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高才:非遗丛书《木兰传说》编纂记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0-09-15

导读

  自从2004年8月28日,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举国官民互动,共推“非遗”保护工作。马年伊始,由李岩、陈元生主编,裴高才主创的武汉首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木兰传说》的面世,即可窥见一斑。此书首先叙介了《木兰传说》的源流与传承特征,进而着重围绕着天然故事场双龙镇与木兰山,引经据典地演绎了木兰习文练武,代父从军的故事。独家披露了少女木兰首次女扮男装的缘由,以及少年木兰吟诗作赋的情节。被两岸文化学者赞誉为“左图右史,文史兼具”。

上为裴高才主笔非遗专著〈木兰传说〉书影;下为裴高才于东湖研讨会

上为明代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木兰将军庙》;下为云雾山“泥人王”泥塑:木兰跃马从军

非遗丛书《木兰传说》编纂记

裴高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从军的故事成就了《木兰诗》,《木兰传说》传承了“忠、孝、勇、烈”的木兰精神。木兰将军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也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不断进行深入探究和再创作的重要题材。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是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和演绎的一个千古传颂的民间故事;也是长时间打磨出来的一份文化瑰宝。继2007年,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传说》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又以国发〔2008〕19 号文,批准文化部将湖北黄陂与河南虞城的《木兰传说》,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陕西延安的《木兰传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故目前是三地共享国家非遗。

回首编纂非遗专著《木兰传说》,主持武汉文联工作多年的陈元生兄,可谓眼光独到。2012年6月,身为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的他电告笔者: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准备编纂武汉市第一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可否将《木兰传说》编纂成书收入。

据笔者所知,有关木兰的小说、故事、诗歌、画册与论著等出版物名目繁多,仅笔者就曾编撰过《芳林美韵˙花木兰》、《无陂不成镇˙木兰山与木兰文化》、《木兰古门》等书籍。不过,关于木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笔者还是第一次听说。更何况自己是黄陂人,对推介《木兰传说》责无旁贷。于是,笔者当即表示,虽然自己没有参与《木兰传说》的申遗工作,但愿为丛书的编纂尽一点绵薄之力……

笔者通过翻阅相关典籍发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非遗专著的主体构架与体例,既不同于木兰文化的论述,也不同于申报非遗材料。于是,笔者在起草本书提纲时,完全参照非遗的出版规范。

2012年7月23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前主任、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岩,率武汉资深专家学者、丛书编委亲临黄陂,对笔者草拟的《木兰传说》非遗专著提纲进行论证。彭小华、余英杰、刘庆平、付永祥等诸兄,就丛书的体例、内容与行文风格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李书俊兄介绍其参与《木兰传说》申遗的全过程。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介绍了木兰文化国际论坛的研究成果。黄陂区委书记胡洪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严中兴表示,将全力支持、配合丛书的编纂与出版工作。会后,我们召开了《木兰传说》编纂人员会议,并与本书策划与主编陈元生多次沟通,敲定《木兰传说》的提纲。

就撰述内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有其相关的要求,不是问题。关键是全书由三人执笔,行文风格不尽相同,如何将学术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亦即笔者负责撰述《人物故事》同另两位主笔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特征》,如何保持体例的一致性。

裴高才主笔《木兰传说》首发,炎黄文化、武汉文博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