安土重迁的情结鲜明地显现出来。当时村里、居民组连续开会协商,协商的结果是“搬家不搬村”,不耽误国家工程建设,也不搬迁到外地,就在原地往山岭高处靠拢建房居住,还推选部分村民去向乡政府汇报。政府从工程建设和村民生活整体考虑没有批准,有的人不理解甚至扬言要上访。村里号召广大村民积极服从党和政府的安排,支持和服务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动员会上,特意请出村里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老八路”、老英雄,给乡亲们讲述解放战争时期老区人民支前的红色故事。1947年,解放军南下过黄河的时候,老百姓踊跃支援前线,送粮送物,还组织好几个村的能工巧匠昼夜不停地造木船,护送解放军顺利渡过黄河,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他说:“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家舍小家就是咱老区人的精神,老区人的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乡亲深受感动和鼓舞,在这些老前辈、老英模和党员干部的鼓动下,大家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同意腾出祖居地,易地建新村。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开工后,黄河两岸展现了改天换地的壮丽景观,挖掘机、运载车轰轰隆隆,昼夜奔忙;开山、凿洞、拦河,井然有序,热火朝天,建设进度日新月异,到1997年10月如期实现黄河截流。截流前,第一批移民离开故土。黄河水位180线附近的关阳、洛峪、竹岭、交兑、白沟、刘庄、陆家岭、良安等村居民第一批搬迁。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离开故土时的盛况,政府安排了数十辆大货车,满载乡亲们的家什物品,在公路上绵延数公里,从黄河岸边的村庄浩浩荡荡地向平原安置地转移。大峪乡南北向一公里长的老街上挤满了欢送的人群,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舍小家为大家,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向老区人民致敬”“为祖国建设再立新功”的标语展现在车头上和人群中,古朴的小街上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不住地对着村寨田园和移民队伍拍照、摄像。那一家老小、一村居民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又挥泪前行毅然离开的情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父亲当时是村支部书记,已经近70岁的人了,冠心病折磨了几个年头,但他知道越是这时候越需要耐心做乡亲们的工作,不给政府添乱,不拖国家工程建设的后腿。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奔忙,组织支委会、党员会商量措施办法,到乡里请示领导妥善安置,上门做群众工作,解决困难户问题,核实补登个别户遗漏的财产,还经常到安置地协调新村建设“三通一平”(开通水、电、路,平整建设用地),带着乡亲到新村参观查看,大家对政府的安置越来越满意。父亲领着村组干部和党员,抓紧时间准备,忠心耿耿地承诺要在规定的期限前让乡亲们全部离开家园,顺利实现整体搬迁。
我们居住的地方位于水位275线,属最后一批搬迁。政府号召6月30日前全部搬离完成。这个日子就像是一个伟大的号令,乡亲们掐着手指计算,全力以赴,还联系不在搬迁区的亲朋好友来帮忙,拆房子、整家具、卖牲畜、运物品。大峪老街南头有座古戏楼,虽然破旧可也算是一座有些年份的文化古建筑,村里专门组织了一帮年轻力壮的建筑匠人,一根檩一根椽完完整整地拆下来,老村长说,这些结实的木料舍不得丢,搬迁到移民新村,还需要建一个文化大院。仅仅十来天功夫,这世代居住、人烟鼎盛的沿黄村庄就完全改变了模样,新房不见了,窑洞封堵了,整个村庄空荡荡的,和黄河岸边的荒山野岭连成一片。老人们久久地凝望着,竟然惆怅地流下了眼泪,一遍一遍地对子孙后代念叨:“你们还能认出咱老家的模样吧?这一方水土养育了咱祖祖辈辈的人哪!”
这年麦收季节,移民安置部门特意给每个移民村配置了几台联合收割机,村民们不用把麦秆带秄再运到场坪上,就直接到田间地头把麦籽装到袋子里码放到车上,直接送到面粉加工厂储存。往年要持续近一个月的麦收农忙季节,这次不到10天就完成了。乡亲们别无牵挂地如期撤离故土。
父亲领着乡亲们把村里村外一切要求清除的设施障碍,都按要求统统处理好,他实在顾不上管家里的事,但特意吩咐我们帮助有困难的邻居把搬迁的事做完,和乡亲们一起给长眠在地下的先人们做一次告别。可是,他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搬迁还没有结束就感到力不从心。一次帮助一户村民助推载物车上坡,用力过猛滑倒了一跤,病情随时加重,但他还是坚持着,从早到晚顾不得休息,招呼全村一家不少地搬迁到新村。就在新村刚刚建成,村民们要举行隆重庆典时,父亲再次病倒,不久就离开人世。按照他的遗愿,我们又把父亲安葬在老家的山岗上,使他永久守着黄河故土。
黄河截流后,1999年10月下闸蓄水,2000年1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搬迁新村之后,乡亲们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重建家园,规划农场,分得耕地,安置就业,环境面貌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巨大改善。时常,我们还重返老家,游览大坝,观赏“黄河安澜河山永固造福人民”巨幅大字,回到黄河北岸的山岭上,向家乡的方向眺望,那里已是碧波万顷、轻舟摇荡,只见湖光山色、水天相映,远山如舰、苍翠凝重,而老家的屋舍田畴、鸡鸣炊烟都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但是心中还是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我们虽然舍弃了小家,但祖国的“大家”建设得更好了!


作者简介:李舒文,56岁,中小学教师,原籍济源大峪,现居济源天坛龙湖区。地方作协会员,共产党员。多年来一直在乡村学校任教,省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济源示范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文学和新闻作品在国内多家媒体发表,出版多部教育文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