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博探访人物志之二: 公益地名记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名可名,非常名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名正言顺则事成,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地名的承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我感谢因为地名缘故认识的人、事、物,把2017年装扮的如此丰富而文化,厚重而灵动。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这一年诞生,在南阳起航,开启了明媚而扎实的奋进之旅。

在这条路上,公益和地名的融合,社工和地名的混搭,迸发出了南阳地名多彩的视角体验。一群群人凝聚、讨论、思考,锤炼了人们对乡愁的记忆,鼓舞了人们对这座城市历史温度和厚度的把握,切入了每个人内心情怀和文化细胞,在更广的视界关照人们对这座发展着南阳的辉煌、没落、奋起、跌宕、思索的感觉。默默求索,益博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和不一样的家人,从六月份的南阳红色传承公益性地名活动的开展,到七月的对南阳地名文化大宣讲活动的筹划、布局、实施、调整、总结,一路走来,边思边考,边发边展。回首,你看到的不仅是不一样的自己,更是不一样的世界,内心更加宽展,世界更加包容,公益更加活泼,地名更加闪亮。

每一次交流都是文化思想力量的传递,也见证了在这条路上奔跑的人。时间的序列里,有你,有我,有他。一起参与地名普查,一起安装路名标牌,一起探访总结红色地名,一起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一起座谈讲述地名故事,一起分享展示公益创投。没有大块的时间,让去记述每一个人和事,但我一口都能讲出来:生博、李冰、贾静、杨涵、商伟凡、李一飞、李泽彬、郭文学、刘国旭、焦鸿儒、张玥、张良栋、李学珍、王肇基、尚廷文、曾昭阳、包万赋、何蕊、李萍、段平、刘阳、梁瑞婵、张耀、郭睿、万丰义、李宾、董志国、王旗、赵建明、谢弢、王晓芳、王哲……

万事开头难。从学习开始是最明智选择,只有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地名博大精深,南阳的地名品类繁多、内容极为丰厚,文化层面和风情故事更是枚不胜举。古之学者,必有师。人有长短,年有长幼,术业有专攻即是我们的老师。我在接触、询问、拜访、交流中,结识一群良师益友,他们给益博社会工作提供了无私的帮助鼓励,也使我体会到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的专业价值对于介入社会文化和公共事务的渠道方式。

郭文学老师是我认识比较敬佩的老师之一,其治学之严谨,精神之执着,气节之高尚,总是我感到人格之魅力。我本不相识,之前只是偶尔听到有熟人提起。后来活动开展起来以后,需要更多的老师方家的参与指导,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更伏实的建议。干啥务啥。后来,我在南阳晚报上看到了李萍写的关于古宛城系列讯息。我按图索骥,联络找到李萍。又在一个下午抽时间到李萍在南阳晚报的编辑室聊地名活动和古宛城的地名故事,就聊到了郭文学老师。在李萍发表的古宛城墙、门、街等文章,多次出现郭文学老师的名字。我向李萍打听了郭文学老师的联系方式。

年的926日,益博社工中心在南阳革命烈士博物馆一楼接待室召开南阳红色传承公益性地名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我邀请了我所能邀请的专家、学者、教授和爱好者,以及媒体的朋友二十多人。其中就有郭文学老师。那天下着雨,靡靡的秋雨时大时小,会议定的九点,郭老师九点前就到了,清瘦、中等身材、灰西服、花白头发,骑着一辆26轻便自行车,披着雨披。之前,我电话要他,问需不需要接,他回复不用,自己过去,住得近,就在红庙路上。通过交谈,知道了他退休前是南阳市卧龙区审计局工交科的一位工作人员。按说,他一生从事的工作为历史研究毫不搭界但是,因为他愿意继续用自己的心智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因为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南阳人,退休数年来,他自行、自费、潜心研究,做了大量的查询、考证、走访,对南阳古城的不少历史变迁著书立说记录下来,颇有成就,使我深深震撼那次在座谈会上,郭文学老师把老南阳的街街道道、城城池池如数家珍,从城、墙、门、街、道、坑、塘等娓娓道来,在略带沙哑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和热爱,夹杂着惋惜和建议,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借势我把想让他在南阳师院开一期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的事。他刚讲完,就向大家示意抱歉,家里有事。我送他出门,挽留他中午一起吃饭才得知,他的老伴近年来几次手术,一直卧病在床,半身不遂,浑身无力,不仅家中积蓄所剩无几,而且常年靠他一人照顾。无目送着披上雨披,骑着自行车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消失在卧龙岗下。

这次会议刘国旭老师也参加了,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地名专家,后来通过师院的席晓丽老师联络到的。他年富力强,勤奋谦虚,在地名方面积累了很多,发表了多篇有关地名方面著述。我就联系刘老师商议郭文学老师在南阳师院环旅学院举办一次地名文化大讲堂活动的事。期间,我2亲自到师院环旅学院见刘老师和李瑞院长,汇报想法争取支持,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后来给郭老师讲的时候,郭老师还是接受了我的邀请。但真的要举办一次文化大讲堂,也不是容易的事,会场的确定布置、参会人员安排、会议主持、媒体参与方方面面需要协调落实,刘老师前前后后没少出力。后来,开会日期确定后,我有一个考察任务掰不开,就把任务托付给刘国旭和理事长生博。活动四天前的一个下午,接郭文学老师邀约商量去南阳师院做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之事,吃完饭,月亮刚上树梢,我和刘老师一起约好到郭文学老师家坐坐。在农校北门的一个避静的小院老旧单位小区,时代的印记很明显,这座88年建的小楼,格局紧凑,虽仅60平米,有20平小院,门前好多绿植花草,看到昙花和爬山虎。郭老师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治学严谨,为人谦和,寒暄和问候之后,感到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不容易。郭阿姨年青利靓,退休遇车祸,后又脑出血,生活不能自理。书房床上柜子上满是书,呕心五载,出明嘉靖南阳府注。书房内促膝而谈,聊嘉靖南阳府注的错误与失准,那厚厚五本南阳府注需要断句释义考证,工作量极大,对于一个退休后重拾个人爱好,听从内心安排,执拗于自己的梦想,去抵触不平凡的平凡世界,是多么不易。但是郭老师抗住了家庭负担和困难,敢于坐冷板凳,为这个弥漫这钢筋水泥和利益至上的野蛮而疯狂的环境,一股降浮去躁的冷静与通达,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探究追源,让那些乡愁和浮尘都摸得着,看得见,忆得了。五年,十来平方的小屋,一个老人,挑灯夜战,从手写到电脑拼音输入,从未放弃,揖让老伴需要照顾,毫无怨言,体谅孩子的不易,相濡以沫,慢慢变老,感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仨讨论南阳历史地理讨论古宛风情,历史军事宗教,哀叹村庄更迭消失,那铺满一整床的南阳清手绘地区,用分割法拼接需要多长时间,看着古人手绘的地图,融合了西方经纬概念,又保留了中国地理智慧,小庄和温凉湖消失的惋惜呃叹。南阳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禀赋,承载了古今多少往事。古宛风情录,也在郭老师的创作之列,已完成五六十万字,透过那些朴实的文字,那些社会百态,重回眼前,回味或咀嚼也是为了更好的借鉴和传承。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老者,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倒他,相反,他执著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尽心尽力地行进着。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这次地名大讲堂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民政部官网对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做了报道。一次去看望郭老师才知道,为此他背了2天的讲义,后因时间关系,没有讲完。我讲,您第一次讲,已经很精彩了,有时候,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留一点念想。如有闲隙,总好到郭老师那里拍拍话,问一些事,便熟络起来。大到家乡历史、文化传承、时政新闻,小到家庭喜乐与犯难、儿工作和婚事都是坦诚相见、无话不说,我倒也是尽全心乐意帮助这一家好人。而他,每一次热心给我讲解南阳历史掌故,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对南阳老城的过往、对人类历史的变迁那种眷恋与热情溢于言表。

往事如烟,在公益性地名活动中,李萍从采访、收集、踏查、思考对古宛城的现状结合历史进一步解读,重拾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思考,充满人文关怀、历史体贴和生活温度。张良栋是一位军人气质的文创大师,有对事物专与钻的近乎执拗的热爱,有一种对大地和历史那股深深的爱,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奇思妙想和点石成金的思维,也曾多次去过他的工作室,陈设收藏汗牛充栋,东西琳琅满目,宛若一个生动的南阳风情民俗实物汇。我们也为一个村庄地名百度地图标错,而不懈反应,终于取得胜利。当然还有很多,为这些活动付出努力、智慧和汗水的益博家人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这些只是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南阳地名文化大宣讲项目的一个片段和缩影。今年以来,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展、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南阳地名文化大宣讲项目,把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和支持帮助地名工作良好社会环境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大力宣传地名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走进5个学校、4个社区、5个单位,组织地名文化宣讲13次,组织媒体集中宣传6次,召开公益性地名和红色地名座谈会2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800余份,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南阳地名文化大宣讲活动坚持把优秀地名文化作为重点,围绕展现承载优秀官德文化的召父杜母、召父渠、花洲书院、武侯祠、南阳府衙、羊续悬鱼,承载爱国担当和南水北调精神的丹江口水库、淅川移民村,承载长征精神和革命大无畏精神的宛东战役、独树战役、西峡口战役、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桐柏军区、雷锋纪念馆等3个主题,开展优秀地名文化宣传活动,提升文化自信,传播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正能量。先后开展红色地名探访3次,十九大前夕召开26名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参加的南阳市迎接十九大公益性地名座谈会和全市公益性地名社旗座谈会,营造地名文化大宣讲本土化和科学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增强南阳地名文化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顺应新形势,创新传播载体。坚持主流媒体为主,新媒体、自媒体和互联网融合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利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南阳民政》、《南阳慈善》等主流媒体,龙腾南阳、政府门户网站、南阳地名网、南阳民政官网等新媒体,益博社会工作、南街论坛、今日头条等自媒体,把群众关注度高、影响较大的公益性地名文化宣传活动声音传递出去。目前,南阳地名文化大宣讲项目宣传新闻稿件12件,媒体传播在10万人次以上的5篇,转载10次以上的稿件6篇,自媒体和新媒体原创6篇,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根据南阳地名承东启西和连南启北的特点,开展南阳地名文化进襄阳活动,引发毗邻地区对地名的关注。针对高校和中小学对地名认知薄弱的实际,开展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先后在南阳师院、南阳市26中举行大讲堂活动,互动性传播。我讲南阳地名故事,开展网上征集和社会整理128个优秀地名故事,提高了人民群众参与地名文化的激情。

激发内生力,推动宣传创新。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行开门宣传,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请进来、送出去,主动邀请有关媒体参与宣讲活动,对活动提意见、谈感受,调动记者和媒体的能动性,撬动各方面社会资源,形成了社会各界关注、学习、探讨、考证、宣传地名的热潮。南阳本土歌手张雷创作的《淯阳桥》《仲景北路》等歌曲脍炙人口,用讲故事等方式宣传地名;《南阳晚报》记者李萍以南阳古地名讲述为专题,对南阳和古宛城的门、桥、路、墙等做了专题的报道,点击量都在屡创新高上;南阳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白振国在《南阳晚报》上发表了《不见冢见什么》引发了对地名变迁的考证和探寻。开展宣传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快闪公益性地名活动和迎接十九大公益地名书画展,利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聚焦十九大文化内核,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有各行各业196人参与,地名文化宣传热情高涨。

我看到午后的暖阳在七一路上把雪松的影子拉得老长,也看到弯弯的月亮如银钩一样慢慢的升起。万事都随时间在不停的转动,益博社会工作亦是如此,参与益博,世界更美好。讲好地名故事,传播优秀文化,确实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益事,我们找到了自己、家庭、社会从哪里来,找到了生命的坐标和社会心理的基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记忆是为了不忘记,为以后留下更好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