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房子得看地段和配套

 DSONA 2020-09-16

选房子得看地段和配套

写于2020年09月16日 大金

中国的房子一直让每个人揪心。套用中国一句经常听到的话“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密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大家可以看看,“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那势必会造成无数人来抢资源。

在企业,领导位置少了,那领导屁股下面的东西,那就是个稀罕物。在医院,医生挂号那可以是稀罕了,一个专家号几百上千,还得有关系才搞得的到。为什么中国的红包“烟酒”文化不能少,因为大家都知道资源少,你占有了,别人就没有了,能占到资源的那都是要关系的。

房子也是一种资源,中国人家的概念,让很多人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只要在哪个城市生活,就想在哪个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家。有些人一看到这个城市好,只要有钱就想置办一套房产放那里,因为也许哪天就会来那里度假或者养老的。

房子也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变成了中国人民新的资产。

哪里有房子卖,哪里就会有人蜂拥而至。

海南是度假的地方,那就以度假的名义买房。海景房,而后邛海、云南后海、峨眉山、青城山等风景区也出现了,景区房。

在全国各地概念房,各种各样的概念房层出不穷。总能激起一群人的心理欲望。

下面来聊聊城中心区的房子。

城中心区的房子,可谓土地金贵,能修房子的地方基本都修了房子,新修的房子也是拆迁土地出来重新盖得高楼。

我在之前写过一篇《学区房》

市中心的高层房子,你看可以落户的房子根据学区不同,那售价就相差很大。

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四川成都

泡桐树小学,大家口里俗称的泡小。为什么这附件的房子售价就那么高呢,同样一个破破破的房子,就卖得这么贵,一墙之隔或者一街之隔就差别比较大。当然网上流传的北京筒子楼房子几百万,因为我也不在北京生活,去也最多算出差或者北漂。

大家来看看泡桐树小学的招生范围就知道一二。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你从国家层面来看,房子最终还是要住人的,钢筋水泥值不了那么多钱,地皮也是因为位置不同而出现不同,建筑面积、占地面积都是固定的,为啥就出现价差呢?

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附件的配套不同铸就了售价不同。

比如很简单的道理,你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修的再豪华的房子,不是自己住,你要卖出去,别人不需要。也给你拿不了多少钱,甚至成本价都不愿意给你,更谈不上溢价了。

地段,你所处的地段是不是交通便利。你可以说你有车。但你总不能走哪里去都开车,比如你去一个短点的地方,可以公交、自行车骑行。远点的地方地铁、大巴。再远一点的地方 高铁 飞机。。。。

地段决定你出门的多种方式。

配套,周围配套。附件有没有大型超市、医院、学校、吃喝玩乐等。

为什么老小区被很多人戏称为“学区房”,房龄都30-40年的老房子,还是可以卖出去,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人如果从25-30结婚生子,你发现你会在30-50岁都处于带娃娃读书的过程。当然你本身就是丁克、不婚族那另当别论,但这不是社会的主体。你毕竟是一个凡夫俗子,无法超脱。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了大学你才会稍稍松一口气,因为可以到外省去读大学了。你发现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整整15年是陪伴着孩子在学校附近生活。

想想好吓人呢。自己读书很多年22岁才毕业,一个人工作到处出差没有几年,就又进入了带娃娃的工作。这一带至少15年读书生涯,还不包括无法进入学校的时光,大学生活。把一个儿女送到22岁大学毕业可以参加工作,自己如果结婚晚点,也快退休了。

时光、生活就这样在这种周而复始中度过。

最后我奉劝大家一句:

选房子得看地段和配套。他基本决定你的生活方式。如果附近交通便利,学习从小学、初中、高中都非常近。那你得节约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出来,然后利用这些节约出的时间、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生活很简约的。不信你可以试试你的人生轨迹,有空也可以画一幅自己的人生轨迹图。看看你生活的圈子到底有多大,到底需要点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