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踪觅迹老南阳与生态文明一日记|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寻踪觅迹老南阳与生态文明一日记|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8年9月13日,雨,周四

秋天的早晨,似乎毫不慌张,楼下锻炼的人多起来,大多是爷子辈的人,来回散散步。一个老人说,现在的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要是一直这样多好啊。舒克和丢丢也出来悠洒的散步,橡皮树长的叶子油光发亮,东侧过道上的花盆里,三簇彼岸花开的诱人,见叶不见,见花,不见叶。

没有了蝉鸣,只有毗邻的建筑工地上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夹道里墙刷好了,两边又贴上浮雕泡沫板,看起来整齐,多是邻里互助、敬兄信友,但只在夹道口的一段做了,可能是便于检查。一个拉垃圾的车把夹道堵的严严实实,说稍等,我拍个照片,要有记录和痕迹。

天还不敞亮,有一点阴沉。昨天晚上一个朋友对董作宾邻居周文金的寻找已有多时,曾经试图,寻找无果。人就是这样奇怪,喜欢富有挑战和神秘的的东西,你去找它,藏之愈深就更好奇。

1

新华路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开出了一条路,砍了一点老南阳城。顺着新华路与人民路口往上走,天然的坡度,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让人觉得富有情感,这里曾经的耀眼夺目。

仿佛就在昨天,该沉淀的沉寂,该翻腾的翻修,人们的意志在塑造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一街一道,一河一桥,只为当时改变。后来看去的叹息,只不过是个烟云流水,一去不复返。

站在工农路口,看着工农路的T字路口,西边的明伦巷依然如故。而大仓夹道就已经被占位封锁了,通往联合街的继续往两边迁移。我是根据提示前往董作宾故居的,左邻右舍和对门商店问个遍,一无所获。

猛回头,在回去的路口东边有一个两三尺的无名小巷,循着窄窄的小巷,似乎二十多米就要拐弯。走到第二个门口的时候,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门口,寒暄之后,想问问周文金的刻字铺的事,只摇头,看来也是不清楚。

2

老年社会工作关键是信任的建立。一个陌生人,老年人是警惕的,反复说明来意,穿着益博社会工作的衣服,拿着背记本,所有的工装就是给人以确信。还好,说明来意,这个叫胡铭芳的老太太接纳,并且愿意分享她的老南阳记忆。

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故事,而重要的历史潮流和事件,应该是共同的城市记忆。譬如南阳日本两次过南阳,日本战败,三十一年年成,旧社会老南阳的样子,解放后的工作状态,或多或少,有几分真意,就实属不易了。

这个老人讲自己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嫁到一个封建的家庭,八十八岁,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让她感叹健康最重要,别生病。在简单的记录的时候,接到龙飞哥的电话,生态文明促进会的王清选会长想一起聊聊生态文明。只好匆匆结束,我看到老人一笔一划的签名,字如其人,这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老人,即使坐在一个古老的巷道里,给偶尔过往的人大一个招呼,总比一个人坐在家里豁凉。

生态文明促进会的王清选会长是我在乡镇工作时的老县委书记。我清晰的记得十五年前的这个时候,他超前意识和善抓善成的劲头,那时他四十多岁,意气风发。乡镇为发展特色产业化建立工业园区,他微服私访,正好我在现场,一起聊天,确实把这个事给推进成功,总结的镇平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生强的发展阶段论和层次论,有特色,有亮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复又过和平街,一群人在王府饭店的对面的三角地带里吃着早餐,这个曾经五六百年的唐王府邸,变成一条人来人往的美食加菜市场街道,直到看到福音堂,一直延伸的中州路,你能感到那种厚重的文化气息,因为空间和地势还在,只要你稍顿几秒,玄妙之处就会看到。

在红庙路东头这间办公室里,门口莲花池,面前居然可以俯瞰白河浩淼,卧龙桥和白象湾一直延伸到水的尽头,秋水共长天一色,看起来气韵满满。南阳市委党校的杨学富老师也在,这个倾心于南阳盆地文化研究的老师,理论丰厚,实践思考多。

围绕一个主题,聚焦一个点,往往靶向精准,可以有所突破。王会长的思路和眼界宽广深邃,开篇谋局不落俗套,把南阳的生态觉醒作为一种责任感,那些六合图,那个南阳盆地的生态觉醒的调研报告,让人为之一振。这位曾经主政一方的领导,占位和分析,既有古韵雅意,又有现代观点,还有古今纵横交错的比较借鉴。

立即想念,这是一个有着乡土情怀,网名为敬自然老领导,在伏牛山休假之后的想法。那种自然生态宜居的山涧农居,见山水,见风雨,见云雾,见清凉,见自在,一切就会放下,这必然是一个发展的重要契机。从生态理念谋划、文创设计创新、接地落实项目、实践论坛激励,层次分明的勾画出美丽南阳与众不同的新气象。他在自然间透露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北京来的教授,在卧龙区谢庄镇一个小学里和小学生对话,在起伏的田野之间,丰收在望,一群成百上千的麻雀在会场周围盘旋飞舞,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温情莫若如此。

4

杨学富老师,学富五车,实至名归。谈天论地,谈古论今,谈中论外,从不同的视角和占位,条分理析,把南阳盆地的天地人,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互照应,豁然开朗,不管是人类适应的经纬度,还是动植物的丰富度,给人一种立意高远,阔达宏远的感觉。

创新的实质就是融合杂交,把各种要素催生出一种新的业态,或者是表现形式。生态文明促进会的实质是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的一种社会力量。如何更大程度的撬动更多的人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事业,对南阳来说正当其时,适得其势。

公益的立足点在于公共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一个是要有一个崭新的项目样式,或者说有一个响亮甚至能够打动你我的具体项目。生态文明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一个既有组织协调力,又有落实落小力,既能倡导,又能示范的社会组织。

文化和文明一脉相承。老南阳城作为府治之所,最典型的体现了古今南阳生态文明的现状,也蕴涵了南阳历来的人文景观。譬如召父杜母,其都与水有关,兴修水利以养一方,重德兴善以聚民心,形成了风调雨顺,天人合一的样子。更多的南阳古城的城池、街巷、官暑、道观、文化、教育等,无不浸润着生态文明的基因。而所有这些只有文化是深植于社会心理和人们内心的根和魂。

两个方面,一是古为今用,把南阳古宛城建设的梅花城的萃取出生态文明经验和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二是自然教育。敬自然是敬畏之心和孝敬之道,视自然为父母,天地悉皆归。座谈是聚集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方法,青少年是生态文明最基础的对象。相约一起召开社会组织参与古宛城生态文明座谈会,并对青少年自然生态体验进一步沟通。

5

天色渐暗,似有雨来。跟姚建军老师联络,下午两点半一起到孙家楼二号院落实这两项的具体措施。不到两点的时候接到电话,说孙家楼的正房的瓦不知谁揭开一大片,风驰电掣的往那里赶。

打开院落,除了柿子,石榴已全部被摘。正屋上方散落着一二十个瓦片,向曹玉华的沟通情况,后来打110报警。新华派出所来了两名警察,看看说不能立案,就不了了之。又与房管处惠科长联络,来看看,说让房管员上报维修。

姚建军秘书长在相互交流了机构各自的业务开展、三亲教育课题的实践探索、公益服务的设想和困境,畅所欲言,明确了座谈会下一步具体的内容、时间和参加人员。

送走姚建军秘书长一行,看到惠大才。这两天,给我打了四五个电话,反映他的家务事,想从中协调说和。我也想抽时间把这事理一理,但亲官难断家务事,结果反复的说,事情初步解决。

6

走在孙家楼夹道,一个上次参加微电影的老人,微醺,大声的说着话。想了解一下周文金,他也不知道,但给我讲了他眼中的老南阳,夫妻两个七八十岁一说一和,还算热闹。坐在一个靠墙的石条边,讲家族出身,说抗日解放。不到十分钟就下起了蒙蒙细雨,只好告辞,走到民主街雨又小了。

想想,恩,还是要找找周文金,这会是件有趣的事。拐回去往北走,快到文正街口,几个老南阳在门口闲聊,一问周文金,直摇头,说从马坊坑那边走到底右拐有一家姓周的。依着指示,又问了五六个人,又指向东马道南,边走边问,觉得这是社会调查最有意思的探访,怎么介绍自己,怎么说出问题。虽没有找到,但混个脸熟,下一次再探访社区居民就有了依靠。

一家姓周的阿姨说他当家里知道清楚,但拐几道弯,见面也说不认识。在南门东马道,拐角处的两家门关着,叫几声无人应答。往西走,遇到一家给了电话,联系后才知也不是周文金的后代。几乎丧失信心的沿着西河坡走到和平街顶头,但见两个喝茶的老人,说刻字的周文金。一个老人说知道,他的儿子叫周永乐,和农机公司家属院的老张是战友,你可以找到他或者解放路那个买咸水鸭的。老张上闺女家住去了。咸水鸭的老板不在,店员不说联系方式,只好留下名片。

7

一盘算,为找到这个线索,见了35个人,就是这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这个秋风秋雨的解放路,为找周文金,也为找到董作宾那一个历史片段,更是发掘南阳文化中最独特魅力的地方,那些在深层掩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期待。

和在苏州的浮光跃金聊,这个小我十岁的小伙伴,让我感到高兴,一群南阳年轻人,是发掘整理老南阳的新生力量。古建筑专业出身,对古文化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觉得雕版印刷,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去做一个探究,那是一个独到之处,南阳可以有。

把苏豫皖牵手计划简报整理一个框架,雨在梅溪河畔沙沙的下起来了。夜色苍茫,拥挤的街头,你就看到南阳的人,南阳的城,南阳的事。急匆匆的回家给小孩送雨衣,满是期待的家长,车铃、雨伞、雨衣、汽车,红庙路上,慢慢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