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驾课堂 | 高温天气里引擎盖能煎鸡蛋的车,远行前要不要做个大保健?

 昵称71563362 2020-09-15

 上一周周末

地理菌去了趟南昌

受大Boss老迈之命

将一台搁置在那里的闲置车

开回《自驾地理》大本营广州

你们想体会一下我来到南昌后的心情吗?

如下


顶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

地理菌从南昌出发

一路途径长沙-韶关(稍作休整)

终于将这台车和自己运到了大本营所在地

那一瞬间

地理菌有种被蒸发掉的感觉

天!太!热!了!

别说人受不了

这辆有了点年头又缺乏保养的车子

也差点宣布罢工

路面温度一度高达70℃

仪表盘上的水箱温度分分钟就碰上红色警戒线

真庆幸

地理菌和车子终于还是平安到达广州

前者进了空调房

后者进了修理厂

BINGO!

接下来切入正题

高温天气下

我们的车车

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实践出真知嘛

地理菌这一趟下来

终究也是半个过来人了

出行前检测胎压和轮胎

如上所说,在夏季高温时,路面温度甚至能达到70℃及以上,长时间在高温路面行车,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因为轮胎高速在高温路面上摩擦前行,轮胎温度会非常高,这时候就要小心提防爆胎。导致爆胎原因,主要有两个:

  • 轮胎胎压不对

  • 轮胎受损

▲轮胎标准气压,车门旁边都会有标签指示

So,上路前一定要检查轮胎气压,尤其是当你接手一台之前并不了解的车辆时,千万不能漏过这一关。不仅轮胎气压过高容易爆胎,胎压不足同样也会导致同样后果。因为缺气的轮胎由于轮胎接触面大,磨擦也大,而在高速行驶时温度会上升很快,加上高温天气导致散热困难,所以一旦发生爆胎,后果不可想象。

此外,还要检查轮胎有无损伤,胎面和胎壁是否有橡胶老化后引起的胶质脱落,轮胎花纹是否已经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等等。因为,这些情况也会导致爆胎。

长时间高速行车后,切忌用冷水冲轮胎强制降温,这样可能因胎面和胎侧胶层各部分收缩不均而发生裂纹——物理学上热胀冷缩的效应总知道伐?

检查防冻液是否需要更换

一般来说,车辆引擎的正常水温应该在90度左右,温度过高极容易发生让车辆故障。在夏季的高温天气,在三四十度的气温里,引擎高速运转,水温表在车辆防冻液跟不上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就能够爆表。

▲水温表在仪表盘上总会看吧,快到红色警戒区那就相当危险啦

假如你对一辆车的车况并不是十分了解,那就要留意下俗称的“水箱水”,是不是到了需要更换和添加的地步。新手倘若自己搞不定,可以开进修理厂让修车师傅打开车辆的前引擎罩看看是否需要更换。防冻液不仅能够防冻,当然也能防止在高温下水温不至于达到开锅的地步。

注意,防冻液要用相配型号,当然最好就是原厂型号。

油箱盖务必拧紧 检查检查再检查

汽油的易挥发属性众所周知,温度越高,挥发越快。跑长途,出远门,免不了要进油站给车辆喂喂口粮,油箱盖打开和拧上的动作相对频繁。没拧紧油箱盖,造成汽油快速挥发影响车辆预定的行进距离是小事,但如果这部分挥发的汽油,以气体形态存在在油路系统中,那就是大事了。

▲你说你拖着油枪跑啥?真是心大!

汽车的油路系统因为年久失修老化,相对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畅通,气体汽油存在于其中,会阻塞油路自身的运转机制,阻碍汽油流动速度,影响油泵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油泵温度身高,造成供油不足——一脚油门踏下去,那种有气无力的动力供给状态,你懂的。

▲严查油箱盖的关闭状态,这个非常重要

油箱盖只是车辆管道终端的一种,其他像水箱、机油、刹车液和蓄电池的盖子,也请牢牢拧紧,同时不忘查看油面高度。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像裸露在高温暴晒阳光下的车窗密封胶条、车漆以及车前中控台,都是需要及其注意养护的。接下来一段1分多钟的视频,将会告诉你,在夏季高温暴晒之下,汽车的那些零部件是需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留意的——无论是看得见的,还是那些看不见的。


视频来源:视知车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