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郭亮村 | 作者:冯保锋

 大河文学 2020-09-15

       2020年8月15日,虽天公不做美 ,但依然阻挡不了我去游郭亮村的热情。跟随着旅行团,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的长途驱车,我们终于来到了郭亮村所在的山脚下。郭亮村因绝壁长廊而名扬四海。坐着景区的交通车,我们蜿蜒前行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又经过了二十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绝壁长廊的面前。那鲜红的四个大字“绝壁长廊”赫然矗立在洞口前,很多人在那里拍照。

时间关系,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加入到参观的人流中。之所以称为绝壁,是因为它就在悬崖边上,站在石砌的栏杆前往下看,一眼望不到底的山谷让人胆战心惊。由于下着小雨,山里雾气极大,从谷底升腾起的雾气和山顶的雾气相接,长廊外的天地间到处是白茫茫一片,远处的青山隐藏在白雾中,更增加了一份神秘感。长廊一共1200余米,走在长廊上,心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它让人无法想象,郭亮村人在当年物质极其匮乏、科学技术极其不发达的年代是如何克服困难挖掘出这样一条长廊的。走着走着我明白了:那是想让子孙后代再也不要“出行走羊肠,上下攀天梯”的坚定决心的鞭策,那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的强烈愿望的驱使,那是对山外世界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他们在村支书申明信的率领下,栉风沐雨,不避寒暑,挥捶打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心比铁还要坚硬,他们的意志比钢还要强硬。据资料统计,郭亮人在挖掘过程中,共打烂了4000多把八磅铁锤,耗尽了12吨六棱钢钎。

如今走在长廊上,看到长廊上留下的斧锤钎凿的痕迹,我们似乎还能看到当年村民们奋战的身影,挥汗如雨的场面;似乎还能听到村民们齐声呐喊、震天响地的号子声。历史虽已远去,但人们不会忘却郭亮村的先辈们所付出的汗水与热血。现在的郭亮村以其山势独特,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的特点被人们称为“太行明珠”。先辈们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郭亮村人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本地特有的石头兴起了石材业,家户户都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由郭亮村人挖山开路,我想到了我们济源的愚公移山。都是因为山的阻碍,一个是挖,一个是移;一个是真实,一个是神话。但他们在特定的年代里,都表现出了不屈服于自然的信念,都表现出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长远目光……无论是愚公还是郭亮村人,他们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这些人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作者简介:冯保锋,河南济源人,轵城三中教师,爱生活、爱读书、爱旅游,作品散见于报纸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