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道塾·龙珠拾遗 | 李小龙:未经过实战检验的功夫不是真功夫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9-15

1970年,洛杉矶郊外,李小龙演示全接触对抗训练技巧

为道塾·编者按

李小龙 ,一代截拳道宗师,本是一位视武术为其生命的专业武术家。

他的个人成长、现实经历,乃至于所从事的所有职业、事业,无不是从武术出发,为发展武术而去。就像他投身电影行业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充分运用影视媒介的无以伦比的公众传播力量,面向世界展示肢体表达的艺术,传播武术的文化,拓展武术的普及化影响,实现他个人的武学和哲学的大众教育。

但是,李小龙成功的通过电影实现了他世界弘武的理想,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现象级公众人物,半个世纪以来,武术家李小龙又被电影明星的光环效应,各种折射而严重扭曲了。

1964年,美国长堤,首届国际空手道锦标赛,李小龙在国际武术舞台首次公开批判传武

半个多世纪前,作为在美国武坛全力推动全接触 踢拳 对抗的第一人;作为美式踢拳之父的教父,以及现代搏击最先进综合格斗武学理念和实践模式的教父——MMA之父;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一己之力颠覆性改变了全球武术现代发展生态,促进了现代道馆普及和现代擂台搏击市场大繁荣的国际武术传播大师;作为世界上第一位站在国际赛场上,面对全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武人,自信而严厉地抨击传武不切实际,固步自封,毫无实战性,必须改革的传武打假第一人——李小龙,在半个多世纪以后,却被互联网上一些武术网红和以讹传讹的乌合之众,当做不能实战的传武表演式代表人物而“打假”——“李小龙只是一个演员,和马保国一样没有任何实战能力。”

这真是莫大的现实反讽。

还是以历史事实来见证李小龙当年的武术历史真相吧。

当年李小龙在美国、在香港,出入于武术界,出入于媒体界,交游甚广,其思其想,其言其行,其技其能,权威专业的历史见证人不少,几十年来,亦先后留下大量口述历史(视频或文字形式),以及媒体记者的文字、图片记录,这些来自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足堪互证,并帮助读者们不断接近历史真相,还原李小龙武术家的本来面貌。

对于这些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几十年来,国内外李小龙研究者多有收集整理,但仍有不少龙珠遗珍,散落故纸堆中。

以下内容来自原载于香港早期功夫杂志记者采访文章(原文最初出处不详,作者不详,欢迎有了解的读者留言提供准确信息),无心偶见,故此龙珠拾遗,整理编辑,以飨读者。

1965年,李小龙回香港的时候,我有幸拜会了他。

那时,香港人对李小龙的功夫还不怎么了解。尽管,当时他的电影已数次打破票房纪录,但由于他很少当众表演功夫,因此,他的影迷们经常怀疑:李小龙的功夫是真的吗?

见到李小龙的时候,他大概28岁(为道塾注:数据有误,其时李小龙24岁)。当时,他身穿着淡蓝色衬衫,牛仔裤和一双黑布鞋。没有想到,李小龙并没有修剪指甲,这多少有点奇怪,不过,我没有打听其中缘由。

但是,另外一件事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握手时,我发现他的手掌很柔,没有一点粗糙的迹象。我认识很多习武之人,他们大多数手掌又大又粗,和他们握手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力量,由此你可以知道他们练就的是一种“硬”功夫。

有些人的手掌就更可怕了。知名的功夫巨星陈青,他的手就特别粗糙,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他是个功夫专家,但李小龙的手却不一样。显而易见, 李小龙并不十分强调“硬”功夫 。虽然他的关节处也有骨痂,但并没有像其他习武之人一样变形。

向李小龙致意后,我询问起对于 中国功夫 的未来走向,他持什么样的观点。我已经了解到,在西雅图读大学的时候,李小龙就曾经击败过一名日本空手道专家,使人大开眼界,并在美国使得许多人改变了对中国功夫的看法。

李小龙1960年私密比武日记曝光!11秒KO日本空手道黑带挑战者

李小龙承认他不喜欢绣花拳脚,他认为功夫应该与实战相连。

如果一种功夫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就不能算作真正的功夫。

“你是否研习过外国武术?”我发问。

在比较中求进步。我个人认为,中国武术过于保守,过于迷信。如果想发展它,就要摒弃那些没用的东西 。”李小龙回答说。

“我们怎么才能够摒弃无用的部分呢?”我进一步发问。

李小龙回答道:“我觉得,既然实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 许多传统,但并不怎么实用的形式,就不要了 ,我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去练习这些不重要的形式呢?

“你的意思是要去除所有的不实用的花架子吗?”我追问道。

“是的,“李小龙说,“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不同的人,情况应有所区分。”

李小龙认为,现在的情况和过去不同。以前,生活相对轻松闲散,你可以花费十年,八年练功也没有关系,但如今节奏那么紧张,谁又有这样的耐心呢?如果我们不能从过去脱离出来,将会一味地沉湎于过去,这对于弘扬中国功夫是毫无益处的。

“尤其是美国人和其他西方人,他们崇尚的是科学和效率。

他们不相信任何不科学的东西。”

“可以举个例子吗?”我问道。

李小龙听后微微一笑,说:“ 比方说,中国的功夫小说中描述的内功或轻功,其实都是些神话,但现实中却有许多人相信或迷信他们,这些东西是不应该大肆鼓吹的 。”

他的拳速度力量兼备

我问他,是否学习过当时在美国十分流行的空手道?

李小龙回答说:“我确实收集了一些有关卡拉迪(空手道英文名karate )的书刊和资料带。”

“空手道和中国功夫有什么区别呢?”我问道。

“技巧上有所不同,比方说,空手道中,出拳经常是这种方式。李小龙起身演示了一招卡拉迪出拳。他的身体仅仅轻轻移动一点,但是他的出拳却是特别有力。当他出拳时,可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发力。

然后他又解释说,在中国功夫中,弓步冲拳运用最为普遍。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出拳如此之快又如此有力。李小龙继续谈到,在空手道中,要先将拳头放在腰部,然后随着全身的动作和力量出拳。

“你怎么看这种拳呢?“我问道。

李小龙又微微一笑,说:“嗯,有点过于自大了。在实战中,拳头藏在身后太被动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个人认为,

我们应该训练我们的拳头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能有力出击。

我们练习的功夫套路和实战区别很大,因此我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

武术就要在实战中奏效

李小龙讲到,武术应跟上时代的脚步。他本人尤其强烈反对那些不科学的东西。

他之所以提倡这一点,是因为, 作为武术,就要在实战中奏效。

“那么,是不是有某种武术在打斗中不怎么实用呢?”

李小龙回答说,“我的意思是,

武术训练和实战区别很大。武术必须实用

武术不用于实战,我们为什么要练习它呢? 那还能称作武术吗?如果练习武术并不能使你自卫,那为什么学习它呢?

你强调武术是为了健身和娱乐,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如果它不能用来实战,那就不能算作武术。

李小龙对于“快速、准确、力量”的要求,是用 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 来达到这种境界,李小龙认为,现代的武术只需实用,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功夫也不例外。

“你能再举些例子吗?”我要求道。

“我觉得简单地练习武术的套路,不是什么好办法,“李小龙说,“进一步讲,这 些套路既浪费时间,又和实战没有什么联系 。“

'那么怎么才算作实战呢?” “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各种各样的人,对吗? 如果他们练习同一种武术套路,那么这一固定不变的套路又适合哪一个呢?”李小龙说。

的确,李小龙所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在过去,甚至现在,确实有少数师傅根据徒弟的特点来传授武艺,但这并不普遍。也许,李小龙是出于对武术是否能得以流传的深切关注,才说出这些话的。

李小龙说,从自卫的角度讲,他不喜欢某些类似舞蹈的动作。

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些动作和姿势上,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而且不符合现代精神的要求。

“不论是出拳还是用脚踢,都离不开腰和腿。 如果我们要增加腰腿的力量,仅仅练习拳脚,是远远不够的。

进一步讲,如果你进行了额外的腰腿训练,但不进行拳脚的练习,那么拳脚进攻的力量也会变小。”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形

“那么,李小龙,根据你的观点,哪种武术可以算作好的武术呢?”

李小龙回答道:“我觉得, 拳击在运用中的最佳状态,应是没有绝对的形式 。用模式A对付模式B,也许并不绝对正确。

我感觉,武术不应该局限在某种范围之内,那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想法——那就是某种特定方式,在实战中会像在练习时一样有效。”

“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限到无限是什么意思?”

李小龙回答说, 当你学习实战时,会学习怎样出拳,怎样运用腰腿的力量配合。但在争斗当中,就需要根据对手来调适你的动作,这样就做到了无限。

我欣赏他的理论,因为他的理论和“人剑合一”这一古老的故事相似,那就是进入了技艺的超凡境界。

他的踢腿和出拳极富力度

李小龙强调, 在武术的实践中,应找到发挥身体全部潜力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身的能量,就能够完成我们的目标。

“能举个例子吗?”我这么一问,李小龙又站了起来,给我们演示了几种出拳的技术,其中之一就是普通的前手拳。

他说,这种拳没有正确地运用我们所有的力量。然后,他又演示了一种和前一种完全不同的前手拳。 这种拳腰腿一致,力量很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力的出拳,如此迅速 。于是我想,功夫小说中的某些描述也许是真的。

接着,李小龙又做了一个倒踢腿,迅如飓风,让我大开眼界。

李小龙解释道, 腰腿合一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并与出拳或踢腿达到完美配合,在这一刻,我们必须在一秒之内通过一个击点,释放出身体全部的力量。

在我亲眼看李小龙表演几年之后,曾在《 黑带 》杂志上读到一个关于李小龙的特辑。文章说,通过一些科学仪器, 我们可以发现 截拳道 出拳,比空手道的出拳力量大很多。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武术理论是有实践基础的

龙史传真 | 西岗:科学证明李小龙截拳道的出拳力度优于空手道

他能用拳头穿透一叠报纸

在那次关于武术的探讨过程中, 李小龙谈到了出拳的方式,并分析了腰腿合一,聚集全部力量的重要性。

然后,他挑选两个年轻人拿住一叠报纸(大概两三英寸厚),就像空手道大师准备踢腿时让助手拿住一块木板的样子。

李小龙摆了一个很随意的姿势,伸出右臂,直到他的手距离报纸只有几英寸远。每个人都摒住呼吸,静静地观察。突然,李小龙猛摆腰身,拳头像一道闪电直劈那叠报纸。当李小龙的手穿透报纸时,那两个手持报纸的年轻人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李小龙进一步解释道, 当我们出拳时,我们必须做到无论在任何时间,从任何方位,都能够发挥全部力量。 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并不需要像空手道那样,在出拳之前先把拳头藏在腰部,那样未免过于僵化,而且不能集中全部力量。中国功夫给这种拳起名叫做“寸拳”,又叫“寸功”,或者“'短拳”。李小龙是真正掌握了其中的技艺。这件事给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从不传授形式化的功夫

几年后,李小龙飞回香港,他被邀请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来介绍他的技艺。其中之一,是在一英寸的距离内劈开一块木板,和我以前见识过的完全相似。尽管只是一种演示,但仍然体现了李小龙出拳的力量。这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水平超过了那些常见的武术表演。

在那些普通的表演当中,表演者大都是将拳头放在腰部,然后出拳劈开木板。他们的拳头要经过一段更长的距离来完成。李小龙的寸拳具有同等效力。哪一种更好呢?您可以自己来回答。

李小龙演示完他的功夫之后,又和我们谈起了他在美国传授功夫时的情况。

他说, 他从不教授那些形式化的东西 ,因为这些东西不适合美国。

大部分美国人生活节奏很快,花费许多时间去学习那些不重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讲很不实际。

因此,他在美国教授武艺是按时收费。

李小龙也谈到他在美国的徒弟,他们大多都想学会师傅的功夫。因此,你的功夫中如果没有什么真东西的话,就很难站稳脚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