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教育局举行了“深圳市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研讨会暨授牌仪式”。首批36所学校获得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称号,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简称南山二外)就是其中之一。 南山二外是一所区属学校。2004年9月建校,曾为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附属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外国语学校。目前,学校拥有57个班级,现有189名教师,平均年龄33岁。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团队。 学校发展的基石是教师的发展。罗任重校长认为教育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未来培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质量持续提高的基本保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 深圳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授牌仪式 那么, 这么一所年轻的学校, 在教师发展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作为市教师专业发展基地之一,可以用几个关键词形容二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深圳精神,南山情怀,二外气质。二外教师队伍,骨子里要有深圳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有南山教育的大气、敢于尝试,敏于接受的基因,同时也要具备青春二外、活力二外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气质。 二外秉承南山区“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的理念,一直把发展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大力推行教师专业发展“培根工程”:寻找教师发展之根,扎实校本教研之根,生长教师自我觉醒自我成长之根。 学校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实施教师梯级培养,将“教育学术”本土化,以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双线模式引领教师精神成长,才能凸显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培根工程”核心是充分发挥基地学校的作用,通过有序丰富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视野;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专业文化,走持续研究之路,形成专业文化生活;寻找教师发展的内驱力、生长点,从凝聚教育智慧到培养职业精神到享受职业幸福,用“个体成长”促进“群体生长”。 南山二外实施教师“培根工程”以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 成立教师工作室 发挥校内名师作用,分享经验,树立榜样,实现优秀教师的再次突破,唤醒教师再成长的自觉意识,实现个体的成长到团队的成长! 目前,南山二外成立了5个教师工作室,在主持人带领下开展相关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提出了 “做好一份研修规划、主持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培育一门校本课程、参与一项课堂变革项目”五项工作建议。以工作室为平台,把有思想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建设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 校领导为学校教师工作室授牌 工作室进行阅读课型研讨 青蓝工程 学校为每一位新教师指定了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发挥“身边专家”作用,实施“青蓝工程”,教师间结成了捆绑式的“成长共同体”。 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制定系统的培养,用 “压担子·搭台子·架梯子”方式,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境界、心理素质、学科素养、师能水平、科研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跨越式发展。 以赛促教促研 举办多种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五个一”课堂教学比赛(一篇教学设计,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学实录,一个微课设计,一份试卷),如南山区百花奖课堂教学比赛,学校力推年青教师参加,举所有教研力量“磨课”,力促其早日成长成熟。 年青教师高漫珊在全区数学教研会上上研讨课 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 坚持“课改、教研、师训”三位一体的师资培训,坚持教师继续教育个性化,开展如主题式培训、基本功培训、反思式自培等,着眼未来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在解决教学与培训、科研与实践、现实与发展的矛盾平衡方面开展研修模式的探索。 南山区教师发展中心银艳琳主任到校进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请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中小学各科课堂的深度观察、分析与研究。请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信息科学中心联合举行信息技术培训跟上数据化时代的脚步,申请下校课程“宋词与插花"涵养教师的生活素养与生活情趣等。 学校希望通过种种措施,在教师初始的寻根阶段,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扎下根来、生长、成长。 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培训 “宋词与插花”继续教育下校课程 课题研究促发展 学校力促微型科研,从课程文化、学科特色、课程创新等方面驱动研究,关注行动研究,力促教师自主小课题的研究,在教育教学问题中发现课题,在热点、难点、疑点中提炼课题,在学科整合中开发课题,倡导“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的科研特色。 课题研究活动,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行家型、魅力型教师转变。今年,学校正在进行的各级各类课题共有11项。其中有两部通过课题研究获得的成果正在结集出版,将作为二外校本教材使用。 学校组织课题研究论证活动,2016年度共有7个课题开题,2个课题结题 成立培根读书会 不读书,无以为教。推广教育阅读,传递阅读价值,让阅读落地生根。让阅读无处不在,通过读书分享,获得教育智慧,提升教学修养。 培根读书会成立 ![]() 教师读书小组分享会 创建学校教育联盟 成立区域教育联盟,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发挥区域示范幅射作用。创造性地运用二外的办学成果和经验,进行理念的渗透,管理模式和文化的走入,课程与教材的引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联动,网络建设和智慧校园的建设。 4月26日至28日,第十五届“全国6+1小学教育改革发展联盟研讨会”就在该校举行,来自杭州、天津、成都、太原、长春等地全国14所知名小学校长、教师代表汇聚一堂,以“变革学习方式 落实学科素养”为主题,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研讨小学教育改革发展。一群教育路上的志同道合者齐聚南山二外,相聚、发声,共研教育之道。 ![]() 15所成员校代表朗诵长诗《印象南二外》 编辑: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