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高才:“深海的哥”叶聪的英雄胆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0-09-15

导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即将面世的《无陂不成镇》(裴高才、王凤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有一位驾驭着“蛟龙”号,屡创“中国深度”的少年英雄叶聪,他自称“深海的哥”,不断创造奇迹,曾荣膺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载人深潜英雄”称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下为叶聪伉俪与父母;上为叶聪下潜7000米后出舱

上为裴高才(左)采访叶大群伉俪;下为叶聪被聘为深海邮政局长

“深海的哥”叶聪的英雄胆

裴高才

    自称“深海的哥”的叶聪1979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北黄陂县城关。

2005年,中美两国开展联合深潜活动,叶聪是中国五人组成员之一。他利用美国的载人潜水器Alvin,完成了两次2200米深度的下潜任务,成为参与Alvin工程下潜和驾驶员培训下潜的第一个中国人。这是我国首次组团出征载人深潜,也是中美首次联合开展的深潜科考。媒体评价这次任务与载人航天殊途同归,堪称我国大深度载人深潜科考的一次“淬火”。

作为中国“深潜”旅程的工具“蛟龙”号潜水器,其驾驶员(主驾驶)和“乘客”(副手)都有特殊要求。即选手须35周岁以下、大学以上学历、船舶、机械等专业背景等;身体不能有异味,不能有心脏病、传染病、幽闭恐惧症等;体重不超过80公斤,身高不超过1.75米。还要有多次的实习操作,包括独立执行1000米以上深度的下潜任务等。

“蛟龙”里面的空间并不大。稍胖的叶聪坐在中间,如果他需要站立的话,另两人得紧紧地靠在舱壁上配合才行。为何不找一位身材瘦小的人呢?这是因为叶聪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而且作为设计师,他对深潜事业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尽管他胖了一点,但仍是首选。

叶聪是“蛟龙”号驾驶团队的负责人,还赋予了另一个角色:潜航员培训师。按照国外的标准,培养一个潜航员需要四年时间,花费在四五百万元以上,且需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和特训。而培养一名合格的主驾,起码要五年时间。叶聪给潜航员的选材标准总结了三点:专业、身体、心理。为此,他与蛟龙号其他设计建造团队成员一起,为新招募的潜航员学员付文韬和唐嘉陵量身定做了培训方案,并顺利通过专家考评,成为合格的潜航员。

2009年7月开始,叶聪作为现场指挥部成员、深潜部门长、潜水器的主驾驶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年中先后完成了50米级、300米级、1000米级、3000米级4000米级、5000米级7000米级海上试验。2011年7月26日,他再次作为主驾驶,驾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5000米水深,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从此,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此前,世界上的四大载人潜水器,即美国“阿尔文号”、日本“深海号”、法国的“鹦鹉螺号”和俄罗斯的“和平号”。中国“蛟龙”下潜7000米的海试成功,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

  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蛟龙号”代表着中国“打响了征服海洋的战斗”。美国《华尔街日报》担心,中国将在一场勘探世界大洋最深处的矿产资源竞赛中超越美国,这场竞赛具有堪比太空探索的商业、科学和军事意义。

   20126月,“蛟龙号”深海邮局挂牌仪式在青岛举行,叶聪被聘为首任名誉局长。

2015年12月,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研制的世界最大型全通透载客潜水器在海南三亚投入试运营,该潜器为国内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的载客潜水器。他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室副主任、研究员,还是党支部书记。

    叶聪的杰出贡献,赢得多项崇高的荣誉。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载人深潜英雄”称号,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得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愿叶聪等“腾龙人”,遨游深海,为打造海洋强国不断破解深海之谜。

(原载上海文汇报)

相关链接

裴高才:胡秋原是“骑墙”式的人物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