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是谁,纵容了职场霸凌?

 老鄧子 2020-09-15

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领导敬酒不喝被打耳光”新闻主角杨某,因为不喝“A角”领导敬的酒,被扇了巴掌并粗口指责。在场许多同事也对杨某群情激愤,他感到了不安全赶紧离场时,依然有部分同事追骂至电梯处。后来,喝酒现场一片狼藉不忍卒睹,有喝瘫狂吐一地的,有摔酒杯砸桌子的,更有喝高了对女同事动手动脚的……直至警察出警。杨某坦言:“我保持震惊和失望……这对于新入职场的我来说,覆灭了我对金融行业的一切美好想象。”他的灵魂拷问则是:“我不喝酒是否不符合公司要求?我遭遇的经历,是否超越了我的职责范围应该承受的压力?”尽管后续,涉事的银行发布对员工杨某做出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对该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扣罚二个季度绩效工资,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侧面说明此类现象的司空见惯,只是因为被捅到了网上,为了有所交待,不得不隔靴搔痒。

比如,江苏某公司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给新入职员工发放证件时,一手拿着麦克风喊人名,一手故意扔工作证件。走上前拿证件的人,不得不向这名男子做出弯腰鞠躬状,让人不解,且愤慨!该公司隶属的集团,实为苹果手机的第二大代工厂。新款苹果上市前夕,工厂急需大量员工,为了招揽工人不惜高薪。工厂求人若渴,对待新入职员工却如此恶劣,这是个别管理人员素质低下,还是资本的傲慢?对员工没有最最起码尊重的单位,能有多少人情味?

比如,上海一公司推出新规,员工如因非变质等原因随意倒掉公司提供的免费午餐(包括倒掉其中部分),一次警告、三次将被辞退,惊呆众人。公司免费提供午餐,本是为员工提供福利的好事,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整人怪招?人的个体差异不同,饭量不一,口味有别,能否吃完不该一刀切,有人吃不完,有人吃不够,都很正常。倒掉的原因是饭菜不合口味?还是量上有出入?不去查找原因,却出此下策来惩罚员工,生生将好事变成了坏事,让人扼腕。相比出台这样严苛的规定,公司完全可以另辟渠道,例如把午餐换成餐补,员工自己买饭,再比如换成小份菜,员工按需自选。显然,以浪费粮食为由开除员工,缺乏法律依据,也伤害了员工感情。社会只是提倡节约,推行光盘行动,反对铺张,可并不推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啊,那是矫枉过正好不好?

比如,员工业绩不佳,员工朋友圈不发广告被扣奖金,要求员工当街磕头感谢……

各类匪夷所思的职场奇葩现象往往成了行业潜规则,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与建设法治社会、践行法治精神背道而驰。若不是通过当事人揭发、新闻披露或网络曝光,有些相当隐蔽,难以发现,而受欺压的员工为了保住工作,不少人无奈选择了隐忍,更加剧了某些恶作剧的横行霸道。直至忍无可忍,终于暴发,小脓已成大毒瘤,臭名昭著。

所谓,孤掌难鸣,遭遇不公正对待时,个人的力量很渺小,需要有更多员工一起来呐喊、求助,需要有人不畏权势当出头鸟,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勇于悍卫自身权益,唯有如此,才有望让职场霸凌成为过街老鼠,从根本上革除企业文化中不好的陈规陋习、鸡鸣狗盗。

上周,又一则新闻教人泪目登上热搜,那就是“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的警醒。随着点单数量的激增,外卖骑手奔波于大街小巷的频率更高了,一方面单多,送餐时间越来越被压缩,另一方面路况越来越复杂,要在车流人海中快速穿行,不少骑手选择不管不顾地逆行、闯红灯,每一分每一秒的提前,都是“疯狂”与“要命”的代名词。看着骑手不得不在每一单中争分夺秒,那拼命的样子,不是飒,分明是恐怖!他们不是不知道生命的宝贵,他们不是不珍惜家人的牵挂,可是,往往身不由己,“超时”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咒,稍不留意就会祸及骑手以及所在单位。有骑手说:“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悲哉!有骑手吐露真言:“如果不违章,一天能跑的单数会减少一半。”与之“相映成辉”的是,大数据显示,骑手伤亡率正在不可避免地飙升,成了无法忽视的事故隐患人群。

暗忖,为了保证安全,迟了几分钟又有何妨?难道会饿死客户不成?人说,你傻不傻啦,太天真,都什么时代了,讲究的就是高效率,慢腾腾的服务还有什么优势可言?遭致客户投诉的后果你知道不?……还真是一无所知。可是,我只知道,人命关天,还有什么比人命更珍贵的?

我想,这也可以归之为职场霸凌,非常残酷的竟争现实。

那么,是不是也得缓一缓急行军的速度,去考量,我们又能如何?又该如何去改观?

我所期盼的是,无论哪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尽量保持一份好心情,都能有职业馈赠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该有多好!

因为,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都值得被厚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