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 少罕见的钱币,在收藏市场上广受欢迎,从而,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一些商贩看到了商机,为了牟利制造一些赝品。在古钱币中,大清银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藏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大清银币是清朝末年宣统年间的一种机制币,由于是机器制作,所以鉴定难度更大。那么,如何鉴定大清银币的真假呢? ![]() 大清银币兑换采用十进位制,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一分为十文。通用大清银币的重量约26.7克,图案以龙和人物头像为主。龙洋多数是清朝所铸,如大清光绪元宝等。大清银币中常见的人物像,有民国时期的袁世凯、孙中山等。 长须龙,采用七钱二分为单位。背刻铸蟠龙纹图案。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6%--97%。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清宣统三年(1911)天津造币总厂铸,新币刚试铸成功,正逢武昌起义,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样币。长须龙因背面龙首之须特长而得名,属于试样性质,因图案精致、存世稀 少而受人重视。 ![]() 假大清银币人工造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大清银币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辨认大清银币的要害。 由于“大清大清银币”逐渐得到收藏商 场的认可,因而不乏很多造假者为追逐利益伪造或仿制“大清银币”。 大清银币曲须龙是大清银币中的一种。大清银币铸于宣统三年,户部造币总厂制造。该厂设于天津,生产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多种式样,其中进入流通领域的大清银币只有大清银币曲须龙一种。壹圆正面中文“大清银币”,外圈围上4个同义满文,下有“宣统三年”,左右分列长枝大花饰。背面“壹圆”,外围龙纹,下有英文“ONE DOLLAR”。大清银币曲须龙背面英文后有一点的,俗称“有点宣三”。 ![]() 清末龙洋和民国流通银圆,主币重量绝大多数为旧制七钱二分,每钱约合3.7克。“库平”系清政 府征税所用量衡标准,1908年清政 府规定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足纹”乃清政 府法定标准成色,其含银量为93.5%;“关平”为近代中国海关收税量衡标准,关平一两约合37.799克;“漕平”为清政 府光绪二十六年以后采用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65克;“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厂平”是清代吉林省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5.86克;1933年民国政 府公布《银本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26.697克。真银圆每枚重量在26.5克~26.7克之间都为正常。假 币的重量非重即轻,很难与真币重量一致。 自然流通的大清银币的磨损是全方位的,但局部磨损(穿口、边道、面背)程度又是不一致的。现在一些高仿钱币,用3000目甚至5000目砂子细细研磨,打磨细腻度光滑度很到位,但毕竟是机械打磨,外郭还是少不了“圈”型的磨损痕迹,仔细辨别还是会露出马脚。 |
|
来自: 新用户3670525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