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克:党校(行政学院)学位论文如何选题

 heshingshih 2020-09-15

本文原载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刊物《研究生教育》2020年夏季刊。作者主讲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获2019年度研究生教学创新青年一等奖。感谢作者授权“天熹策论”微信公号发表。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并标明来源于“天熹策论”公众号。封面图来源搜狐网。
年轻的战场 张杰 - 听!我们的歌

全文约2730字,阅读约需6分钟。

党校(行政学院)学位论文如何选题

张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

近年来,我一直在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MPA)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课上课下同学们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学位论文如何选题。

俗语说,“题好一半文”。对学位论文而言,选题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坚持国家标准、党校特色,博士、硕士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既要遵循学术研究的通行规律,也要注重凸显党校(行政学院)贴近党和政府工作的特色,用一篇篇学位论文擦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的金字招牌。

(来源:搜狐网)
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明确选题意识
好的研究选题通常是要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我们以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为例,来体会何谓社会科学的选题意识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但在它的处女航中便遭遇了沉没。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
现在问题来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2224名船员和乘客,有700多人生还。为什么有的人在沉船事件中遇难,有的人却幸存下来了?
这个问题转化成社会科学的研究问题,可以这样提出: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增加活下来的可能性。答案有很多种可能。例如,有运气的人;再比如,身强力壮的人;还有人说,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如船员更有可能生还。

(来源:搜狐网)

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增加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幸存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泰坦尼克号幸存者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发现:

第一,幸存率随舱位递减。一等舱幸存率60.5%,二等舱幸存率41.7%,三等舱幸存率24.5%.为什么不同舱位幸存率差异如此之大?这就是一个研究困惑。

第二,男性和妇女儿童的幸存率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总幸存率为16.9%,妇女和儿童的总幸存率为69.7%。

第三,如果同时考虑舱位和性别,不同类型乘客幸存率的差异更为巨大。一等舱女性的幸存率高达92.3%,二等舱女性、三等舱女性递减。一等舱男性的幸存率为31.2%,但二等舱男性的幸存率却低于三等舱男性。

回顾以上内容我们实际上做了一个小研究:研究问题是泰坦尼克号海难幸存的影响因素,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统计数据分析,得到的研究发现是性别等个人因素以及阶层及购买力的结构因素影响泰坦尼克号海难幸存率。

比较是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性策略

有不少同学曾经对我说,我想研究某个领域、某项制度,但是找不到适合的选题很苦恼。这时我会送上陈云同志的名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对于研究选题而言,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策略就是“比较”,通过比较找到差异,进而提炼出一个“为什么”的选题。
例如,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一等舱比其他舱位幸存率高?这是通过对不同舱位幸存率数据比较后提炼出的问题。
再如,在学术界较早提出“国家能力”概念王绍光教授,通过比较中国和前苏联东欧国家198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研究问题:同样是实施改革开放,为什么中国成功了,前苏联东欧许多国家却失败了?他的结论是,转型国家实施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固然重要,拥有强大的国家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来源:搜狐网)

善于以比较的眼光观察社会实践,你就会发现选题无处不在。例如,许多同学关注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如何完善容错纠错制度设计。这个选题很有意义,但是如果就事论事,则缺乏深度和学术性。
研究者应当广泛搜集全国各地容错纠错制度文本和实践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注重从各地实践差异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揭示制度运行背后的理论困境,进而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判断选题价值的“五个有”标准

对社会实践进行比较,进而提出研究问题只是第一步。作为学位论文选题,还需要判断选题价值的大与小
在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指导实践中,我初步总结归纳了判断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五个有”标准。一般而言,一个选题满足“五个有”的数量越多,选题价值就越高。
第一个有是“形势有需要”。对于社会科学而言,社会实践是学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
党和政府在治理实践中的真实需求,通常是有较高价值的选题。例如,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数字政府建设等新兴领域既是国家治理的形势需要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
第二个有是“中央有精神”。党校(行政学院)不是普通高校,研究生论文选题要凸显贴近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特色
作为研究者必须充分掌握党中央在选题领域的最新决策部署,吃透中央精神,把握政治方向和研究取向。如果一个选题,几年来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公开讲话、会议上从来没有提起过,那么选题价值就打折扣了。
第三个有是“地方有实践”。学位论文不是一篇孤立的“小文章”,而是一篇具有完整理论逻辑和扎实素材的“大文章”
不论选题领域是什么,原则上都应当可以在地方找到相应的治理实践。如果学位论文能够呈现最前沿的地方治理实践并进行理论反思,一方面选题价值凸显,另一方面论文的工作量也会比较饱满。

(来源:百度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