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小学时,父母“逼”孩子养成6个好习惯,孩子将来会一生受益

 妖精妈妈育儿经 2020-10-16

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们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不是丢三落四,就是拖拖拉拉,一写作业就走神,一玩游戏就上瘾。

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往往被气得上蹿下跳,不知所措。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责任并不全在孩子,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败。童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孩子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在孩子上小学时,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养成的6个好习惯

1、自立

聪明的父母知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自己不可能一直陪伴”的道理,所以他们从小就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这样,当自己不得不放手的时候,心里的担心和恐惧也会少一点。

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就要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一开始,父母可以从吃饭、穿衣、写作业等身边的小事开始。遇到事情,父母还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2、责任

孩子上了小学后,家长还是习惯把孩子当做幼儿园的宝宝,什么事都喜欢替孩子做主,替孩子代劳,完全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

其实,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我们家,爸爸负责做饭,妈妈负责刷碗,女儿负责擦桌子扫地。这次家里装修的时候,墙壁颜色、购买家电和家具,我们都征求了女儿的意见。这样可以给孩子一种归属感,也会让孩子明白责任的重要性。

3、阅读

一说到阅读,很多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不爱读书,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这正说明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家中也没有阅读的氛围。要想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一个爱读书的好榜样。

孩子在12岁之前,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尤其是上小学的6年里。如果孩子上小学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成绩提升一会非常明显。

4、选择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说明我们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题。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也是在培养孩子分析、思考的能力,更有利于孩子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坚持自己的目标,毫不动摇。

我们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去超市,孩子既想买零食,又想要玩具,这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说:“玩具和零食只能选一个。”

5、规律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坚持规律的生活,做事也会有计划,遇到困难也会韧性十足。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从小就有制定和完成计划的习惯,父母一定记得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出人头地。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定制作息时间表,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儿,能坚持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6、尊重

让孩子从小养成倾听和尊重的好习惯,这样的孩子一定会人见人爱的,人际关系也会非常好。

生活中,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时候,父母要耐心的听,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听了孩子的话后,也要告诉孩子倾听被人意见,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强迫孩子养成这6个好习惯,那你的育儿之路将变得越来越轻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