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系列预告丨自驾多年,你有多少足迹留在了丝绸之路?

 昵称71563362 2020-09-15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107 篇 原 创 路 书-

人间四月芳菲尽

五月热词已奔来

这个时节的热词必然是

“一带一路”

严格来说

从去年五月开始

“一带一路”的热度就没下去过

可常常见到它的你

明白它究竟是啥吗?

“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图中的两条线是祖国大大在2013年画下的

目的呢

是号召“线”周围的国家一起来赚大钱~

至于“一带一路”为啥这样画?

当然不是瞎涂鸦的~

这两条线可是脱胎于两条古代贸易路线:

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喀喇昆仑山区依旧奔忙的昆仑驼帮。摄影/郝沛

抛开跟咱们自驾人士没多大关系的

海上丝绸之路不谈

你知道陆上丝绸之路是如何开启的吗?

这得从两千年前的一场

汉武帝和匈奴的恩怨说起

突然有一天

汉武帝决定对匈奴不再忍耐

就派张骞去西域找被匈奴撵到那的大月氏

联合抗匈

没曾想大月氏没被说服

倒是别的西域朋友

张骞结交了不少

等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

许多有投资眼光的中原商人

就带着丝绸、瓷器一起去西域做生意

结果西域的朋友对丝绸喜欢得不得了

还备货了好多加价卖到更西边的欧洲

从此这条贸易通道

就红红火火的延续到了今天!

搞清楚了丝路概念

现在该上点“硬菜”了

你知道陆上丝绸之路分几条吗?

据小编那教历史的体育老师说啊

陆上丝路分三条

(路线参考自《中国国家地理》)

第一条是西南边通往东南亚&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
第二条是传统丝绸之路因过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若干沙漠,又叫沙漠丝绸之路也是最为大众所知的一条;
第三条是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有趣的是

西南丝绸之路比

张骞带火的传统丝绸之路

还要早出现个500年以上

上里古镇,位于雅安雨城区北部,初名罗绳,曾为青衣羌人的领地、古严道的辖区,又是古西南丝绸之路进入雅安的重要关隘和驿站,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摄影/王金

大致可分三条:

从长安、成都经昆明到越南河内

从成都经八莫到缅甸仰光

从成都经八莫到印度达卡

传统丝绸之路

传统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条笔直的东西线

是由若干条东西相连、南北交错的交通网

东、中、西三段

每段又分北、中、南三条线

西段显而易见

为西域之外向西、南线

信息不多,暂且不表~

中段为西域

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

北、中、南三线多分岔

高昌故城被称为西域之门户,曾经胡商云集,驰驿不绝,几乎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全部历史。摄影/王金

塔克拉玛干被形容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丝绸之路只能小心翼翼地自其边缘经过。此图摄于20 世纪80 年代。摄影/茹遂初

塔里木盆地四周为群山、高原所环绕,山上冰雪融化后,形成条条河流,冲向盆地,在盆地的北缘汇集成塔里木河。这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是孕育西域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生命河。摄影/李学亮

慕士塔格山海拔7509 米,它与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并称“昆仑三雄”。它一方面是帕米尔的标志和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地理和历史的分水岭:冰川从它脚下发育,分别注入盖孜河水系和塔什库尔干河水系,而冰川与河流切割出的河谷则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是中亚古代交通的十字路口。摄影/薛彦保

东段为中国本土地带

从长安到武威、张掖

再沿河西走廊到敦煌附近的阳关、玉门关

这是东段的基本路线

为抗击匈奴、经营西域,汉代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 两关即阳关、玉门关。两关皆在敦煌郡以西,是河西走廊的终点,出关即为西域。昔日象征边陲的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一座汉代烽燧寂寞地耸立在墩墩山上。摄影/王金



玉门关  摄影/王金

但东段因战乱等因素阻隔

往往会有”备线“出现

河南道就是其中代表

由南北朝的吐谷浑政权开辟

途经吐谷浑河南王辖区,又在黄河以南

故称河南道

河南道是南北朝时中原与西域的主要商道

当时许多高僧从西域去往中国南方便多经此道

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的公路,利用盐湖天然材料--盐渍与卤水浇筑而成,路即是桥,桥亦是路,山色湖光相映,堪称“举世无双”。我们在赞叹父辈的智慧之时,不免遥想在更久远的时候这里还是商贸往来的要塞,丝绸之路就从这里与青海作别。摄影/吴体刚

草原丝绸之路

此外,公元前10世纪开始

在北方的亚欧大草原

还存在一条由游牧民族维持的草原丝绸之路

暂无法用确切位置标注

当年马可·波罗便由此道进的元上都

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的东南麓的青河县,是亚欧草原丝绸之路新疆地段的“东大门”和“桥头堡”,不过这里没有琼瑶式的爱情,却有神秘的石堆遗址和鹿石、石人。摄影/王金

在广袤的亚草原上,时常可以见到一些用岩石雕成的人像,它们被统称为“草原石人”,可能与古代某些游牧民族的墓葬有关。图为昭苏草原上的一尊男性石人,本是一位威严健壮的武士,或许是六七世纪时活跃在西域并控制了丝绸之路的突厥人制作的。摄影/赖宇宁


接下来

《自驾地理》准备与你逐段探讨丝绸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