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遍干旱的甘肃,如何诞生“陇上江南”天水?

 昵称71563362 2020-09-15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85 篇 原 创 主 文-

人皇伏羲,风姓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
他和妹妹女娲
被我们尊为人文始祖
 
相传人类即是
由伏羲与女娲相婚而产生
传说他发明人工取火、用鱼网打渔
并创制了八卦理论
用各种符号来代表
天、地、水、火、山、雷、风、泽
当时的古人就用这些符号
来帮忙记录生活中的时间记忆
天水伏羲庙伏羲塑像,图by石兆
 
作为“三皇五帝”之首
从唐代就开始对于伏羲的崇祀
全国许多民族地区
都有着他的传说和祭祀之处
有的地方更有“伏羲故里”之称
其中就包括渭河中上游的
甘肃天水

甘肃天水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除了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
天水为何拥有“羲皇故里”
这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呢?


01

“天河注水”美丽传说

天水这个好听的名字
来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
据说这个地区在三千多年前
“山水灵秀,林木密茂。”
 
传说在汉武帝时期某一天夜里
当人们正沉浸在温柔梦乡的时候
天空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
在轰隆隆巨响声中
上邽guī北面的地面塌陷了
恰逢这时天降大水
聚集在塌陷处形成一个湖泊
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这湖美名曰“天水湖

日出天水湖,图bygsqclx

当时地方父母官认为是祥瑞
就将这个情况上报朝廷
汉武帝听了很高兴
便下旨把要新设立的郡
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
起名“天水郡”
从此有了天水这个名字
 
天水和印象中的甘肃有些不太一样
总以为是“大漠戈壁,金戈铁马。”
不曾想却是
“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宜牧马养畜。”
《诗经·秦风》中的《蒹葭》
说的正是这个“陇上江南”
 
天水市,图by天水市文旅局


从地图上看
天水处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它的东面关山作为屏障
使其与八百里秦川隔山相望
南边是陇南
两者间隔了条秦岭山脉
西北则是黄土梁峁沟壑区
天水:我是中国的几何中心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而孕育华夏文明的两条母亲河
尽都流经这颗“陇上明珠”
长江流域的西汉水
自北向南纵贯天水南部
黄河流域的最大支流渭河
则从西向东贯穿全境

河系发达是天水土地肥沃的因素之一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因此
天水这块肥沃的土地
不但无旱而且气候宜人
有了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
才能在这里兴起传统农耕文明

 

02

伏羲文化传承地


每年夏至
天水都要举行
华夏儿女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
盛大典礼
这是与陕西祭黄帝陵、河南清明祭黄帝
及湖北随州祭炎帝、山东曲阜祭孔
并称的五大国家级公祭之一
2019(乙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图by天水市博物馆
 
天水之所以能成为“羲皇故里”
不外乎有这样的依据:
这里曾是古成纪县的所在地
且在其境内有多处伏羲文化遗存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成纪县,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
成纪县即今甘肃的秦安县

伏羲故里秦安
图byyunsidun1117

秦安县拥有距今8000年的
大地湾遗址
残存着先民们活动的痕迹
在这之中就包括了
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
昭示着古西北地区最早的
农耕文明的诞生
 
人皇伏羲自古就被传说为
生于古成纪
他在此作八卦、结网罟、制定嫁娶...

相传他悟道画下八卦的地方
就在天水的卦台山
登临山顶,东望三阳川
S形走位的渭河
将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
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封台山,图by天水在线
 
然而卦台山远离秦州城区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
巡按许凤翔奏请将卦台山伏羲庙
改立秦州
于现在地址建庙
同时保留原来的庙宇
嘉靖十三年(1534年)
陕监察御史张鹏、秦州知州黄仕隆
根据当时文庙使用的礼乐制度
制作伏羲祭祀礼乐
 
清代对伏羲的祭祀
沿袭明代祭祀程序
礼仪有所调整并渐次简略
2019年公祭大典现场
图by天水市博物馆

自此以后
天水伏羲祭祀逐渐转为民祭
1949
天水伏羲苗就不再举行伏羲公祭
直到1988
天水市政府举行首届
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
并一直延续至今举办30届


03

秦人故里


历史上的天水知名度很高
除了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古老的文化
同时也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
 
从地理角度上看
位于甘肃东南角的天水
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
也是戍卫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甘肃东南角
不曾想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
诸葛武侯人生中首次进军祁山
便是在天水布下军垒
收服了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
“凉州上士”姜维
至于马谡痛失的街亭
则正是关陇大道的咽喉之地
 
三千年来
天水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一个意识到它的战略意义
并最后定鼎天下的
要数秦人
这里也是他们的始封之地
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的牧马滩秦墓遗址
是战国晚期的秦人墓葬遗址
图by天水市文旅局
 
彼时
秦人的领袖名叫非子
正在汧渭之会(今陕西宝鸡凤翔县)
为励精图治的周天子养马牧边
因帮助周王室壮大军事力量
受封于秦邑并被赐姓嬴
(今天水市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
秦国凭借着其骁勇善战
周朝镇守西垂,抵御犬戎
 
当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举葬送了西周
早已兵强马壮的秦人翻越陇山
攻下犬戎占据的岐山(今宝鸡)

秦国历经筚路蓝缕
最终到秦穆公继位时
秦的版图已占据大半个关中
为秦始皇最后一统天下
打下了坚实基础
岐山周公庙
《诗经》中描述此地为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图by独叶草
 
到了西汉时期
汉匈之间历经了百年大战
期间诞生了
射石搏虎的飞将军李广
以及悲剧英雄大汉名将李陵
而他们皆来自于同一个家族
陇西李氏

甘肃李氏陇西堂,图by云之南
 
陇西李氏走的正是当年秦人
在天水兴起而后入主关中的路线
并开创了大唐盛世
 
更“巧合”的是
起于涿郡赵氏(今河北涿州)
定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赵宋王朝
由于当时金兵南下掳走了徽、钦二帝
靖康之耻后
金人侮辱性地封宋徽宗为“天水郡王”
封宋钦宗作“天水郡公”

今天的开封城,图byXHS

后世学者便将这宋朝叫做“天水一朝”
至今在天水赵姓仍是大姓
秦州区依然保存着赵家大院
以及赵氏天水堂
 

04

老城、古巷


在失去“龙兴之地”的光环
经历时间的洗礼后
天水这座老城
反而显得静谧安详
天水城的老房子和街巷,图by薛俱增
 
西关是天水的老城区
分布着的13条老巷道里
坐落着229院落
这些老院落大多呈
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
 
一片古旧屋舍
几座朱红大漆门庭
正南正北地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
狭窄仅容两三人并肩行走的小径
这便是天水常见的格局

只不过如今以赵氏祠堂为首
西关里的13条老巷正进行拆迁改造
在此居住一辈人的老人对这里感情深厚
有些难以割舍
奈何曾经住着多户人家的院落
已然成为年久失修的老房子
土木结构的墙壁已经开裂
不再适合住人

西关老城区,图by薛俱增
 
从古至今
鳞次栉比的古院门楼
簇拥着一条条小巷
原本是百姓进出行走的街道
突然在某一日
从这小巷深处走出的某个人
中了举、做了官
或在外边干出一番大事业
这条普通的小巷顿时就名声大振
 
平时为柴米油盐
奔波劳碌的左邻右舍
在此刻也难得敬备喜筵
整条街巷的大人小孩都聚拢到一起
披红庆贺

在这样的小巷子里漫步
想来是多么地惬意
图by薛俱增
 
这种场合
少不得要请几位德高望重的
名人来助助声威
酒过三巡后
如果有人提议说这小巷子
难得出了个人物
那就还要请人给这巷子改个名
一为小巷扬名,二可昭示后人
 
位于西关伏羲庙东南的士言巷
原来是被天水人叫做“南巷子”
它的得名是因为在清同治年间
这巷子出了位天水名儒
任其昌(字士言)
任其昌古宅,图by胡碧波

任老先生因厌恶官场黑暗腐败
不甘同流合污
为官仅仅几年就“告老归里”
主持天水、陇南书院数十年
被誉为“陇南文宗”
在任其昌去世后
当地政府便取其字“士言”
将他故居所在地的南巷子
改为“士言巷”
 
一个多世纪以来
无论世事多么纷扰
在天水百姓的心中
士言巷永远是个蕴含着诗意
和华美文采的地方

05

如今的天水


到如今
在经济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
自古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天水
明显落后了

尽管上个世纪解放以后
得益于“三线建设”
天水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城市
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城市
就此迎来过一段
投身祖国建设的峥嵘岁月
在几十年前就已拥有一批
有影响力的企业
如今的天水,图by李迎春
 
长城、星火、天光、红山、庆华
这些厂子的名字
成为老天水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可是这种良好的势头
在改革开放后戛然而止
 
虽然天水素称人杰地灵的宝地
但在开放之后
却不断迷失自己
错失了一次次的机遇
流失了大部分的人才
如今顶着“甘肃第二大市”的名头
却与兄弟城市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与天水相似的洛阳、宝鸡
这些中西部主要城市
抓住机遇不断追赶
唯独天水一天天的衰落

今天的洛阳市区,图byTonypang

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
除了悠久的文化
天水人就像曾经的西安人一样
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天水失去成长太久了
 


天水已经见证过太多的浮沉
有人说
这是一座有前途的城市

如果来到天水
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都可以去细细品味
而要是生活在天水
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值得骄傲
 

参考资料:

天水市地方志办公室.《天水市志》总述
张涛、安杰雄、陆鹏宇、刘增虎.天水史记 从“羲皇故里”到秦人故园.《城市地理》2018年第6期
董瑞君.天水的古巷 绵延千百年的人间烟火.《城市地理》2018年第6期
张崇琛.天水的三国古战场文化.《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主题自驾路书推荐,点击跳转 


<此广告位,虚位以待>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