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昌洪:山•水•乡愁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0-09-15

导读:

  著名史学家、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严昌洪先生,是我一直景仰的师长,曾为《程颢程颐传》、《首义精魂》与《无陂不成镇》等多部拙作赐序,亲自张罗于辛亥革命研究中心主持研讨《首义大都督黎元洪》等,令人铭感五内。同时,还指导其麾下的研究生,将黄陂人文作为毕业论文内容。

   严昌洪(中)与张之洞孙女张厚粲(左)裴高才在辛亥革命论坛上

  不久煎,严老师会同张继才教授一行来黄陂旧地重游,并惠赠新著《武汉历史文化风貌概览》,我接过来一看,尊作竟以家乡的木兰山图片为封面,里面还收录了盘龙城、双凤亭等名胜,以及黄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泥塑、楚剧……今天分享给诸君的是其新作〈山·水·乡愁〉——

严昌洪:武汉历史文化风貌概览-书影

武汉地区,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原始人类栖息、繁衍,纱帽山一带发现的“汉阳人”,是已知的武汉人最早的祖先。3500年前,南来的商朝人奏响了武汉城市发展史的前奏,他们所建位于黄陂西南的盘龙城,就是武汉城市之根。

1700年后,在长江两岸揭开了双城记的新乐章,江北的却月城和江南的夏口城,奠定了今武汉城区的核心地带。又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在龟山以南,凤栖山麓建立了汉阳城,武昌城亦围绕蛇山拔地而起。

右起严昌洪、裴高才在裴家巷、严家巷的清代黄陂城池地图前赠书 

直到500年前大自然的一次偶然变动,造成了汉口在汉水北岸崛起,双城对峙的形势被三镇鼎立的格局所取代。由于历史机遇的眷顾,打破长江和汉水的阻隔,三镇最后携起手来,共同谱写出大武汉的雄伟篇章。汉正街、昙华林和汉口租界,几条历史文化街区,既是武汉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我是地道的武汉人,祖居地在原汉阳县傅湾(今蔡甸区富湾),出生地在原汉阳县西门附近(今属汉阳区)。儿时,曾到龟山上“打游击”,在小河(汉水)里“玩水”,也曾在长江边看龙舟竞渡,在月湖上乘船赏荷……70年过去了,武汉再也不是原来的模样,每忆它的历史文化风貌,都会引发无限感慨。

左起裴高才赠书画给史学家严昌洪、张继才

我爱武汉壮丽的山河。大江大河穿城而过,奔腾向海的磅礴气势,形塑了武汉博大的胸怀;古老而苍翠的山系横亘城中,像大地母亲项上一条翡翠项链,把武汉打扮得分外妖娆;百泓湖水分布全城,像晶莹闪亮的钻石散落人间,使武汉显得那般珠光宝气。这种自然环境在中国城市群中是十分罕见的。我们怎能不引为自豪呢?

我爱武汉悠久的历史。3500年前就开始孕育城邑文明,盘龙城成了武汉城市之根;汉晋之交的军事城堡,奠定了今天中心城区的位置;到唐宋时期,武昌、汉阳郡城联袂而起,形成双城格局;明清时期,汉口镇异军突起,与武昌、汉阳两镇一道成三足鼎立之势;再到民国时期,终于缔造了统一建制的大武汉。由双城对峙,到三镇鼎立,再到统一的大都会,这样的城市演变史,在中国城市史上也是少见的。我们怎能不引为骄傲呢?

右起严昌洪观看裴高才解读双凤亭清代石碑 

我爱这里的地灵人杰。武汉地处华中,得中独厚,具有区位优势;扼守长江中游,九省通衢,战略地位亦十分重要。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风流人物在此创造了一番事业,更多历史名人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武汉的历史遗址遗迹多,名胜古迹多,讲不完的历史故事,听不够的民间传说,墨客骚人流连此地,精彩的题咏汗牛充栋。一部城市编年史,丰富多彩,历史上的今天,每有值得纪念的日子。因此,我们以前主编的《武汉掌故》,多达40余万字,还是挂一漏万;出了3个版本,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它们是我乡愁的寄托。然而,在这座特大城市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不一样。在钢铁水泥森林拔地而起,立体交通蛛网密布全城的同时,许多既有事物在消失,山体被削平,水面在缩小,老宅旧貌变新颜,古老的街巷面目全非,记住乡愁的事物一点点在湮灭。我的祖居地傅湾附近有一座独山,城关附近也有一座做公墓的独山,为了区别,前者称“上独山”,后者称“下独山”。

章开沅、冯天瑜、皮明庥、严昌洪等于辛亥百年寄语(长江文艺专号)

上独山在我儿时的眼里,就是一座“地标”,找不着回乡的路,看见那座上独山就知道方向了。不知从何时起,上独山建了采石场,一天被炸一点,现在基本上夷为平地了,没有老表带路,我已经找不到进傅湾的路了。有这种感受的人恐怕不止我一个,我编写这个小册子,将武汉的历史文化风貌概况记录在案,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在武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记住我们的乡愁;同时也想提醒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们,在改天换地的伟大建设中,手下留情,让我们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严昌洪、向镕铮、裴高才等两岸辛亥革命专家与后裔于蕲春纪念詹大悲研讨会上

让我们用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布的《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中的一段话,作为这篇简短前言的结束语吧:

  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作者身兼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