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居委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他们有套“独门秘籍”

 thuringen 2020-09-16

5台加装电梯已投入使用、2台加装电梯正在施工、3台加装电梯完成立项公示、其余24台加装电梯或已完成意见征询或已签订加装协议……截至目前,五里桥街道桥一居委成为了黄浦区首个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的居委,34个老式小区的门栋都将用上新电梯。不久的将来,沿着局门路一路向西,加装电梯在多层商品房小区或售后公房小区会“遍地开花”,成为美谈。

以党建为引领,为加装全力“护航”

 “我们居委第一台电梯加装完成花了整整2年,而最新一台——鼎达公寓加装电梯项目从征询意见到居民使用只花了9个月时间。”作为桥一居委的当家带头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姝磊,这几年带领着班子成员和居民一起摸索出了一套电梯加装的“宝典”。

第一个加装的是怡绿小区。“从意见征询、计划立项、规划审批、房屋安全认证、施工许可、质量技术监督、竣工验收,再到居民加装电梯的成本分配等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难题。”时至今日,钱姝磊回忆起来,仍是心有戚戚。好不容易做通居民思想工作,达到征询比例,去各个相关部门敲章又成了大难题。“来来回回 ,多个部门跑,过程虽然很曲折,折腾了整2年,好在最后加装成功了。”

钱姝磊告诉记者,经过了怡绿小区的“摸爬滚打”,而后又在区房管部门、街道的帮助和指导下,他们摸索出了重要的一条经验:以党建为引领,居民自治、党员带头、社区协调的基层加装模式。

民主协商,搭建共商共议“连心桥”

“在电梯加装中,居民有不同声音,很正常。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搭建好平台。”钱姝磊给记者举例说,电梯加装中遇到的第一个“坎”就是意愿征询。如何将居民们拧成“一股绳”?多年的基层治理经验告诉她,要积极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和“润滑油”作用:为社区居民搭建好“三会”平台,协助居民做好征询、民主恳谈、监督合议等工作。

鼎达公寓小区(改装后及改装前)

“比如,在去年加装成功的鼎达公寓小区,就是通过‘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来解决各类棘手问题。”钱姝磊回忆,当时,该小区在电梯品牌选择时,意见颇为“摇摆”。“两个品牌的电梯差价达15万元,居民们踌躇不定也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居委会请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居民们一起召开民主恳谈会,两种品牌的优缺点,都清晰详细地告诉了居民,通过民主协商,电梯品牌一下子就顺利敲定了。对于后续建设方案,居委会又搭建起了“党支部-居民业主-电梯公司”三方议事定事平台,通过发扬民主、汇集民智,把加装电梯这项实事工程,彻底办成民心所向。

此外,在加装中,居委会还在业委会和物业的沟通交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润滑油”作用。“电梯,不是加装完就了事,更重要的还有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因此,物业要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钱姝磊说,在前期协调工作中,物业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提供方,能够最方便收集相关反对声音并协调反对声音的业主。“而业委会也很重要,如果能将它和物业做到无缝衔接,对促成问题的解决基本能占50%的决定作用。

高度自治,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加装电梯,说到底,属于群众自治工作,是群众自己的事。因此,加装中如何促进居民自治成为事情的关键。

而在钱姝磊所带领的桥一居委,“门栋的事党员带头干、大家自己办”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

如目前在施工中的五里桥路262号小区,每个加装电梯的门栋都成立了“加装小组”,而且至少3人及以上。“这样设置是有原因的,3人及以上的加装小组,有利于后续加装资金的管理。”钱姝磊告诉记者,资金的账户人、持卡人、密码掌管人“三足鼎立”,这样对动辄上百万的资金监管,起到了很好的制衡作用。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桥一居委,因为居民的高度自治,电梯费用的分摊方式,也有可能不尽相同。记者在现场走访中了解到,有些门栋是按房屋居住面积分摊加装费用,而有些是按户数平摊费用。

“费用分摊涉及到每户居民的经济利益,不同楼层的居民对于出资分摊的心理预期都不同。我们提倡的是因地制宜、一梯一策。”钱姝磊说,每个小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只要居民同意,个性化的方案才是最佳选择。


来源 / 王月华
编辑 / 孙超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