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本书,为心灵吹吹!一一书单推荐

 小飞学长 2020-09-16

打开手机,代表有新消息的“红点”往往让人不自主地点进去,不一会儿,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就没了,而自己原本打算要干的事却忘记了,变得心浮气躁,带着情绪做事。

身边有一些朋友,每每看到打开他们的界面总是密密麻麻的,红点消息更是99+,看着这些,真令人感到压抑。有太多无聊的消息让人分心了。可以去看《故事力学》,作者分析了这些未知消息是怎样让你陷入其中的。

可能很多和我这样有着洁癖狂的人来说,太多的消息更让自己受罪。因为看到红点消息就想点进去,即使知道里面没啥重要的信息。

广告链接无处不在的今天,每一位互联网使用者已经很难独善其身了。根除是不行的了,但还是可以尽量减一些打扰。

我是这样做的,微信上,删除那些制造鸡汤文、贩卖焦虑的公众号,只留下那些能让自己真正有所成长的。另外,关掉了朋友圈,因为发现每次只要一打开微信,就会不自主地去逛朋友圈,而这,稍不留神十几分钟就没了。

现在很多事都会群发,因此,相信各种群应该不会少,把那些重要的群置顶,有事说事的群让其接收并提示消息,其他的可以设置成“接收消息但不提醒”。

你要相信,对方如果有重要紧急的事情找你,一定不会通过群聊的方式,而会直接给你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群聊留言意味着可以等,可以等就意味着不急,对方都不急,你急个啥子呢?

现在一般的手机,几十个APP应用程序是少不了的。各种软件都会推送一些自己的广告,然而这些对你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的,那么就可以设置成拒绝接受推送消息。

另外,有的软件还会读取你的联系人等信息,在安装时点击不允许它,免得给自己和联系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把以上这些都设置之后,打开手机界面心情都会比较好一些,做事都更有效率点,否则手机经常响起新信息来的声音,那要想专心学习或者工作恐怕有些困难。

疫情期间呆在家的时候,随手拿起手边的一本所谓上架类型为“励志书籍”的畅销书,发现他的写作方式都是“观点”+“素材A,素材B”结构。

 

这样写倒也没什么,但是最要命的是,我发现他上面引用的素材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是把作者的原意过度的向外延伸,第二就是误解了原作者的意思,甚至误读了一些关键性的实验数据。而其目的只是为了让这则材料更加适合于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一个不要紧,在书中其他地方又找到了类似的引用错误,很多观点更是有失偏颇,稍微思考便能找到他所存在的问题。寻章摘句倒也罢了,更多的是断章取义。

细思极恐,一本要在市面上流通的书籍,要是让孩子们看了结果会怎样,他们会记住这则好用的“素材”,并将其运用于日后的写作乃至于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可能还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这样一件事而“据理力争”,那罪恶可就太大了。

于是在那一天,那本书化为灰烬,我深怕两个弟弟被其所误导。关于读书,可以去看《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畅销了70年的著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培养自己乃至孩子学会思辨能力的原因,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不对,哪些地方有问题,如果对,也要问个为什么?

哲学家斯图亚特·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谈到:“在种种事例中,为什么有些人的意见值得托付?因为他接受对其言行的指正,素来就虚心纳谏,并从谏言中尽可能地汲取正确的力量,向自己,必要时也向他人揭示谬误的虚妄性。

因为他认识到,人类了解某一事物整体面貌的唯一途径就是广泛听取持不同观点者的评论,并且研究不同的头脑看待这一事物的模式,想要获得智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此,与其把精力花在那些“快餐”上,倒不如断掉那些不必要的打扰,真正在一段宁静的时间里,从经典书籍中去汲取一些利于成长的力量。即使比较晦涩难懂,即使比较枯燥乏味,那也只是个开头。

这就是古人常倡导的“读原文,悟原理”。司马迁的《史记》是一本不错的教材。因为那些注释的人总免不了带有个人偏见,更免不了有人断章取义。或者,如果实在觉得原文晦涩难懂,可以参考不同学者对其评论与解读,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言以蔽之,给自己营造一个适合心灵成长的环境,学会慎思明辨,免得跌进信息洪流中去,被迫成为不需要为行为结果负责的群体中的一员,正如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特别指出

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群体是匿名的,因此是免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