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曹万成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曹万成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9年3月1日,雨,周五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跨越一年的讲述,零零碎碎就像前几天的雨和这两天的雨。因为力民哥的朋友圈,结识了大梁,又认识了曹万成老师,曹老师又和力民哥的父亲是同学好友,转一圈之后才发现大家都认识。只是那些带着个人感受和根脉记忆的东西,越放越醇香,就像我屋里那坛山楂酒,我来不及下笔,也舍不得下笔。因为站在曹老师面前我们听到的只是一点点,就像白河里的一碗水,那里面有树对根的情谊。一处曹家老院,折射着南阳应有的乡村文化气质,一个人,一座老院,一个乡村,扑面而来的是沉淀着家族气质和南阳精神的东西。

去也匆匆,走也匆匆。第一次遇见曹老师,就感到,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在这个老院里找到位置,总有一件让你倾心的存在,不管是老物件,还是新设想,遵循古制,又去别出心裁。让方寸之间,规矩自来,文化自在。这是曹老师这个退休老人情怀的实现,也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倾听,会让我们在踏着春天的脚步在田野里拾趣,在这里找到魂牵梦绕的心灵家园。一回生二回熟,断断续续的联系,反而成为谈得很开的老师了,他和李少平老师一样毕业于新乡师院化学系,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见证了南阳的嬗变。

家是港湾。上次去曹家老院母亲病重,未能有全面了解,算是破题,前十来天开展益博社会工作梅溪沙论坛又邀请曹老师参加,从新咀嚼品尝讲述过人和事,觉得这是一个有着质朴家国情怀的老人。再次联络去曹家老院,又因三大突然去世而嘎然而止。这次又重新邀请,去看看曹家老院,也想听听曹万成老师的南阳记忆,我甚至以忆南阳来表达一个老人的老南阳情怀,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里都饱含深情。

今天,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曹万成:

1

我叫曹万成,1943年人,七里园大刘庄许庄人。我说喜欢写对联,门口的春联是原来的,曹氏祖宗发祥地,许庄寻常百姓家。这是一个简单的定位,现在人们的日子都好过了。我初中在槐树湾八中上,那里只办过两届,我毕业以后就停办了,与现在的八中不是一回事。我跟李少平老师是同学,也是新乡师院化学系毕业的,后来分到赊店酒厂,又到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退休,一辈子都是在搞技术。

曹家老院是清咸丰年间由许庄曹氏一代祖宗曹大卫所建,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到八十年代,老院已经基本坍塌,当时,看着那满目苍夷的曹家老院,做为曹家长门后代,我就暗暗许下了一个心愿,不过这个想法压在心底几十年,直到2008年退休,才终于得以实施他的宏伟计划了。

我从小穷, 住的都是烂草房 刮风下雨它都漏 。上一辈人也想盖瓦房,只是建了一个里子,外面还是草,看起来草房。也会想起杜甫的茅房为秋风所破歌,也议论起杜甫与李白的境界来。但那时的梦想就在心底扎根。总想要住瓦房 ,后来工作了 ,在外地一二十年了。也没有顾忌到家 ,老了退休了 没有事了 ,现在不是说叫不忘初心,乡愁乡情。追梦新征程,这也是我说那童心、初心、老人心,三心合到一块 。我下决心把我这老院恢复起来,人老了也固执 就是要实现原来的愿望。用现在流行的话叫不忘初心,老来年少爱追梦。但当真的把梦想画成一张张可以实施的图纸,那又谈何容易。乡愁自带的光,可以把每个人心底照亮。好多词汇都是相通,好多事都是粘在一起的,万事万物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曹家老院, 前后分了三期 。盖的时候,外结构都是我搞的。也是找的本村的木匠。除了砖沙石是汽车拉的。那好多都是的三轮车驮回来的, 可以我的这个房子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我的这个三轮车拉出来的 。为了这个夙愿,从设计图纸到一梁一木、一砖一瓦的建造,我亲力亲为,像个小学徒工一样多方请教,学习造房子。那时候我已经65岁,似乎一个铁人,干得再多也不知道累。

2

屋里的四梁八柱,都是我一根一根挑的。主房的两根大梁 ,我是骑个单车,拿个钓鱼,拿个皮尺 跑了二十个庄。选这个榆树 ,这个榆树必须得50厘米直径 ,5米高, 还得直。 我跑了二三十个庄才放出来了这两盘梁 过去都说榆木疙瘩难破 它承载力大。 再一个就取这个 榆梁,余粮, 家有余粮。有东西吃, 那农村经常说, 榆木梁 ,椿木床,桑木扁担,樟木箱, 这也是一套套的,各有特点。

在硬件设施到位后,内饰摆设方面也绝不含糊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奶奶的陪嫁品,花雕床,装饰台可以说是镇宅之宝了,历经百年,这些家具依然结实耐用。他我还四处搜罗来各类字画、古玩、挂饰做点缀。你看大门的门楣上可以看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图案设计。你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个图案可是整个庭院里最得意的一笔设计了。

这个图案,我现在称它为院徽 。当时这个房子盖好之后, 我想着写个出入平安 。但是我嫌它太俗了, 然后我就画了个这个图。这个图外面方,里面圆, 再往里面是个圆规和三角板。这有四层意思,方圆代表天地,我们要尊敬天地。 圆规和三角板, 辞海上解释,圆之器曰规,方之器曰矩。孔子又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里面有规矩,外面有方圆。过去的君子都是智圆行方。后来我给这个图总结四句话,尊敬天地,各守规矩, 智圆行方, 自强不息。

3

这个房子耗时近十年,耗资十五万,曹家老院终于修建完工,如今,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老人在院里聊天、唱戏,自娱自乐。逢年过节也有老者到曹氏宗族牌位前祭拜,带着后代尊宗认谱。这是一种教育和弘扬,是一种很重要的乡土教育主题。

我的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经常的汇聚,联系感情, 锻炼身体, 大家都非常高兴。这个老院对我们这一个庄来说 有点家族的凝聚力。 一个庄现在一二百口人,都是从这个院出去的。 所以说 这个院谁回来这 都是说回老家了 有这个感觉 。

乡愁小滋味,回味忆无穷。曹家老院对于我来说是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庭院了,这里是我们曹家世世代代生活的根,有无法磨灭的乡情乡愁。也能让子孙后代通过这凝固的老宅旧屋了解生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这也是耗费巨大心血和财力建造曹家老院的初衷吧。现在时尚说叫追梦新征程,把中国好的传统东西,再吸收过来,使下一代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我有四句话,就是实实在在为人 规规矩矩办事 ,踏踏实实工作 平平安安一生,希望下一代人能这样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把根留住。

后记:

乡村都市化,都市乡村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是八十年前南阳瓦店人冯紫岗的南阳县社会调查的论断,现在看来熠熠生辉,极具远见卓识。碧瓦青墙依旧,雕饰门窗明堂。走进这古香古色的庭院,看着这古雅古风的家居摆设,有种穿越的感觉,也许我们只是看一座新修的老房子,但是老房子也会自己说话,透过这座房子,我们看到了南阳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美丽的曹家老院会唱歌。一个建筑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灵动活波的存在,建筑是思想的山水,山水是思想的建筑,和而不同,充满无穷创意,展现美美与共的境界。所谓传统建筑,就是可以让你直观看见,哪是堂屋,哪是厢房廊房,哪是柱子,哪是梁,哪是檩条,哪是椽子,哪是五脊六兽,哪是房檐滴水。能看到这里的岗坡里的春天的密码,也能嗅到一股清香怡人的气息。或许我们都在忧虑一些东西的逝去,逝去的终究新生,在每一个展现老南阳的人、物、事上都是讲述人。有的人讲的好,有的建筑也是也可以交流,甚至故事都可以使人得到启发。

呼唤乡村的春天,就会看到城市的明天。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时间面前,人们都是时间的朋友。在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中。每一个有想法的老南阳,每一个展示老南阳的老房子,每一个启迪老南阳的好故事,都是南阳城市记忆的真实讲述者、传承者。曹家老院,万和堂,和为贵,雅俗古。这个十年之前曹万成老师乡愁的落脚点,越发变得屋如期人,执念初心,追梦勤勉,让我们看到老年人更多社会参与的可能与特别。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为2018年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老年人社会参与示范项目,蕴涵了社区漫步、长者陪伴、地名文化、活态传承介入方式,老南阳讲述一些历史,当然红色文化也是一个考虑对象。通过探访、沙龙等一系列方式,鼓励老人形成自助收集、记录老南阳的热情。让老南阳人眼里的老南阳故事,通过媒体平台或者网络渠道,感受老南阳有血有肉的风情故事,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发生在老南阳优质精神,链接历史与现实未来的时空通道,形成强大的气场,凝聚南阳的精气神。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通过社工引导老南阳讲老南阳,可以提升老人们的人生满意度和自我幸福感,一个人的城市记忆,汇聚成点线面结合的丰沛的而不是单薄的历史画面和现实碰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