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虎湾】李进章|《释怀人生》之前言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投稿:308286678@qq.com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编者按
李进章所著《释怀人生》中关于“情”的部分文章,包括亲人情、师生情、同窗情、同事情等精选内容已连载完了。根据读者要求,我们将按照“岁月”为主线,精选童年篇、少年篇、青年篇、中老年篇中的部分精彩篇章,与读者分享。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倏忽间自己已过了花甲之年。
我一直是个怀旧的人,有些事,过去了很久,却还以为就发生在昨天。“风住尘香花已尽”,但匆匆流逝的时光不会理会我们的一切,它只顾一路小跑地向前。那些点点滴滴温馨的岁月,只如往日的星光洒落在肩头。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韶华易逝,落寞惆怅。驻足凝望,总想写点东西留下一点念想,继 2014 年撰写完成了反映“文革”前后中学生活的《风雨少年行》,反映恢复高考后 78 级大学生活的《珍藏岁月的痕迹》之后,2015 年又将目标锁定在自己三十七年(不含大学四年)的工作经历上。当这一部分内容完成之后,又萌生了将求学的经历也拼凑完整的意愿,于是乎,增写了初小、完小、社办高中三部分,形成了完整的求学和工作两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有机组成部分。读书学习与投身工作,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两个节点,也是人这一辈子最关键的两个生命阶段。“学习是通向才干的道路”,“工作是宝贵心灵的营养”,由此,一部名为《释怀人生》的回忆录诞生了。这部作品分为“漫漫求学路”与“悠悠工作情”上下两卷。以讲故事、品人生、谈哲思、释心怀的形式,从出生到上学,从参加工作到恢复高考,从大学毕业转而再次参加工作,由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由人民教师到国家公务员,一直到退而不休,思绪飞扬,天马行空,随性而为。以著述的形式,告慰逝去的前辈或亲人的在天之灵,唤起同时代的人们对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共同追忆,亦是交付给晚生后辈了解历史、领悟智慧、启迪心灵的一把钥匙。
我曾经是一个凡事都追求完美的人,但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追求事事如意只是一种奢望和美好的幻想。我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我们去面对,如果处理得好,把握得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或许会获得成功,反之则不然。仔细想一想,人生天地间,生命几十年,究竟什么最重要呢?也许答案会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我认为应该是学会释怀。
释怀,据百度百科解释,“释”就是“释放、放下”,“怀”借指“胸怀、内心”。因此,该词主要有两种理解:释(于)怀和释(所)怀。其中前者是动补结构,表示“在心中放下让人牵挂的人或事”;后者是动宾结构,表示“放下心中所牵挂的人或事”。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烦恼,所以有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询问了佛祖一个同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做,才能不会有烦恼?” 佛祖给出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不会有烦恼。”
有个自以为很聪明的人不服气,专门找到佛祖,轻蔑地问道:“世上的人成千上万,就有成千上万种烦恼。但是你给出的解决方案完全相同,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佛祖没有生气,平静地反问男子:“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做梦吗?”
“当然会!”男子回答。
“那么,你每天晚上做的梦,都是一样的吗?”佛祖又问。
“当然是不一样的。”
“你睡了成千上万次觉,做了成千上万个梦,对吧?”佛祖微笑着说,“但是要结束梦的方法,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醒过来。” 听到佛祖的回答,男子哑口无言。
很喜欢这则禅宗故事。这则故事把烦恼比喻成“梦”,只要我们愿意释怀放下,就能从梦中清醒过来。
释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面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痛苦,“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邪”!本真的陶渊明懂得释怀,唱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嗅着菊花的清香,寻找快乐去了。面对“人生在世不称意”d 的痛苦,“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洒脱的李白懂得释怀,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驾着仙鹿寻找快乐去了。因“乌台诗案”苏轼坐牢一百零三天,出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豁达的苏轼懂得释怀,浅唱“何妨吟啸且徐行”,带着竹杖,穿着草鞋,踏着松软泥土寻找快乐去了……
释怀是一种成熟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是有品位、有涵养,懂得生活不张扬、不喧嚣,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一种体现。是我们身陷俗世的生命对红尘的一种超度,是我们在匆忙的人生路上对沿途风光的一次凝眸,是我们历经磨炼的灵魂中闪耀的晶莹与纯净。这种境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从而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这个世界,看得淡了,一切就变得简单。释怀,就在那么一瞬间。
流逝的岁月,曾经的过往,一些东西,一些人士,一些事情,一些情感,如果注定与我无缘,只能任其擦肩而过。刻意的挽留,只会心力交瘁。学会坦然,学会释怀,在释放了一种心情之后,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有位智者说过:“记忆就像是倒在手掌中的水,无论你是摊开还是握紧,终究会从指缝中一滴滴流淌干净。既然如此,又何必怀抱着忧伤不能释怀呢?“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忘记过去那些不愉快、不高兴、不开心的事情,从“不畏浮云”起步,去拼命争取成功,“尽吾志也而不可至者,可以无悔矣 , 其孰能讥之乎?”
《菜根谭》中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痛苦是欢乐,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所以应当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事情过去后,心相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不必念念不忘,不必斤斤计较,不必刻意追求。当往事成了更远的往事,心中的那些牵挂就会消失殆尽,当明天的故事即将发生的时候,就要做好遗忘的准备。
回望自己经历过的十七年“漫漫求学路”,三十七载“悠悠工作情”,有平坦也有崎岖,有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也有荆棘丛生暗藏机关;想想曾经干过的工作,有得也有失,有马到成功耀眼的辉煌,也有功败垂成失意的败笔;看看身边的人,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规避小人施冷箭”;瞧瞧如今倒下的一个个“老虎”、“苍蝇”们,才明白自由和平安是多么重要。
时光如逝水,奔流不复还。“人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告别了童年、青年、中年,一路迤逦行来,已是双鬓染霜、满头华发,于是便有了些许“人生易老”的感叹,时不时地劝慰自己,“知足者常乐”。在不甘中尝试释怀,在纠结中自我释怀,在生活里学会释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一种恬淡,“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是一种幸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是一种情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一种胸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闲淡,“能明察眼前,还能预见未来”是一种智慧。岁月无情,让我们少些抱怨,学会释怀,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命运,感激他人,感恩周围的一切,用爱心去回报社会。这样做也许会觉得有些沉重,但只要坚持走下去,我们就会抖落所有的负担和尘埃,承受阳光的抚慰,享受人生的快乐和生命的充实与美丽。以释怀的心感受生命的真情与智慧,藏于岁月的书页中,在每一次释怀中,感受灿烂的阳光,感受坦荡生命的清香!

作者简介
李进章,男,党员,原籍河北省安平县。1970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河北财经学院之前,曾任公社(乡)协助员、村民办教师,1977年借调县教育局从事文字工作。1982年毕业留校, 1986年任贸经系副主任,1993年晋升副教授,同年10月调任河北司法学校校长。1998年调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一处处长,主要从事经济立法工作。2011年退休至今,任河北省立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司法部集体一等功、个人二等功、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4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8部,出版文学类作品1部,约83万字。现为河北省立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经贸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社会导师。

重点推荐




广而告之
本公众号承蒙网友青睐,日均浏览量已逾万人。为继续办好“我的卧虎湾”公众号,诚征好稿,以质取舍,尤欢迎探索人生真谛方面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等作品。每日限发稿八篇,一般更新时间为每日18时30分前。积极参与者有机会获马达书法作品。敬请周知。
第四期择优赠马达书法
(2016年5月1日至15日)

1、赞赏:1、009(未知);2、走马天下(河北);3、高甲戏发源地(福建);
2、投稿:1、王大华(河北);2、张金春(北京);3、王兆民(山东)(点击量排名)
3、留言:1、寒日暮天红(未知);2、009(未知);3、立石起柳(三石)(未知)
4、传播:文章传播
(需符合两项以上才能获奖)
我的卧虎湾
微信:13960233130
308286678@qq.com
弘扬主旋律 激发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