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古镇情结 | 作者:杨艳玲

 大河文学 2020-09-15
      每个女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情结,流水江南,烟笼人家,身着旗袍,撑一把油纸伞,娉娉婷婷行走在青石板路上。

旅行就是世界很美,而我正好有空。

 北方篇

 2012年的暑假,我们来到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这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歙县的徽州古城齐名,还是我国唯一凭借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的古城,保存尚好。在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城墙,质朴的街道、店铺,还能体会到浓郁的晋商文化和晋中民风。

在古城里的一家客栈住下,外面看似两层小楼,里面却是窑洞的圆拱型,床铺就是炕,炕上放着供吃饭喝茶的小桌。白天的古城,商铺林立,明清街里集合着许多充满艺术特色的小玩意儿。傍晚,夜色下的古城,处处充满现代的气息,酒吧,咖啡屋,灯火通明,仿佛一座不夜城。

当时的古城不收大门票,里面一些景点可以随意购买小门票,也可以买联票,而我对日升昌票号、协同庆钱庄、县衙、城隍庙这些都没兴趣,就沿着几横几纵的街道随意游逛。有名的小吃:碗托、莜面栲栳栳、平遥牛肉,也就是独立包装,类似糖块的一块牛肉,口味纯正,余味无穷,后来托人又捎回来些。

此行还来到位于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这是一个家族的院落,它的围墙是可以行人的城墙,还分布着角楼、瞭望台,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分五个院落,历经王家八代人的崛起到衰落。

王家大院被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和“华夏民居第一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里蕴藏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艺术精品。随处可见的砖雕、石雕、木雕,寓意深刻,各不相同。雕刻题材丰富,技法娴熟,且件件精妙,引人入胜。大多房屋,以木结构为主体,结合青砖为墙,也有部分以窑洞为住宿的房间,大概是为了适应北方的气候,冬暖夏凉吧。

整个建筑群,讲究风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从前往后,逐步抬高,真正做到前有兆,后有靠。

虽说“王家归来不看院”,这些年,因为心中某种执念,又陆续去过山西临县的碛口古镇、晋城的大阳古镇、湘峪古城,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禹州的神垕古镇以及商丘古城。这些古镇,都具有北方古镇的特色,讲究风水,建筑气派,主人多为有权势的官宦人家或生意人家。

南方篇

 2015年暑假的苏浙皖赣鄂五省游,第一站就是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这也是我真正意义上见到了南方的古镇。在西塘,满眼皆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整个古镇,河网密布,石桥相连,小桥流水,100多条巷弄,纵横交错,构成古镇的整体框架。烟雨长廊是西塘建筑的独特标志,小巷很窄,三步一桥,五步一景,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徜徉在古镇的任何一个街角,一侧店铺,一侧河水,走累了,旁边的石阶上歇会。傍晚的西塘一改白天温婉的模样,到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

夜宿古镇新区,家家有别墅,户户开客栈,游客们白天在古镇逛上一整天,尝遍南方风味的各种各样小吃,傍晚陆续回到客栈,安静而舒适。

那次,我们还去了位于安徽黟县的宏村,典型的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主要特征,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家家门前有流水,布局合理,和谐流畅。因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和家族的凝聚力,预防外族入侵,徽州人通常聚族而居,一个村镇的群体布局所勾勒而成的地形轮廓的寓意,反映了一个家族的文化素质,关系着宗族的荣辱兴衰。

这里的院落很深,家家有天井,虽为景点,绝大多数房屋里仍住着本地居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院落对外开放,游人可以进去参观。夏日的细雨使整个宏村云雾缭绕,宛若仙境。走在其间,就像行走在画里。

宏村依山傍水,村落规划,景观都与水密切相关,村里既有穿墙过院的涓涓细流,又有像一弯明月般的月沼。山川河流之灵气,成就了“画境宏村”的独特气质。宏村的诗意,需避开人流,静心来品味,慢慢行走于狭长幽深的小巷,黑色的黛瓦,斑驳的马头墙,造型精美的门楼,高低错落间,古建的韵律与诗意跃然纸上,每走一步,就是一幅移动的取景框。

一直以为西递宏村是一个村名,到那之后才知道,西递和宏村是相距离19公里的两个村落,各具特色。

 藏在歙县的徽州古城,同样值得一去,高大的城墙、今天仍发挥拦洪蓄水作用的鱼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等。许国牌坊与众不同,因为其他牌坊都是四脚的,而这座牌坊有八只脚,是一个叫许国的明朝大官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坊上字迹清晰可见,除了写着“大学士”三个大字外,四面均刻有“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的字样。在徽州古城,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风景,也有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底蕴,而这座独特的牌坊,恢弘大气,与众不同,彰显了一代大官的功业。独特的八只脚,有别于其他牌坊,只要路过,就不能不为之吸引,为之称奇赞叹。

那次南行,我们还来到位于江西的婺源,婺源曾在历史上隶属安徽,受徽派文化和血脉的影响,保留有相当多的徽派建筑和风俗文化,但真正让它走进人们视野的,是每年春天秀美的梯田油菜花和每年秋天家家户户晒秋时的调色板。

婺源是一个县的名字,景点是几个有名的古村落,如江湾、李坑、晓起、篁岭、江岭等,可以在任意一个村购买联票,单个村的门票需要40元。每个村落各有景致,晓起的千年古香樟树,在当地,谁家生了女儿,就会栽下一棵香樟树,等成年结婚时打制樟木箱子作为陪嫁。村后的成片的香樟树,有的树围几个人都抱不住,这种高大的树木,在南方随处可见,有的甚至是街道行道树。李坑的牌坊与溪畔人家,篁岭的油菜花和晒秋都是经典。婺源的古村落,既有徽州建筑的沧桑与厚重,也有江南水乡的清新与哀愁,用一年四季的动人画面展现着“中国最美乡村”的风采。行走在婺源的古村落里,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满眼皆是一幅幅的水墨画。

南方的古镇,因为有了水和桥,船只穿行其间,多了几分灵气。这些古镇的设置规整,伴随一条清流从远方飘逸而来,又蜿蜒而去,缱绻缠绵处便是仪态万千的古镇。

 2017年暑假,我们来到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台儿庄古城,这里地处运河中心,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

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鲁南民居、欧式建筑、宗教建筑、等八种建筑风格,以简洁朴素为主,具有“七分雄,三分秀”的特点。许多建筑傍河而筑,前有临街商铺,后有运河码头,建筑风格“顺天然,亲人和”,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稳,又体现了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

夜色下的台儿庄,灯火阑珊,流光溢彩,漫步古城的街道,静谧,安宁,没有西塘古镇的喧嚣,也没有碛口古镇的寂寥,一步一景,目不暇接,康熙皇帝曾称赞台儿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108座桥形态不一,造型各异,每座桥都在诉说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我更喜欢这座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

2018年,带父母去成都游玩,顺道去了位于双流的黄龙溪古镇,黄龙溪古镇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衙门等“十古”著称,古镇的镇江寺对面是锦江与鹿溪河的交汇口,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见“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景观。

古镇方圆5平方公里,现有明清时代街坊7条,街面全由石板铺成,两旁廊柱排列有序,保持着最原始的特色。除了商铺,到处是悠闲的人们在家门口摆龙门阵的巴蜀标志景象。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一楼一底,傍水而筑,临江的吊脚楼体现了古蜀民居文化特色。镇里有300年以上的古榕树6棵,盘根错节的树根和浓荫蔽日的树盖,增添了古镇浓郁的古貌古趣。

正是由于古色古香,古味十足,吸引了众多影视界人士的关注,把这里作为拍摄的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秦淮世家》等百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黄龙溪古镇以它亘古的情怀和悠远的历史吸引着天下游客。

中国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使得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风俗文化,而古镇,不仅是当地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保留。古镇各有特色,无论是北方古镇的豪迈与大气,还是南方古镇的温婉与细腻,我一样喜欢。喜欢了解古镇的过往,喜欢它的民俗,更喜欢它独特的韵味与美食。今生今世,一定要去古镇多走走,静静的,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要从铺满青石板的路上走过,从斑驳青苔的拱桥上走过,在扶风垂柳边驻足休憩,都会让人忘却浮躁,在纷乱的尘世中摘得一抹宁静。每个古镇都有它的特点,或历史、或人文、或景观都不尽相同。只要沉淀下来,静心品味,才能发现每个古镇与众不同的特色。

有古镇情结的人,骨子里都有丝丝的浪漫,总想将那些安静的念想,在岁月腐朽的雕梁画柱间安放。央视有一档节目《记住乡愁》,每一集介绍一个古镇,像贵州的镇远古镇、湖南的凤凰古城、广西的黄姚古镇、云南的和顺古镇、陕西的青木川古镇......没到过的古镇还有很多很多。

景区数不清,而我唯独对古镇情有独钟,因为在古镇,是可以忘记时间的,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记重重。

如果厌倦了城市的纷扰喧嚣,不如寻一处静谧的古镇小住几日,享一段慵懒时光,返璞归真,让内心重新平静。


作者简介:杨艳玲,河南济源人,就职于济源市实验中学,喜文学,爱旅游,偶有心得,随手记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