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将建深圳校区 极可能会办本科

 名师说 2020-09-15
最新消息:北京大学建深圳校区,今日正式落子。协议已签,但具体办不办本科,官方未透露。不过综合此前各方的表态,北大在深办本科,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从本世纪初在西丽建设大学城,并陆续引进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校办研究生院开始,深圳就一直在“策动”三校在深办本科教育。因为此举对高等教育薄弱的深圳来说意义重大。清华、北大对于在外地开展本科教育是最谨慎的,毕竟他们是中国高等教育最耀眼的“双子星座”,不容有失。

哈工大当然也是数一数二的名校,但名气比不上清华、北大,校本部地理处于劣势,结合自身的对外发展战略和节奏,最终选择和深圳合作。在哈工大深研院基础上成立的哈工大(深圳),今年开招第一批学生。来自12个省的376名优秀学子品尝到“985”高校首次在深圳招收本科生的“头啖汤”。

北清两校,依然是深圳主攻的目标。一直以来,北大的表态相对积极。曾任北大深研院院长多年的海闻就曾多次表态赞同并推动北大在深办本科。2013年他卸任北大深研院院长时还表示,深研院应招收本科生,这将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而今,北大在深办学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今天上午,深圳市市长许勤与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广州签署了《北京大学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合作举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双方计划将北大深圳校区及其附属医院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合理学科布局、鲜明国际特色、世界一流水准的教育、学术研究和医疗机构。签约仪式结束后,马兴瑞与林建华进行了会谈,就推进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建设进行协商。

虽然此次官方通报未涉及本科办学一事,但今年2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松院士率队来南山区拜访时就说,北大在异地发展本科教育要与北大校本部的本科教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北大本次拟在南山发展本科教育、建设文理学院和医学院,计划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办学。

当时高松还希望,南山区委区政府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所在的南山北部片区的深圳大学城及周边区域安排土地,建设文理学院和医学院,发展本科教育。如果这一计划获批,将是北大除北京校本部以外,唯一在异地的本科学院。

另一方面,我们再看看其他中国顶尖大学在深圳办学的情况。

清华大学目前没有明确在深办本科的计划。但去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立,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今年3月份,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表示,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又和法国最著名的创新教育机构——法国巴黎交叉创新研究院联手,在深圳创建国际开放创新教育中心。首批学生将于今年9月入学。

清华大学会在深圳继续探索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建设一个成规模的“国际校区”。同时还将在深圳建设一座12年一贯制的学校,涵盖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
但康飞宇当时表示,清华大学不会在深圳建设本科大学。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到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再到清华大学在深的办学群,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南山。据说都是围绕着西丽湖。这也给南山北部片区的教育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三所高校的来临值得重点介绍。他们基本都处于中国大学十强榜内。

最近表态的是武汉大学,而且出手不凡。
8月25日下午,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来访光明新区,就合作办学事宜与光明新区领导座谈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介绍,武汉大学拟在深圳建设一所在校生约2万人的高水平大学,计划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专业设置主要有大生命健康、大信息科学、大金融科学、先进制造及社会管理等。光明新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在此之前,光明新区已经成功吸引中山大学入驻。
去年,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深圳。学校位于光明新区新羌片区,占地5000亩,预计于2018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办学规模2万人,包括本科生12000人左右。
同时,为支撑学校医学类学科发展,双方还将依托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质资源,共同在深建设三所附属医院,开展医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另一所顶级名校——中国人民大学则被宝安区“抢去”。
今年4月份,深圳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在深圳合作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据介绍,学校拟选址位于石岩街道宝石公路西侧,由南北两大地块组成,用地面积共有11.12万平方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