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秘传心法

 上下相随 2020-09-15

胸微含、肩里卷,屈臂泛臀裆开圆。裆莫扭,亦莫涮,背丝扣形循环缠。宁低不高行平线。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宁进不退,下在上先。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内外六合分明,上下周身关联。腋腿四窝名“四”,左与左对右亦然。刚而不僵轻非浮,五阴五阳虚灵现。

行拳十指连,转关背丝扣

行拳十指连,转关背丝扣,是打太极拳不可须臾离开的要点。“行拳十指连”是因为打拳时最容易忽略“十指如一手”,每一动作应该注意通背劲的运用。“转关背丝扣”,是强调太极拳的转关“要在对拉拔长中进行”,要注意阴阳对称,阴阳转换,着着混圆劲。说说容易,操作时,尤其是一面对拉拔长,一面转关则有一定难度。需要常常练习。

论腰胯

练拳就如修水渠,水渠修通以后,一开闸水就通了。腰胯就如闸,腰胯没练通,浑身永远不会一气贯通。

论内气

前后上下十字管,莫忘逢中一条线,内敛入骨缠丝劲,虚实开合哼哈间。

要练明白拳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而高深,一生学之不尽,太极拳的技术以人体为载体、通过合理而协调的运动来表现,可谓具体而严密,越练越纯,浑然一体。所以,一个真正明白和学习太极拳的人应该是懂得与太极拳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懂得人体结构、懂得合理而协调的运动原理,懂得生命的内修与外练。

  “懂得与太极拳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接受的是现代汉语教育,传统文化经典不再是学校的必修课,这使得我们在学习太极拳理论方面困惑而茫然。

  “懂得人体结构”,这是医学专科和体育学院运动解剖的课程,学太极拳的人不一定学过,学过的人不一定在学练太极拳。而在从前“武医结合”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许多武术家是医家,是正骨推拿的高手,许多中医学家又是武术家,懂得内修与外练,武功高深。

  “懂得合理而协调的运动原理”有了上面的基础,自然能知道合理而协调的运动原理,当今大多数习练太极拳的人们多以模仿老师的动作,不明运动的道理,其不知运动有身体的机械性运动,其中包含着运动力学的道理,也有“易理”的变、通、活运动。

  “懂得生命的内修与外练”中国的内修与外练是一门长期形成的生命科学维护体系,其体系训练很严密,但流派又很庞杂,必须有真正有传承,否则难走入正道。

  陈鑫前辈将以上这些都解于书中,能有几人明了全部,同时又练到了高层次,那可以说是名家高手了。否则不能称为名家高手。

太极拳的腰劲

无论什么拳架都是以人体为载体的,所以运动时应该符合人体。劲力的传递应该是沿身体而行的。我们都知道腰在运动中的主宰作用、腰劲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的演练中我们看到许多朋友是把“腰”的转动练成上体的转体,这样就形成上体胸部引领运动,一错都错。在陈氏太极拳小架《太极拳练习概要》中说的很清楚,下在上先。从人的生理结构来说:两腿支撑人体重量,通过两胯向上连接腰椎。所以在说到腰的运动时一定是腰与下面胯的连动,即:后腰劲或腰裆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