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刘万玲|最忆青春年少时●那年那月,耐看极了!(上)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法  律  咨 询:李进章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我自幼家贫,生活艰难,少年丧母,求学曲折。曾任村生产队会计,高中代课教师,带领民工挖河,参加唐山抗震救灾,恢复高考后,1978年考入大学。
1
贫寒的家庭
1955年,我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记事时,家里有父亲、母亲、哥哥、姐姐、我和弟弟,1963年发大水时又添了妹妹,全家共计七口人。
我们全家共有三间旧北屋,大水袭来时,这仅有的三间房被洪水冲垮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又用原来的木头、檩子、能用的砖,添了其他的材料重新盖起了三间房。屋内有两只旧红柜(一个主柜,一个两阶柜)、三条长凳(两条红的,一条黑的),还有一个放在外屋的木床,除此之外,再没别的家具,就这些据说还是上辈留下来的。炕上常年铺一个破旧的席子,有的地方还露着炕土。席子上没有铺的,躺在炕上,到处是硬邦邦的。一家人只有三、四条破旧的被子,冬天我们挤在炕上睡觉时,睡在边上的父母常常在被子外面冻醒。我们全家人几乎没穿过新衣服,都是那些破旧衣服,补了又补。每个人一件衣服,冬拆夏,夏缝冬,一年四季接着穿,说当时家里穷的叮当响一点儿也不过分。
这样贫困的原因除了当时国内的大背景外,一是农村各方面都很落后,只靠苦力种田,种一年的地每人分不到多少粮食,加上年景不好,收成很差,十分工仅值三、四毛钱;二是母亲由于疾病缠身,常年吃药;三是孩子又多又小,挣工分的只有父亲一人,当时工分少是分不到粮食的,到头来还要给生产队里交钱。全家每年粮食不够吃。尤其是春天,青黄不接时,全家只有靠买粮糊口,每年春天要买七、八百斤才能熬到新粮食下来。在这紧缺的季节,粮价每斤都在三毛钱以上,每年春天我们要花300元左右来买粮食,钱从哪来?一是先借钱,等新粮下来了卖掉再还。二是变卖家里能值点钱的东西。那时家院内有些小柳树,就常常卖掉一些柳干子,为母亲买药。到1966年冬天母亲突然病逝,家已经穷到了极点,我的母亲,我最亲的人,没能换上一件新衣服,仍旧穿着那破旧的衣服,用当时最便宜的棺材埋葬了。母亲的早逝,对于我们来说感觉这个家破碎了,好长时间觉得空落落的,留下的全都是永远的思念。当年哥哥20岁,姐姐16岁,我12岁、弟弟8岁,妹妹3岁。没有了母亲,不但这个家残缺了好多,而且父亲的担子更重了,他又当爹又当妈,门里门外忙活着,带我们一起过着那艰苦的生活!
我在小学学习期间,是全班最穷的孩子之一,常常交不起书费,买不起学习用具,没有换季的衣服。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二年级学习,赵振乾老师几天前就让我们订作业本(将一开大纸裁成三十二开小纸后合订成本)。老师每天都督促,几天过去了,那天老师又在班上问,谁还没订好?全班同学都订好了,唯独我一个人没订好,老师生气的训我:“立刻回家订”(老师认为我不听老师的话,其实是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我只好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立刻出去借钱买了纸,给我订好了作业本。我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作业本,每次作业都是在地上演算好了才往本上抄,因为我知道这简单的作业本,不只是贫寒生活的缩影,更是凝聚着不善言谈的父亲对我深深地爱。还有一次,“六一”儿童节,全校同学准备出场的节目是舞大刀耍红缨枪,要求到那天每人上身穿短袖背心,下身穿长裤,可是我从来没有短袖背心。记得临上场时才借了刘广虎同学一件。唉!那真是贫困极了。也许正是由于家境贫寒, 我在班上学习很好,老师让背课文或到黑板上写字,别的同学写不完的、写不对的,我都能正确完成。每次期中、年终考试都是前一、二名,都能获得优秀成绩奖。 “千金难买少年贫”,贫困的家庭环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勤奋,也让我比同龄的小朋友更加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懂得了家庭的不易和生活的意义。
年复一年,我们兄妹几个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条件也有了大的改变,慢慢摆脱了贫困。在这一过程中,父亲为了维持家里的正常生活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饱尝了家庭的困苦。哥哥姐姐也为这个家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他们不辞劳苦,通过自己做豆腐卖豆腐、试做硝盐、砖窑推土、远途运砖、在家养蚕等,赚点钱维持着这个家,为我提供了上学的条件。这份旷世伟大的恩情,需要用全部的热爱和尊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
2
文革开始以后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我在四年级。忘了是谁指使,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给老师写大字报,后来我和同学们加入了红小兵组织,跟着大人游行、开会等。在学校上课时,我们那些十几岁的小孩不好好听课,在班上捣乱。每次老师上课,都有同学和老师顶撞,闹得老师上不成课。就这样混了三年。那一段时期可以说没学东西,宝贵的年华就这样白白荒废了。
3
“小学、中学、大学”
到1969年底、1970年初,学校才算安定下来。学校复课,我们也不像以前那样调皮捣乱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由王树叶老师给我们讲平面几何,由葛东聚、刘万扣老师讲代数。我对数学最感兴趣,特别是因式分解、平面几何。在兴趣的促使下,我常常比别的同学用功多,麦假期间(当时农村收小麦时学生放假,叫麦假,秋收时也放假,叫秋假),我还向老师借文革前的数学参考书自己钻研,预习没学过的东西。当时的七年级是四个年级学生合成一个班,我们属年龄小的学生。但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时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上大学。为此,我在数学作业本上写了“小学、中学、大学”几个字,向往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到实现自己的梦想。
4
升高中的曲折
1970年秋,我们的大合班毕业了。当时是90%的学生保送上高中。就我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应该是报送的对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我的家族在村里的地位,大队管委会又有人出坏点子,硬是没有我的名字。我听说没能上高中,信念坍塌,悲凉绝望,焦急不安。怎么办?当时摆在我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和其他失学的同学一样,成为一名生产队社员;一条是继续在校复读,准备下一年再考高中。记得当时还是王树叶老师给我出的主意,因为她非常了解我,她觉得如果我就此停止学业太可惜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又到下一个年级去复读。那时没能上高中对我来说是个挫折,但也是一件好事。在那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自知努力,学习更加刻苦,对初中各门课程学得更加牢固、更加扎实了,成绩名列全班第一。转眼又到了高中考试时间,仍旧是保送,那些大队管委会的人又一次将我拒之门外。我又一次与高中失之交臂。这一次使我的身心受到较大伤害,我万般无奈,极其痛苦,百思不得其解。我的学习成绩不仅老师们公认,连一些乡亲们也都认可,为什么不能正常深造。后来姑父葛东尧实在不忍心也不服气村大队干部的做法,他想方设法通过关系让我到西合村高中上了学。
5
在西合高中的三个月
自己本村高中上不成,要到外村去上学。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无奈。这样更激励我奋发图强,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
西合村高中离家6里路,我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自己做点饭,吃完饭就走。到了中午,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我和另一个同学留在那里吃自己带去的玉米面窝头。条件虽然艰苦,但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最好。记得全县统考,我的语文、数学、机械、化学、俄语都在 98分以上。记得那一次数学考试。在题中有一道(1/4-0.25)0 =? 的判断题,全班的同学都算得等于1。等我走出考场时,我的班主任李九旭老师问我答的怎么样,我说,有一道题我答的是没有意义,老师当时很失望地说,那么简单的题你怎么答错了!任何数的0次幂都等于1吗!当我说到0 的0次幂没意义时,老师高兴极了,说就你答对了。那次考试我得了100分,居全班第一。
西合的校风很好,男女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学习,相互尊重,一起进步;而我在初中时,由于封建思想作怪,男女同学之间很拘谨,很少说话。西合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非常好。老师们讲课是那样和蔼、耐心。记得开学我晚去了几天,化学和俄语耽误了几节课,两位主讲老师就为我补课。同学们更是关心我,他们听说我在最后一排看不清楚,就拉着我让我在前边就座。每逢轮到我值日,他们知道我离家最远,总是让我提前回家。我和同学们关系处的很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结下了很深的感情。等到我转回本村上学那天,全班同学都来为我送行。我们难舍难分,彼此都流下了泪水。
6
高中毕业
在西合村高中完成了“过渡”阶段后,我转回了本村高中上学。这里的老师早就知道我学习很好,推荐我当了数学课代表。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自己的刻苦努力。二是那两年正好赶上“修正主义回潮”,废弃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谬论,学校教育质量回潮。当批林批孔开始的时候,我即将高中毕业。尽管上高中很曲折,但我毕竟高中毕业了,这是我不幸中的万幸!
7
任生产队会计
我刚毕业正好本村第一生产队里的会计到县里去工作。队长、指导员就找我做工作,让我接任会计工作。于是,我开始当起了生产队会计。
当会计对我来说可以讲是白手起家。用算盘的方法还是在小学时学过,但早就忘记了。记账以前基本没接触过,当时对我来说也是很怵头的。但既然答应了,不会就学。怎样开条子,怎么填凭证,不懂怎样办的事,我就找老会计请教。不会记账,一方面看关于农村会计的小册子,一方面自己实践,不会就问。那时别的队的会计大都办事拖拉,很少下地劳动,社员很有意见,但我从不那样,每月抽出六、七天时间报销和结账,其余时间下地劳动。每月报表我总是提前一天报到大队去,村大队干部对我的会计工作很满意。就这样经过两年的时光,我逐渐成为一个很好的会计。
在我之前的会计都是不许社员查账的,社员们有意见。我担任会计后,我建议队长和指导员每月开一次社员大会,由我公布这一个月的账目,并张榜公布,让社员清清楚楚的看到哪一项开支是怎样花的,哪次收入是怎样挣来的。另外,我还亲自拒绝了个别想通过我占集体便宜的人。我所做的一切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赞扬。记得每次重新选举时,我都是得满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刘万玲,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发改委改革专家组组长,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原主任(厅局级),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中国体改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电子政务研究会荣誉理事长。北方防务智库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北省资本研究会等多家学会和研究会特邀高级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