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好文收藏)

 名师说 2020-09-15

近年来,几乎每一年的全国“两会”上,都会有恢复使用繁体字或者部分繁体字进课堂的建议。比如去年“两会”上,冯小刚等全国政协委员就建议学校教育重拾一些繁体字。但对于这些建议,也有网友不屑一顾,还有网友调侃:应该引入茴的四种写法!

虽争议不休,一些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者已经在行动。已从教40年的李银军校长,当过多年语文教师,前后在盐田区海涛小学、田东小学、田心小学等校担任副校长、校长。尤其是在田心小学,李校长大力推进的字理识字教学、经典诵读、书法教育等,已成为该校特色。李校长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深圳市优秀校长。

刚刚从校长任上退休的李银军,将继续致力于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师说”获得授权,发表其《汉字简化与文化传承》一文,以飨读者。

《汉字简化与文化传承》    文/李银军

汉字,有繁体字和简化字一说,什么是繁体字?什么是简化字?

繁体字,就是在大陆地区没实行简化汉字之前的文字,我们又叫它未经简化的标准楷体汉字。

为什么会有简化字?解放后,为了尽快地消灭文盲,普及文化,提高书写效率,1964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有2234个简化汉字在中国大陆通用,而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仍使用未经简化的楷体汉字。过去,我们相对封闭,与港澳台联系较少,在文字使用上,没感到有什么问题,现在,我们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交往非常频密,就搞到有些尴尬,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进行字理教学中,我们如果不懂得繁体字是怎样演变成简化字的一些科学道理,我们就会在一些问题上束手无策。深圳是与港澳台交流的前沿,往来频繁,做好与港澳台教育的对接,也是我们肩负的重任之一。打通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命脉,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过去,我们不重视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某些断层,真的,一旦逐步断层,我们就没有了文化的根,没有根的民族,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难说民族的伟大复兴。

下面,请大家看一则微信:

“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翼,有雲无雨,開関无门,鄉里无郎。

可巧的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贼仍是贼!"


谁写的,有才不?你有什么看法?

那么,汉字简化,是对还是错?现在,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对于教育工作者,我们没必要在这些问题纠缠,但我们应该直面现实,去解决这一问题。怎么解决?就是从弄清楚汉字简化的方式,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去践行。

汉字简化主要有10种方式:草书楷化、古字回改、取局部特征、新造简体、偏旁类推、归并简化、新造符号、音近合并,同音假借、合并并另造新字。其中,草书楷化、古字回收、取局部特征、新造简体、偏旁类推、归并简化、新造符号属于汉字形体的简化;音近合并,同音假借、合并并另造新字属于汉字字数的减少。近年来,有些学者,根据字体演变历史来考察汉字简化方式,得出了简繁对照的基本规律,极大地促进了简繁字体的认读转换,为纠正现阶段简繁字体使用混乱的情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汉字形体的简化

汉字形体的改变,自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就是简化。新中国成了以后文字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汉字形体做出一些简化。汉字形体的简化要尊重历史、尊重习惯等原则,但在我们的简化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实用性、临时性过度等思想,没能充分考虑汉字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历史发展和长期使用等问题。

(一)     草书楷化

草书楷化是汉字形体简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历史的原则。草书楷化就是取草书写法,只要其形,舍去不必要的笔划,并用楷体规范。归类于草体楷化的简化字大部分是独体字,多取自在民间流传已久的草书,往往笔划简单,易于书写,因此,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如“车”,甲骨文是由两个车轮的象形、车轴的象形和两个车轮、车轴相交的“十”字构成,是一个象形字,突出了车的特征。在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简化成“車”,文字改革中又根据草书的形体进一步楷化为“车”,彻底失去了象形的意味,变成了单纯的记号字。

報——报  貝——贝   長——长   總——总   黨——党

斷——断  發——发   關——关   過——过   壺——壶

舊——旧  劉——刘   樂——乐   農——农   傷——伤

壽——寿  圖——图   齋——斋   妝——妆   書——书

像这样草书楷化的总共有88个字。


(二)     古字回改

汉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同一个音义的汉字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有笔划的增减,一个汉字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字形,这就为我们选择某一个字作为简化字提供了依据。这类字,因为有历史上的字形,并且保存了造字理据,所以这类字很受欢迎。

如:网——網   “网”字甲骨文、金文是渔网的象形。籀文和篆文“网”字由网的象形或其省写和声符“亡”构成,罔。汉字隶化时又再加意符“糸”,表示网的材质是丝织类。汉字简化时采用了象形的古字,简单明了。

从——從   尔——爾   丰——豐   凭——慿   杂——雑

像这样古字回改的总共有26个字。


(三)     取局部特征

汉字的形体复杂,简化时将原本笔画繁多、重复的部件加以省减,或者仅取某部件,使得文字易于书写。

如:“兒”由“臼”和“人”两个部件构成。“臼”是幼儿大头并且头盖骨封闭不完全的形象,“人”是婴儿侧面的象形,整个字形象地再现了婴儿最主要的生理特征。汉字简化时省减了部件“臼”,“人”字则变成了“儿”,从而失去了象形的特征,变成了单纯的记号字。

如:“離”字甲骨文由鸟的形象和捕鸟网的象形构成。

愛——爱   産——产   厰——厂   處——处   飛——飞

奪——夺   奮——奋   鞏——巩   滬——沪   醫——医

像这样取局部特征的共有90多个字。


(四)     新造简体

一些经过简化的汉字,并没有丧失其表音或表意功能,是因为彻底改变了构字部件,形成了新的表音表意字。如:“袜”,(韤、襪),由“韋(韦)”和“蔑”构成。“韦”有熟皮子的意思,“蔑”有轻视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用柔软的皮子制成的不重要的东西,指袜子。三种字形虽然不同,但意思都没变,而且都是会意字。还有字,由于笔画太多,也只好新造简体。

護——护   響——响   憂——忧   畫(畵)——画

蠺——蚕   義——义   撃——击   陸——陆

盧——卢   廰——厅   嵗——岁   衞——卫  


(五)    偏旁类推

汉字简化方案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偏旁类推。如:“門”,是双扇门象形,汉字简化时按照草书楷化形式简化成“门”,形成记号字,“門”是部首,简化成“门”部后,共有56个有“門”的字,都写成“门”了。

还如:“喬”简化为“乔”,与此相关的字,“桥、侨、娇、骄、轿”都简化了。

言——讠  食——饣糸——纟   金——钅  巠——

像这样的简化偏旁有14个。

(六)     归并简化

借用一个笔画少的字代替一个笔画多的字,是汉字简化的又一方法。实际上就是把笔画的多的字并入笔画少的字,简化后就成了归并字,这个字兼有原来两个字的字义。被归并的字,多数是同音的,少数是音近的,只有个别字读音是不同的。

闆——板   纔——才   醜——丑   發——发   乾——干

個——个   鬍——胡   驚——惊   靈——灵   蠟——蜡

麺——面   麯——曲   藥——药   葉——叶   鬱——郁

像这样归并简化的字有102个。


(七)     新造符号

汉字简化中省减了部分表音表意的部件,这些部件经过讹变或添加,形成了新的符号。这些符号既不表音,也不表意,只是单纯的记号。

如:侖——仑,它的意思是把简册集中在一起。简册集中在一起,要分门别类地放,由此产生出“条理”的意思。简化后,“人一”省减为“人”,“册”字草书楷化成“匕”,构成记号字“仑”。

汉字在简化过程中,将一些汉字表音表意的部件省减,讹变或添加又造成了简化字中的一个新部件,去对应繁体字中的不同部件,虽然达到了简化的目的,但不符合造字原理,应该说,这些字,是简化失败的字。

以“又”字为例,如:

鸡——鷄   难——難   观——觀   凤——鳯   对——對

戏——戯   邓——鄧   圣——聖   汉——漢


二、汉字字数的减少

汉字简化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字数的减少,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     音近合并

音近合并就是将不同字形但其音近或音同的两个字合并,选取笔划较简易的字取代笔划较复杂的字。

如:后——後。“后”字甲骨文由倒写的“人”和“口”构成。意思是口中可以发出使人头朝下受刑命令的人,由此产生君主的含义,引申为君主的妻子。“後”字甲骨文由“彳”、“幺”、的变体和手形构成。“彳”字是道路的象形,整个字的意思是手领着孩子在路上走。带孩子的人走得慢,会落在别人的后面,由此产生于“前”相反的含义。两个字合并后,“後”的字理就在我们的脑子里消失了。


(二)     同音假借

假借是汉字的用字方法。早期的汉字数量有限,新的音义产生后,没来得及另造新字,往往就用已有的同音或音近字的来代替。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被借字的音义往往被后借义所覆盖,以致于一般的使用者很难知道它们的本来意义了。同音假借使得汉字总体的数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假借是汉字发展史上常见的用字方法,常常是将原本各自具备字音、字义的两种字形的字,以生僻但简单的字形替代笔画繁多却常使用的字形。

如:坏——壊。“坏”是“坯”(pi)的本字,本义是土丘;简化字以“坏”替代“壊”的本义衰亡、崩溃、倒塌,并取代“壊”的读音。而“坏”(pi)却失去了其本音本义了。

同音假借,让很少使用的生僻字得以重新使用,无需再造新字,减少了汉字的总数;以替代方式让生僻字直接取代常用字的音义,也减少了汉字的一音多义现象。

(三)     合并并另造新字

两个音近的汉字合并后,另造一个简单的字形来身兼这两个字的音义。

如:歷——曆——历。“歷”,甲骨文是由“禾”和脚形的“止”构成。“止”表示行动,整个字的意思是种庄稼的全过程,由此产生经历、经过、完全等含义。后来字形加上了“厂”,是山崖、房子的象形,整个字的意思是把庄稼收回家的全过程。“曆”,改里面的“止”为“日”,“厤”上面部分是表示把粮食收回家,加“日”后,整个字的意思是农事活动与太阳变化之间关系,由此产生了历法、日历的含义。这两个字简化时,没有取其一个,而是把两个字合并并另造了一个新的形声字:“历”,“厂”表意,“力”表音。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汉字简化后,单个汉字的笔划明显减少,常用汉字的总数也明显减少,对于解放不久的新中国来说,是必须的。当时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要实现社会变革和转型,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简化汉字,应该说功不可没。简化汉字在中国大陆推行五十多年,也已深入人心,但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自觉地把“用简识繁”这一理念予以贯彻,造成了部分汉字文化内涵的割裂,也致使很多人不认识繁体字,不仅看不懂古代的书籍文献,甚至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排斥的心理。长此以往,对一个民族来说,这也是很危险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振兴中华,我们任重道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