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LIJIAM 2020-09-15
    (3)爆炸的破坏形式:          
    ①直接的破坏作用
    ②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③造成火灾
     ④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二)常见的火源种类
     在生产中,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有以下8种:
     ①明火               ②  高热物及高温表面
     ③电火花             ④ 静电、雷电
     ⑤ 摩擦与撞击        ⑥ 易燃物自行发热
     ⑦ 绝热压缩          
     ⑧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          
     (三)防火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
      1、控制着火源
      2、控制可燃物
      3、控制助燃物
      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产生;二是避免燃烧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
    六、消防灭火
    (一)、产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二)、灭火原理及方法
    (三)、常用灭火剂
    (一)、产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主观因素:人的因素
      1、作业人员大意;
      2、制度不严;
      3、管理不善;
      4、违反操作规程;
    客观因素:
    1、设备维修保养不好,跑、冒、滴、漏;
    2、电器设备:过载、造型不当、绝缘老化、短路、线路碰壳;
    3、金属撞击引起火花,用防爆工具;
    4、动火作业不当;
    5、静电和雷电放电;
    6、意外火灾的蔓延。
    (二)、灭火原理及方法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条件而终止。
      在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按照灭火原理通常可归纳为四类,即: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抑制法。
      火灾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个完整的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酝酿期--此阶段呈没有火焰的阴燃;
    (2)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场很快扩大;
    (3)猛烈期--易燃物全面着火,火场扩大蔓延;
    (4)衰灭期--灭火措施见效或易燃物烧尽,因而火势逐渐衰落,终至熄灭。
    (三)、常用灭火剂介绍
    灭火剂是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终止的物质。 灭火剂的种类很多,有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
       水
       水是不燃液体,用水灭火,取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便宜,而且灭火效果好,因此,水仍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主要灭火剂。        
       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和窒息。
       水可以以普通无压力水、加压的密集水流、雾化水及水蒸汽等形式进行灭火。                
      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指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机械或化学反应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可用于扑救A类和B类火灾。
      泡沫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隔离,也有一定冷却作用。
      多数泡沫灭火剂是以浓缩液(泡沫液)的形式储存,以水溶液(混合液)的形式使用。泡沫液通过比例混合装置与压力水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溶液,然后通过泡沫产生器形成泡沫。
    常用的泡沫灭火剂
    (1)蛋白泡沫液
    (2)氟蛋白泡沫液
    (3)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4)水成膜泡沫液
    (5)合成泡沫液
    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干燥的、易于流动的细微粉末,一般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干粉灭火剂对扑救初期火灾,尤其是用于气体火灾是一种灭火效果好、速度快的有效灭火剂,但扑救后易于复燃,故经常与氟蛋白泡沫灭火系统联用。
    适应范围:主要可扑救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以及带电设备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的灭火机理:液态二氧化碳加压充装在灭火器中,当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时,迅速气化,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燃烧物体温度急剧下降,对燃烧物有一定冷却作用,同时增加空气中既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成分,降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燃烧区域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者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二氧化碳不导电,不含水分,不污损仪器设备,因此,最适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火灾。
     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来源广泛,灭火时不会对火场环境造成污染,灭火后能很快逸散,不留痕迹 ,但是二氧化碳在气化时,吸收本身热量使温度很快降到-79℃,使用时应防止冻伤。
      二氧化碳是一种弱毒气体,主要是对人有窒息作用。因此,灭火后人员应迅速离开,室内灭火后要找开窗户。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发生的原因
      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中事故因果关系的理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又可分为人的原因和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原因;物的原因是指由于设备和环境不良引起的原因。
      间接原因是指引起直接原因的原因,又可以分为以下7种:
      (1) 技术原因    (2) 教育原因  (3) 身体原因
      (4) 精神原因    (5) 管理原因  (6) 学校教育原因
      (7) 社会原因
      事故预防措施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设施缺乏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上有缺陷和教育不够三个方面原因而引起。因此,必须从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措施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管理(Enforcement)措施又称“三E”措施,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
    1、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两个方面,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联锁
    (2)提高设备安全程度        (6)警告牌和信号装置
    (3)封闭                    (7)设置薄弱环境
      (4)降低潜在危险性的程度
      安全技术措施在投用过程中,必须加强维护保养,经常检修,确保性能良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安全教育措施
      3 、安全管理措施
      事故统计(油库)
    ?在1950-1984年发生的113起油料事故统计结果:
        油库事故规律
      1、跑油事故多
      2、火灾损失大
      3、违章作业是众多事故的直接原因
      4、油料火灾事故的高发期是6~8月份
      5、收发油过程事故多
    6、自然灾害的防范不容忽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