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立政《游读济源》之:探索小浪底 —— 河清海晏

 大河文学 2020-09-15

黄河,黄土,黄种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很多仰韶、龙山文化遗存。但黄河在养育我们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太多的灾难。“黄河清,天下平”,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济源地处黄河中下游交界,过去沿岸人民主要靠是船运生活,官方漕运、民间水运最为繁忙,八里胡同船工拉纤深深的绳索印迹,仍然保留在黄河栈道崖壁。这里也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老区,杜八联“留庄英雄民兵营”屡建奇功,老民兵代表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千百年来,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一直口耳相传。古语云,治水者治天下。这里有两层意思:黄河是民族心腹大患,治水可以得天下;水可载舟、可覆舟,有疏有堵,疏堵结合,天下才能太平安康。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从此拉开了根治黄河的序幕。筑堤防洪、引黄灌田、梯坝工程逐步变害为利。特别是世纪之交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把黄河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彻底实现黄河安澜、江山永固的伟大梦想。现在到中原看大海,已经成为海内外游客的一种时尚。

栗树沟的惊天发现

栗树沟有夏以前文化遗迹。据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考证,万年之前王屋山区即有人类活动。目前济源境内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具有一定规模已发现有二三十处。2006年4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华仁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研所教授金荣华等海峡两岸一批著名学者,曾到坡头镇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实地考察。当在这里当了解到村里人经常拾到石刀、石斧、骨器、彩陶等文物时,便提出要加强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2007年11月,华教授又带水利部考古专家杨帆等一起到栗树沟再次科考,除在地表发现不少彩陶片和石器碎片外,首次听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在“农业学大寨”造田时,曾挖出古代类似水泥地面,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对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产生了浓厚兴趣。近些年来,在栗树沟,又经常捡些陶片、小型玉料,2010年前后还发现数枚黑、白玉珠,说明此处遗址应当拥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但却始终没有发现类似水泥块。因此,人们对这里是否有类似现代的“水泥地面”说法持怀疑态度。

2018年“九九”重阳节,市里组织老年科技工作者再一次到栗树沟,经过地毯式反复探查,终于在遗址核心区北部边沿,发现一块长19厘米、宽12厘米、厚7厘米的类似现代水泥块。后经水利部史学专家徐海亮、郑州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张松林等初步鉴定,确认这块类似现代水泥块为仰韶时期文化遗物,无论年代和理化、性状,与(甘肃)大地湾可又得一比。这是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施工工艺如此成熟讲究的古代水泥地面,结合遗址柱坑等多项文物出露,表明这里很有可能会是我国上古时期大型宫殿遗址,它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将具有重大意义。

紧接着,在查找资料、咨询专家之余,又组织人到栗树沟详细探访,不仅在地表拣到许多精美的彩陶片、打磨过的石器碎片和形形色色的类似水泥块,在裸露文化层里发现有穴居建筑采用草泥烧结墙体、硬化地面遗存,甚至还有烧窑遗址和完整的锋利石铲(或石锛)等文物。摄影师把遗址航拍全景及重点遗迹、遗物留了影像。

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在济源南部丘陵区,距黄河岸边只有数公里。遗址处在两道水沟相交的高冈台地上,依山傍水,背风向阳,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该地由北向南呈三级梯阶逐步降低,总面积超过30万平米,周边为10米—20米不等的悬崖峭壁。北部一级台地是遗址核心区,面积估计4万多平方米﹔周围环着宽度5—100米不等的台坡,与中心台地落差在2—5米之间,全部为出露文化层﹔北面一条显然为人工挖掘的深、宽各20多米的壕沟,与后山连接部分应该是设置北寨门的地方。整体布局天然具备城池或城堡的防御功能(主要是野兽侵扰),应该是六七千年前的大型聚落中心。

中间二级台地,现为栗树沟村落民居,墙里墙外生长有数百上千年树龄的黄楝、国槐和皂荚树。当然,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应是古栗树,可惜已经荡然无存,只能以村名证明其历史久远。据说常有文物贩子慕名前来收购石器、陶器、骨器和玉器等。

南部三级台地是两条河沟的交汇处,向东、向南(顺沟直达黄河)各有一条出路。这里地势较为平坦,与沟底落差将近10米,民房附近的田间也会发现零星文物。

这次新发现的类似水泥块,明显是由人工强力打击造成,应该与村民反映的造田事件相关。该水泥地面分作三层:表层青灰色,厚3—4厘米,砂石混凝结构,坚硬如现代水泥,表面覆盖黄褐色锈层﹔中层红褐色,厚2厘米左右,为火烧草结泥层,切碎的秸草清晰可辨,起到防潮隔热作用﹔底层灰白色,厚2厘米左右,类似现代三七土砂浆垫层,表面坚硬光洁,说明地基做过夯筑处理。关于其面积,我们曾多方了解当年参加造田的村民,他们反映造“大寨田”时,村里按劳动力划片包干,粗略计算砸坏的大型水泥地面有400多平方米。其他拣到的水泥块,呈黑灰色、褐灰色、灰白色几种,表明它们的原料配比有所差异:那种发白的可能含有白灰成分,因为有个不足3厘米厚的水泥块,在类似混凝土层上面加了一层厚度0.5厘米的白色罩面。所有水泥块底层,都可看到火烧草结泥层,水泥层厚度在2—3厘米之间,且断面已经锈蚀,不可能是近代所为。据说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半穴居地面虽然也有硬化处理遗迹,但在包括洛阳二里头、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均未发现大规模类似现代水泥地面。反观被称为世界最早混凝土、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确切断代为5000年的类似现代水泥地面,宫殿式建筑主室总面积只有130平方米,厚度为2厘米左右,材料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下面铺垫有类似现代“轻骨料”秸秆及粒石。如将两地类似水泥地面作以比较,即使年代相同均是仰韶文化晚期(栗树沟水泥块未作碳—14测定),无论厚度、层数、工艺和面积,栗树沟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的一系列类似水泥块,是我国在中原地区唯一发现乃至全世界年代最久、面积最大、施工讲究、工艺成熟并在遗址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的类似现代水泥地面。

之前,村民在遗址西部铲路时发现一个直径60多厘米的柱坑,柱坑底部离地面有2米多高,残坑暗红色表面坚固整齐,显然经过人工精心夯筑烧制。柱坑底部稍有收缩,坑内木柱腐朽早已不见踪影。由于没有正式考古发掘,柱子根数及走向未定,但却可以明确无误地与相关的大面积、精工艺类似水泥地面,组成一个较大型宫殿建筑。有专家考察后感叹说:这里的建筑形制足可以改写历史,很有科考研究价值。栗树沟仰韶文化宫殿遗址,应该是济源境内比夏都原城至少还要早上千年的古代王国都城。

发现的烧陶窑址在文化遗址最北端,距北边壕沟10米左右。烧窑建造也用草结泥堆砌,窑口留有秸草印迹、硫化烧结块遗物,不像一般烧陶作坊。因为周围散落的冶炼残渣呈铜锈色,村民还说犁地时曾挖出一块200多斤冶炼烧结块,联想烧窑也可能会是冶炼铜器的遗迹。据说后山至今还遗存着古代釆铜矿洞。

发现的石器为打磨光滑的石刀、石斧、石铲或石杵等,形体一般较大,但碎片居多(除千百年来自然损毁外,由于妨碍耕种而被人为打碎扔掉)。材质则是坚韧的青色火山岩、黄色变质岩、或粉色羊肝石,均来自附近山里和黄河浅滩。其中一块正在加工的灰岩石斧(这种灰岩当地叫灰驴皮石,皮实耐击打,是制作现代水泥的原料)即将成型,表面布满密密麻麻微小的白色打击点,结果因断了一截半途而废。尤其是那块刚刚发现的石铲或石锛,为粉色羊肝石(俗称羊肝玉),石质细腻,坚韧耐用。窄条梯形,长20厘米、厚1厘米多,刃宽7厘米、尾宽不足2厘米,应该是事先釆下整块片石经初步加工,然后再裁开批次制作,故在表面留下刻画线条和开凿痕迹。该石器虽在泥土中掩埋几千年之久,表面锈垢斑驳,但仍十分光洁。双刃磨制锋利,尾部稍薄,在2厘米处一边是直切线,一边是斜切线,以便安装、固定把手使用。

发现的陶片多为彩陶,也有红陶、夹砂陶和灰陶,一般是日常生活用具,也有祭祀或丧葬礼器。红陶表面有不规则刻画横、斜线纹﹔夹砂陶外部粗糙,内部光滑﹔彩陶色彩艳丽,呈红、黑、橙、灰等多条色带或简洁图形﹔只有灰陶里外一色,烧制工艺较好。

遗址内目前尚未发现青铜器,出土玉料、玉器也较少。小型玉料质地坚硬,有青色、粉色、红色几种。4颗白色、黑色玉珠不大,直径0.12厘米左右,制作精美,光洁圆润。玉珠无孔,上面留有黏结物,大概作为装饰用品。另外还发现一块骨片特别珍贵,上面有明显的刻画字形,类似安阳殷墟甲骨文雏形,很有必要考古发掘证实。

济源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域。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书中提出,女娲、伏羲曾在王屋昆仑山下建都、筑凤城。中科院华仁葵等人最近出版《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认为:“昆仑地望在济水之源”,王屋昆仑是太皞部落的王都所在,故后称王屋山。伏羲在此观天察地、发明回归年周天历法,从而极大地推动农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者悦,远者来”,逐渐形成部落联盟(中华民族雏形)。栗树沟仰韶文化重要遗址的发现,无疑对华教授的研究成果是个有力的佐证和补充。

 附:《济源日报》文章

意外发现类似现代水泥块

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考察研究

日前,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考察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在坡头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意外发现了一块20厘米大小、厚七八厘米的类似现代水泥块。后经水利部史学专家徐海亮、郑州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张松林等初步鉴定,认为这块类似现代水泥的物品为仰韶时期文化遗物。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施工工艺如此成熟讲究的古代水泥,结合遗址多项出土文物推测,这里很可能是我国上古时期大型王都宫殿遗址。这次发现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济源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域。自2006年以来的10余年间,中科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机构的多位学者数次到栗树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考察,发现不少彩陶片和石器碎片,还采集到数枚黑白玉珠等小型玉器,学者们认为此处在历史上应当拥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济源南部丘陵区,处在两水相交的高冈台地上,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遗址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周边为10米至20米不等的悬崖。北部一级台地是遗址核心区,面积约4万平方米﹔周围台坡与中心台地落差在2米至5米之间,全部为出露文化层﹔北面一条人工挖掘的深、宽各20多米的壕沟,与后山连接部分应该是设置北寨门的地方。整体布局基本具备城池或城堡的功能,应该是六七千年前的大型聚落中心。

这次新发现的类似水泥块,明显是由人工强力打击造成的。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当地农民造田时,曾挖出大面积古代水泥地面。该水泥块分为三层:表层青灰色,坚硬如同现代水泥﹔中层为红色火烧草结泥,起防潮隔热作用﹔底层灰白色,类似现代三七土砂浆垫层。据当年参加造田的村民反映,造“大寨田”时村里划片包干,估计砸坏的古代水泥地面积有400平方米。后来又发现了几块类似现代水泥块,颜色不同或因配料差异所致,由断面锈蚀程度推测,不是近代所为。反观被称为世界最早混凝土、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宫殿式建筑主室的类似现代水泥地面(5000年前),总面积只有130平方米,厚度约为2厘米,材料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如将两地类似水泥地面作比较,即使年代相同均为仰韶文化晚期,但从厚度、层数、工艺和面积等各方面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类似现代水泥块,是我国在中原地区唯一发现乃至全世界年代最久、面积最大、施工讲究、工艺成熟并在遗址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的类似现代水泥地面。

之前,村民在遗址西部铲路时发现一个直径60余厘米的柱坑,表面坚固整齐,显然经过人工精心夯筑。其与大面积的类似现代水泥地面正好组成一个大型宫殿式建筑。有专家考察后感叹说:“这些建筑形制,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在此考察的学者认为,栗树沟仰韶文化时期宫殿遗址,应该是济源市境内比夏都原城至少还要早上千年的上古时期王国都城。随着文化遗址重大新发现信息的扩散,可能会引来盗掘者,学者们呼吁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和考古发掘工作。




作者简介:李立政,河南济源人,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与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儿?》《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主编《赵姓简史》《中华赵姓发迹地-河南济源》,还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玉川子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