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炼化行业格局正处在从传统地炼向大型炼化一体化转变的新时代,据了解,目前国内七大石化基地项目及其它大炼化项目进展不一,未来随着各大炼化一体化项目逐渐上马,行业内部结构性洗牌或已不远。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中,对石化产业基地的设立条件提出了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规划,使得2018-2025年的中国炼油格局中,民营企业作为主力力量登上中国炼油产业链的舞台。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包括: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上海漕泾、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涉及到的石化项目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七大基地全部投射沿海重点开发地区,瞄准现有三大石化集聚区,同时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截止到目前为主,各项目投产的具体情况:除了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外,广东茂名湛江、辽宁盘锦、山东烟台等地也掀起了建设炼化项目的高潮:1. 投资近1300亿,山东裕龙炼化一体化及300万吨乙烯项目最新进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部拟对新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8月28日-2020年9月3日(5个工作日)。2. 海国龙油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及95万吨聚烯烃项目最新进展8月11日,坐落在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林源园区的黑龙江省海国龙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5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及95万吨/年聚烯烃项目(简称“龙油550”)建设现场,18000余名建设者顶烈日、战酷暑、抢工期,争取在9月底试车生产。3. 总投资44.47亿! 项目全面建成中交,大庆石化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2020年8月30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中交仪式”在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现场隆重举行。大庆石化由此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项目主要包括新建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改造、12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改造等工艺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新建、改造。项目投产后,大庆石化原油实际加工量将达到1000万吨,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规模,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税收30亿元,更好助力地方石化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茂湛炼化基地现由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炼化和在建的中科炼化组成。在运规模为2500万吨/年炼油,包括茂名石化2000万吨,湛江东兴公司500万吨。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26平方公里,规划炼油1500万吨/年,生产乙烯100万吨/年,配套建设湛江港东海岛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20年6月,中石化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这是中石化“十三五”期间投产的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2020年8月30日,中科炼化首批3.38万吨国6汽柴油通过自建码头和湛北输油管线顺利出厂。从此,中科炼化成为为我国华南、西南等市场供应清洁能源的新成员。分析来看,我国炼化行业格局正处在从传统地炼向大型炼化一体化转变的时代,相比较传统地炼而言,一体化炼化拥有更多的优势,更低的生产成本及更丰富的产品结构等等。从上述盘点中可看出,新上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大多选址在沿海地区,企业自备原油及成品油码头,原料及产品进出的物流成本远低于内陆炼厂。同时炼化一体化炼厂,产业链更为完善,产品结构更加丰富,这也使得炼厂生产方案更为灵活,可根据市场灵活调整生产盈利产品,大大提高炼厂的利润。未来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或使得国内成品油市场布局得到进一步平衡。华南大型炼化项目的陆续上马,华南地区成品油资源缺口将得到补充,未来华南地区可能将由成品油输入地变为成品油输出地。而恒力石化及浙石化两大民营炼化陆续投产后,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在一体化炼化项目的影响下,山东及东北独立炼厂必然受到冲击,成品油资源流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来源:“卓创资讯能源观察”。作者:徐娜。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系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会员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