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瓷器铭文款识解读(七)

 新用户19382196 2020-09-16

解读内容:

①北宋官窑

②南宋官窑

③郊坛官窑

④白浒孤窑

⑤北宋郊坛下官窑

⑥南宋郊坛下官窑

前言:

笔者最初看见《北宋官窑》《南宋官窑》的铭文款识器物是4年以前,当时很是吃惊,差点惊掉下巴!

后来通过不断收集到的史物证据,终于形成了完整的、与史料记载相互吻合的史实链条。

感恩神灵助我,让我首先有幸解读《北宋官窑》《南宋官窑》的来龙去脉…谢谢!

一,《北宋官窑》《南宋官窑》《郊坛下官窑》《白浒孤窑》

在大宋朝一统天下的江河界线,依黄河或长江划分北方南方、北面南面,这是汉文化习惯思维方式,没有什么可值得疑问或惊呀的。《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与宋朝1127年后形成的北宋、南宋史实,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多也就是巧合而已。没必要放大去解读,也没必要视而不见;只要史物千真万确存在,那么这段北宋、南宋官窑的形成历史就必然存在。我们除了敬畏、敬重,还是敬畏、敬重!!

《北宋官窑》顾名思义,就是系指黄河或长江以北的官窑口,反之,黄河长江以南的官窑口则称之为《南宋官窑》。

图①

图②

图①②从字体字模形制上看,分属不同皇朝纪年的《北宋官窑》;从器物开片纹痕上断,它们又系同窑不同时间段器物。

图①疑似宋太宗淳化皇朝纪年~至道皇朝纪年的器物;

图②疑似宋徽宗崇宁~政和皇朝纪年的器物。

图③

图④

图③④类比,系同窑同皇朝纪年的《南宋官窑》器物。从铭文篆书风格上断,疑似于图②系同期器物。

问题来了,北宋官窑、南宋官窑它们仅是地域概念上的名称,它们具体的窑口名称又是什么呢?

下图例就是笔者苦寻3年后,找到的《北宋官窑》链接点证据:

图⑤

北宋郊坛下官窑,是由北宋郊坛官窑转置过来的,笔者本文后面解读《郊坛官窑》铭文款识器物时,再详细解读交待《郊坛下官窑》的来龙去脉。

史物图例①②与本图例⑤类比:开片纹痕、釉色、铁足材料、圈足形制如出一辙,可以结论系同窑器物。至此,《北宋官窑》=《郊坛下官窑》可做定论。

(这仅仅是宋徽宗皇朝纪年的北宋官窑)

笔者在寻找南宋官窑具体窑口时,对北宋代南方窑口或窑系进行了广泛类比,从龙泉窑系、越窑系、景德镇窑系、福建窑系等,笔者均一一予以否定;南宋郊坛下官窑、凤凰山修内司官窑是南宋早期置建,北宋代时根本没有这两处窑口,固亦被否定之。

南宋官窑在哪里?正当笔者苦思无解时,重庆北碚一藏友莫名其妙的发了一件器物在我头条的私信箱里,在这之前,笔者并没有对寻找《南宋官窑》窑口发出过任何文字诉求啊?甚是惊愕、玄秘与灵异!所以,这就是笔者在前言里说:'感恩神灵助我!'的感慨由来。

接下来笔者就揭开《南宋官窑》原始窑口的神秘面纱:

图⑥

图⑦

白浒孤窑,地处南方江西抚州临川白浒渡村,国家考古发掘仅到南宋地层,故得出的结论是:

南宋开烧,后为元、明代的著名窑口,清初息火。

其实白浒孤窑并非这么简单,它的厚重历史远超南方所有已知官窑口。下面笔者来解读这款器物的人文内涵:

(1)..《官窑天青釉束腰瓜棱花口瓶》属北宋代汝官哥窑典型器物或器形,是北宋代创新器型;

(2)..铁足紫口系北宋代官、哥窑形制,其铁足材料是北宋代官、哥窑专用,一直受朝廷严密管控、垄断、禁止买卖的物质。北宋代其它著名窑口鲜见其使用该材料就是最直接的印证;

(3)..明显的开片浸渗技艺,直证出北宋代官、哥窑的独有特征。

以上三条解读内容,已列证出《白浒孤窑》铭文款识器物,系北宋代南方官窑口的铁证事实。

此件器物从整体表现上断,疑为宋太宗~宋仁宗皇朝纪年器物。

北宋官窑有个特点,因为同为内府管理,只要不是御窑口,一般都是汝官哥混合在一起烧造,特别是在太宗皇朝纪年最为突出,这从笔者《宋代官、哥、汝窑窑系直证与烧造历史脉络考略》一文里已论述印证清楚了的。下面笔者再次为这一论述提供举证史物图例:

图⑧(举证史物图例)

图⑨(举证史物图例)

不是官窑,烧不出这'范'!

同时,图例③④直证为金丝铁线的哥窑器;图例⑥⑦直证为单一开片纹官窑器;图例⑧⑨直证为汝官窑器。

自此,白浒孤窑一窑三技艺,与北宋官窑如出一辙。举证完毕。

值得一说的是,《白浒孤窑》铭文款识属于市场流通器物;《南宋官窑》铭文款识则与《官》款一样,属于大宋朝南方官衙使用器物。南宋官窑解决了官窑'北器南输'的运输屏障,彰显了人文一体的大宋风范,应该说对中兴渡江后南宋迅速崛起,起到了积极的辅助力作用。

上面《北宋官窑》《南宋官窑》基本陈述清楚了,下面该交待北宋《郊坛官窑》与《郊坛下官窑》的来龙去脉了。

二,郊坛官窑

在前期的考略文章里,由于史物直证的欠缺,笔者把《郊坛官窑》误断为北宋杭州郊坛官窑,在此谨表歉意并予以纠正!

郊坛官窑由宋太宗皇朝纪年中期置建,历时五年左右,到淳化年才成功烧造出惊世骇俗的器物。

《東京梦华录》[卷十]

驾诣郊坛行礼

'坛'是皇帝每年二次祭天行礼的地方,因为'坛'设于郊区,故名为'郊坛',郊坛官窑窑口大约距'坛'不到两公里的深郊。

为什么《東京梦华录》没有描述郊坛官窑呢?这是缘于作者孟元老依据皇城一圈的可见史实进行描述,再者郊坛官窑已移置于更远的'郊坛下'去了,且成书时间时的郊坛下官窑早已停烧。所以因缘巧合北宋官窑总难见记于北宋文献。

在这里,一并把郊坛官窑与郊坛下官窑的关系捋一捋。郊坛官窑约创烧于宋太宗淳化年间,由于郊坛官窑的胎土枯竭,便迁置到距郊坛官窑两公里远的郊坛下,迁移时间虽不详,但可考;郊坛下的名称是缘于新窑址位于河流的下方,这便是北宋郊坛下官窑的由来。

下图例史物直证了《郊坛官窑》创烧于太宗皇朝纪年的历史史实。

图⑩

《郊坛官窑》

图11

《大宋官窑》

图12

《哥弟窑》

上述图例,是三个不同铭文款识的器物,但它们又是同窑不同时间段的器物,其依据如下:

(1)..鳝血纹理相同,只有同窑同技艺才会如此;

(2)..铁足材料成型颜色相同,证明烧造温度、技艺、工艺、工序相同;

(3)..圈足表现形制相同,说明系一代人特征,三件器物的时间段不会相差10年出;

(4)..《哥弟窑》是宋太宗为感恩皇哥宋太祖信守'金匮之盟'而寄托的铭文款识,'哥弟窑'只有宋太宗皇朝纪年使用,其他后世子孙是不会、也不敢用'哥弟'去称谓先皇祖皇的;

(5)..上面已论述证明了《北宋官窑》=《郊坛下官窑》,《郊坛下官窑》又是《郊坛官窑》同窑迁移,《哥弟窑》又与《郊坛、大宋官窑》同窑,故《北宋官窑》=《大宋官窑》=《哥弟窑》=《郊坛官窑》=《郊坛下官窑》

结论:

所以,《郊坛官窑》《大宋官窑》《哥弟窑》《北宋官窑》(图①),均为宋太宗皇朝纪年后期的器物。

三,南宋郊坛下官窑

南宋郊坛下系'沿袭北宋遗制置窑'而来,有野史流传'郊坛下'窑口名称都是由北宋移置过去的。这需要宋朝杭州府地方史志予以印证。

叶窴《坦斋笔衡》记述: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后郊坛下别立新窑…

文中'袭徽宗遗制置窑'一句不准确,应该为'袭北宋遗制置窑'更符合历史史实。

南宋置'修内司内窑'在前,'郊坛下官窑'在后,以此推断,内窑为御制窑,郊坛下为官窑。

以下图例是为此推断提供史物印证:

图13

图14

图15

南宋郊坛下疑似由内府督 瓷官邵成章创建于高宗绍兴纪年末,承北宋遗制,故同时囊括 汝、官、哥三种烧造技艺于一窑,图例13.14.15可直证之。

南宋《郊坛下官窑》铭文款识器物,其'郊坛下'文字内涵不能做'祭祀礼器、赏赐器'之用,故属于南宋朝市场流通款识器物,官衙使用仍以《官》字铭文款识为主。

四,结束语

解读《北宋官窑》《南宋官窑》并不难,难的是必须印证出北宋官窑/南宋官窑的具体窑口。

所幸,通过三年不懈努力收集、整理、分拣,在否定又否定、肯定又肯定的失落与兴奋中,总算把《北宋/南宋官窑》解读出来了。感谢上苍!感谢神灵!感谢为此文提供史物图片的所有人!感谢!!

本《…解读》(七)全文完。谢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