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高才谈黄陂谱牒新景:明清两举人,一为资助王阳明勤王,一为变法、立法与护法先驱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0-09-15

导读:

  “世系为本,文化是魂。”中华谱牒文化,源远流长。湖北省图书馆特藏与地方文献部、湖北家谱收藏中心与湖北经济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湖北家谱》节目,由地方文献专家范志毅先生与《湖北家谱》专栏总顾问张志奇博士领衔,武琳女士编导、杨帆先生主持。本期录制的是范仲淹后裔之湖北黄陂范熙壬望族的家国情怀。下:湖北经济台著名播音员杨帆(右)主持《湖北家谱》并为主讲人裴高才调试音响)

     范仲淹(969 -1052),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两岁丧父,少年即刻苦读书,26岁中进士。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副使。他不仅襄助宋仁宗开创了“庆历新政”,还留下了“范公堤”等恩泽后世的水利工程,更挥毫写下那千古绝唱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不知曾激励过多少代的人。今天,笔者结合在海峡两岸搜寻谱牒的新发现,分享给诸君的是湖北黄陂范氏家族,遵循范氏古训,明清以来人才辈出,进士、举人享誉古今中外,其中范轼与范熙壬父子还是“父子同科”。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时至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朱宸濠集兵十万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宸濠之乱”。黄陂举人范石潭(文纪)闻讯后慷慨解囊40万两饷银,资助王守仁平叛。王守仁在各地军兵的支持下,水陆并进,后发制人,于七月二十日攻克朱宸濠的老巢南昌。事后,武宗皇帝犒赏范石潭助饷有功,特亲书匾额一方,钦赐一品官职与进士出身,诰封光禄大夫。范鉴因此也被追封为光禄大夫……

上图左起范德华、严洋、杨帆、裴高才、张志奇、武琳、范氏、范式贤等录制节目后湖北经济广播电视台合影

  2019年8月29日,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与地方文献的耕耘者,笔者会同黄陂范氏宗亲范德华、范式贤一行做客湖北经济广播电视台,在著名金牌播音员杨帆主持的《湖北家谱》节目中,开讲黄陂范氏开基立业六百载,尤其是共和先驱范熙壬的“先忧后乐”人生。


左起杨帆与裴高才相聚于湖北经济台

  家族修谱,县之修志,国之修史。经笔者查阅近现代黄陂士人范熙壬、范世泽撰述的《范氏宗谱》之原稿与认真考订,以及参考海内外范仲淹后裔宗谱,方知著名宋代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范仲淹,乃是士会(范武子,即晋国大夫、黄帝之68世裔孙)、范蠡(黄帝74世裔孙)、唐相范履冰(黄帝119世裔孙)之后,即范仲淹是黄帝128世裔孙。


裴高才主创《为民喉舌·范熙壬传》书影

  黄陂范氏是明洪武二年从江西迁往湖北的,在明代就有两位举人享誉海内。一位是黄陂范氏一世祖范国;另一位是黄陂南乡二世祖范石潭,在乡试中举后因善于理财成为当地首富,后因出资40万元助王阳明平叛有功而赐进士。范熙壬则为范仲淹三十二世裔孙(范正泽:《黄陂范氏源流考》),黄陂范氏第十四世裔孙(范熙壬:《范氏族谱序》《敬胜阁文钞》卷六p563)。

《共和先驱范熙壬》(裴高才王凤霞合著)之海峡两岸“名家点评”

  到了清末民初,黄陂范氏又走出了一位享誉中外的“父子同科”举人、“海归”学者、宪政先驱范熙壬先生。笔者应其女公子范亚维、王士毅二教授之邀,曾为范公立传。

    曾记得 笔者在撰述《为民喉舌·范熙壬》《共和先驱·范熙壬》(裴高才、王凤霞合著,长江社、弘文书局出品)期间,特将台湾范延中提供的一手史料收入书中。书中云,范熙壬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三修《范氏宗谱》中写道:

裴高才做客湖北经济广播电视台20190829

  “我房支祖文纪(石潭)公尤雄于财,宸濠之乱独立出银40万两,赞佐王文成公守仁讨平巨憝,爱国血诚,已足为一世模楷。兼之在石潭河创设义渡,建造石桥——范四桥……

  关于文中的“范四桥”名称,曾几何时,有人曾望文生义更名为“范泗桥”,后通过范氏族人上书呼吁,1990年1月4日天河镇第四届人大会正式决定恢复原名——范四桥


江右范氏宗谱(清宣统年间)

        范氏后裔、范熙壬长子、黄鹤楼诗词大赛一等奖得主范延中先生,一次自台湾返乡特地前往旧地重游,闻此趣闻后不禁吟咏《范四桥正名志喜》纪事。诗云:

族人重祖迹,十修范四桥。

诸公多义举,奕世仰风高。

创守皆不易,谠辩更堪褒。

名正斯言顺,本原庆可昭。

先人乐为善,泽及众尔曹。

坦途利商旅,长桥跨水潦。

金轮驰万里,银燕上九霄。

悠悠五百载,荣盛数今朝

范熙壬生前最后一张全家福

  据代清乾隆年间黄陂《范氏宗谱》记载,豫章的一支范仲淹后裔范元、范国、范清三兄弟,因“江西填湖广”而衔命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豫章迁往湖北麻城。除范元留居麻城大栗树湾外,范清复迁湖北沔阳,范国迁湖北黄陂县北滠源乡莲花河。不久,范元也迁往黄陂古木冲。

  范国中举后,自莲花河迁往黄陂河口沙河会(今属湖北大悟),在此建立范家田村庄,定居百余年,并购买黑石岗吴士玉花园遗址作为范氏墓地。范国因此成为黄陂范氏始祖,世称“范举人”或“河口公”。

    传至裔孙范鉴,被推为里长,因不堪当地豪强凌掠,遂举家南迁至黄陂刘家楼。又因刘家楼交通不便,乃于1466年(明成化二年)卜居于万家店驿站旁的高家田,范鉴便成为黄陂南乡一世祖……

著名书画家洪平(左)于作品研讨会现场向裴高才赠“先忧后乐”条幅

  作为范熙壬的首部长篇传记文学,《共和先驱·范熙壬》介绍,范熙壬之你范轼早年曾在范仲淹任知州的故地——饶州,担任统税局总办期间,以范仲淹之心为心,厘定税章,利民利国,颇有口碑。

    而本书的主人公范熙壬,自幼壮志凌云,承深厚之家学,有“神童”之誉。他自12岁初试科场,15岁时以第二名中秀才。19岁在两湖书院参加乡试,一举成为“父子同科”的举子,并获得光绪皇帝的御赐金匾。

  按说,传主父子均是封疆大吏张之洞的得意门生,他们完全可以从此平步青云,享受荣华富贵。但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富强,范熙壬毅然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开始投身于探寻宪政救国之路:先以初试、复试第一的佳绩考入京师大学堂,继而负笈东瀛,创办《新译界》,翻译《资本论》,从学术的角度探索法治救国之道。


右起张志奇、裴高才与杨帆相聚湖北经济台

  范熙壬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法科学成回国后,经座师张之洞推荐,他在清廷参与编纂法典、修订法律等立宪工作,致力于依法救国。民国成立,又以国会议员身份致力于立法、护法,尽管遭到北洋军阀的人身攻击、通缉等重重打压,仍奋然前行!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先生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他访问、讲学日本多次,常与学人讨论中国近世留日士人情况,发现人们几乎忘却了一位曾经风生水起的“海归”学人范熙壬先生。他如是说:

  《共和先驱·范熙壬》一书披露,甲午战败后,传主于两湖书院写下《东晋南宋之兵何以能强说》一文,以古喻今,发出了“有天下国家者,不惧其弱,而惧积弱之后,终不能自振于强也”的喟叹!此乃传主日后共襄“公车上书”的动因。

冯天瑜访学日本

  于戊戌政变中阴错阳差逃过劫难后,范氏怀着爱恨情仇的复杂心理,东渡扶桑,探寻救国之道。范公组织留日学生创办新译界社和湖北译书社,成员多达百人。《新译界》着重政法、文学、时事类译述,以达中国与世界文明互相沟通的目标:

  “一曰维持吾国固有之文明以求合于世界,为世界所同认者则存之,否则去之。二曰拣译世界最新之学理以输入于吾国,为吾国所适宜者则取之,否则去之。”(《新译界》发刊辞)显示了一种颇高的文化追求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在本期的《湖北家谱》节目临近讲座尾声,笔者急就一章,追念范熙壬这位共和健将、宪政先哲光风。词曰:

裴高才在范熙壬铜像揭幕式上宣读祭文

  

黄陂耆宿,爱国高旌;童年对句,壮志凌云;

两湖书院,三楚鲲鹏;父子同科,名斐神京;

 公车上书,变法新星;学堂竞试,一鸣惊人;

留学东瀛,译界创新;运筹立宪,法律准绳;

 民国奠基,南下沪宁;投身共和,迎接黎明;

国会初开,鼎力全程;仗义执言,热血为民;

质询借款,强势敢争;挥毫宪法,功败垂成;

弹劾总长,历险铸魂;抵押私宅,共讨曹锟;

率领议员,津门迎孙;中山仙逝,文祭伟人;

营救守常,奋不顾身;北国沦陷,南下江城;

 受聘重大,遽尔星沉闪光遗墨,传世弥珍;

惟书传记,奉献虔诚;风姿铜像,叶落归根;

     中外同祭,青史留名!

(追怀王士毅、范亚维、范延中先贤,鸣谢潘安兴等)

欢迎品茗,尊重版权

相关链接:

严昌洪:武汉的黄陂犹如上海的苏北一样,值得深入探究

裴高才笔下的二程夫子:一个春风和气,一个烈日秋霜

裴高才:范仲淹后裔范熙壬终生践行“先忧后乐”

裴高才:“新五师”浩气存,“儿女们”竞风流

裴高才《胡秋原》:一部志业中华的正气歌

裴高才:刘凤章大师倡行——读书人要能“站”得起来

《无陂不成镇》列为台北寻根人文读本

裴高才:学贯中西而没有文凭的爱国者胡秋原(视频)

高才:从“放鸭郎”到“码字匠”(1)

裴高才:早期“保钓运动”的精神领袖胡秋原

裴高才:“新二十四孝”故事,刻画最美人物

裴高才:中美高校领袖陈佳洱与田长霖的兄弟情

樊星:潜心研究武汉文化的传灯人裴高才

裴高才:老师是“鸭棚老板睡大觉”——不简单

王士毅、裴高才对话:北纬三十度与“无陂不成镇”文化精神

裴高才:“西陵圣母”故地“种葛不种麻”

裴高才:《共和先驱﹒范熙壬》,“老实”与“圆滑”之巧穿行

裴高才:中共“五大”为何转移到黄陂会馆召开

裴高才:文坛“自由人”的“尊严”观

裴高才:程朱理学奠基人,一位是“高考状元”,一位是“落榜青年”

裴高才:为“盘龙城”正名-湖北日报

裴高才:道不尽的“无陂不成镇”

裴高才:中国文化是怎样炼成的?

裴高才:李大钊介绍范熙壬加入中共的来龙去脉

裴高才:北戴河海韵-北戴河三人行(2)

裴高才:波音“巨匠”家书抵万金

拂云堆上祝明妃-裴高才《木兰传说》赏析

裴高才:台北亲身体验牙医术

冯天瑜先生缘何家藏王国维书赠“饮酒诗”

裴高才:我与蒋孝严的一段翰墨缘

《无陂不成镇》告诉你:武汉人从哪里来?

有缘识高才-“北戴河三人行”-李城外

无陂不成镇,惟楚有高才-樊星评《无陂不成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