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走正月二十六记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正月二十六记

    3月13日,晴,正月二十六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五点多醒来,听到的远处岗东村传来的公鸡打鸣的声音。六点多起床去镇平,窗外一轮弯月还在东方的天空,鱼肚白夹杂着微红的底色,高楼大厦上还有灯。麻雀在巷道树上鸣叫,路上的行人车辆多了起来,巷口的烙馍店已开业。

        三十公里,上高速,半个小时就到镇平老家。踏着清凉,鸟语花香,林木葱荣,阳光灿烂,一见老朋友分外热和,揖让是很久不见。这个遮山之南的田园,潦河之畔的风水,倾注了新哥们很多的心血。事非经过不知难,起步于梦想的自然田园风情,执着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儿,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才形成梅溪湖这个不多见的临水照花景致。不仅在于它春天英姿勃发,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占满了杨树林,芦苇的嫩芽正发尖上窜,一地杨树自在吐芽,欣欣向荣才是身临其境的最好诠释。

         执拗于社会工作,只有持之以、久久为功,才能风生水起、有所成就。迟疑观望等待,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抓而不紧也等于不抓。齐云大姐是个实践派,敢想敢干,有担有当,上午来电探讨中央支持社会组织社会服务项目的申报工作,讨论妇女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的如何切入。我跟她讲,有特色具体才有生命力,社会工作项目目标明确、措施可行、作用可期,就有比较优势。既有新时代社会工作论述、相关法律法规做支撑和规范,才有本土化的潜能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国家级贫困县、南水北调渠首、移民社区、婚姻家庭等切入点的耦合,将是放大优势资源的不二选择,相约对项目的申报评审加强沟通协作,争取理想的结果。民管局郭局长来信征求对社会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的意见,这个活动很及时,对于推动社会服务机构提质增效、上档升级大有裨益,是一次大体检。希望借助这次活动,为社工机构发展助力,为强化内部治理和形象树立添彩。

      下午坐在梅溪河畔,办公室里只有自己,同志们都去开会了。今天最吸睛的莫属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民政业务是这次析出最多的部门,救灾、老龄、退伍、优抚、军休、双拥、军供、军转、陵园、干休所等职责单位将归属应急管理、退役军人事务、卫生健康等部门。没有不散的宴席,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岗位职责和归属不同而已。每个等待都有自己想象的结果,就好。

        益博益和公益团队的发起,起源于增强社会工作延链强链补链的使命要求,也是社会工作后发地区弯道超车的一个创新路径,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品牌推广、服务优化方面又很好的推动。下午与漯河博爱社工机构协调沟通,达成共识;与李老师联系加强交流互动,助推审批加速;镇平益和公益发展中心也在加紧筹备。愿益博的星星之火,形成益和的燎原之势。

       原定上午见刘老师,因为去镇平有事耽误了。下午联系时,刘老师正在写南阳地名文章,没有敢讨扰,就约好下午五点多再见。象牙塔里的老师们都不容易。在这个时间空隙,联系孟军、耿会娟老师。他们的木工坊很有特色,我去年上师院双创空间时偶然发现,后来微信关注,一直牵挂。因为南阳也不多见,想一起探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的方式,洛阳笨爸爸工坊有成熟的经验,但两位老师下午满满四节课,没时间,只好再约见面。

       席晓丽我的老师,因为社会工作的热爱,我们一起在2014年筹备发起成立南阳第一家社会工作机构,探索开展承接了一系列社工项目,成效斐然。后来,又担任南阳师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事务业务家务多。多次去师院她都有事,未能谋面请教。这次她刚刚过方城去郑州开会。他对业务的孜孜以求和躬身实践令人感佩。特别是在领导管理整个学院的同时,一直把社会工作的理念介入教育扶贫和留守儿童。她一手组织的内乡赤眉邵家岭小学的大树成长计划,已在那里的孩子们心中扎根。正真让老师、学生、社会有机的容纳一起,都得到锻炼提高和成长。每次活动我都很关注,愿他们在春天收获满满。

        下午五四点半的时候,我从文化路双桥去师院。在红庙路农校对面,我去探访郭文学老师,门口种的两棵盆景分外粗壮,枝发芽萌,门口落锁,透过小院的窗户,里面也是医院春意盎然,他的封闭电动车也没在门口扎。我敲门,无人应。电话联系,在外面有事,只好再次登门。郭老师德高望重,加之师母身体不好,校注嘉靖南阳府注,还有那令他恼火和烦心的民事官司。想想人就是感情动物,你对他好,他对你好,爱屋及乌,为这位长者心忧或高兴,竟成莫逆之交。

       在师院西区教学楼七楼见到了刘老师,他正加班写书,他南阳地名研究的书,已接近收笔。办公室的同事也在加班。我们在环旅学院会议室交流。春节后,一直电话联络,没有见面。电话微信再频繁也赶不上亲自见一面交流的深刻,能够感受到真实的氛围,第六感吧。这位因为地名文化大宣讲我在网络上搜到的老师,在沟通交流探讨中变得熟悉和敬仰。聊地名文化公益创投、地名文化研究机构的筹备,聊家长里短、同学朋友,知无不言。在象牙塔里,有令人羡慕的地方,也有令人烦恼的地方,比之围城,道理一样。这位思路开阔、有胆有识的老师,真的缺乏一个连接社会舞台的窗口,让他们的光芒四射在南阳大地上,为地名鼓与呼,何乐而不为呢?商议刘老师牵头让环旅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和志愿服务上对接,在开始的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三区社旗项目、牵手计划、留守儿童关爱等项目上强化志愿服务的协调和整合,共同为助力脱贫攻坚加油。刘老师的母亲春节前后两次住院,愿老人家在新的一年健康快乐。

       和刘老师告别已是 六点半。夕阳落山,晚霞映照在湖面上,篮球场上一簇簇人,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花园里流走,花红柳绿,美好的春天像学生的脸,充满朝气。

       出校门,两边的摊位正是卖小吃的高峰期,人头攒动,车来车往。向北没多远,被一行短短续续的标语吸引————忠诚担当事上见、落实见效真本事,在中心城区已找不到原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的四句话,这里还有两句,讲的真好,能留下来不易。标语对面是一个雷锋修车点,寄卖自行车、电车,几个学生正围着修车师父。再右拐往东,武侯路菜市场对面是一面雪白的墙壁,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正在墙绘。我走过去,又拐过来。一副长城已画好,正在画一幅反腐题材的漫画。我和他攀谈起来,加了微信,他叫小于,美术专业,既教课培训,又墙绘设计。我发现他的鼻音不对,才注意到他是兔唇做了手术,有点显。但是他很自信,介绍他们的机构,很热心,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看到他给我的朋友圈点了两个赞。像这样的人值得尊敬。

       北京路武侯路口,车辆多,人流量大,自然也成为卖菜人的首选。一大把,一块,一大把苔菜市街一块,菠菜也是。趁着暮色,我看到整齐、新鲜的一捆一捆放在三轮车上。车后是一位八十多岁的长者,佝偻着背,叫卖着,一个中年妇女正在跟老人搞价,两块钱三捆,中不?

         顺着武侯路走进卧龙岗,家离小铁路不远,从木材公司院里穿过去稍近。这个木材公司倒闭后,成了废品收购站和练车的乐园,来来往往的三轮车,载着废铜烂铁、废纸废品换着票子,收到后脸上是一种满足的笑意。五六只流浪狗趴在地上,两只钻进两边的空房子里。

       快到小铁路的门口,满树桃花映入眼帘。在这地方,桃花已这么盛了?

      不由仰天长叹一声,不时掠过两只蝙蝠。

       定晴看去,晚霞已没。

       到家时,抬头看看,天上布满星。

       又是一天,一如早上的月亮和傍晚的夕阳。

        愿安康如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