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马培雄|传承家风有来人●我家好家风&专题征文③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法  律  咨 询:李进章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家风关乎家兴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家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内容,家风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纯正社会风气具有弥短补缺的支撑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家风,顾名思义,都是围绕着“家”这一字展开的。家风,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生活,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家风是每个家庭从老一辈哪里传承下来的美德,多多少少都会有祖辈的影子,而家训,更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严谨、认真。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全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东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安阳马氏庄园《约斋十二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追根问祖寻家风
先祖马援劝诫侄子的那段独白,可谓马家最早的家规家训。《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古文观止》收录,题为《诫兄子严、敦书》,核心意思是:“莫议人过,莫讥朝政;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学错榜样,画虎类犬;谆谆教诲,牢记莫忘。”后世马姓家谱,大都列该信全文,令后世诵记。
为了让后人能更好的了解马家的家风家训,责任驱使我组织万州马氏族人到马援39代孙马定虎平蛮有功定居之地--石柱追根问祖、理出脉络。在与石柱族人座谈中,我流利背出石柱马氏字辈顺序“正廷邦单斗,千麟万洪宗,光昭明德,滋培世泽,勤学梦修,远绍嘉猷”后,得到族人认可,认为是同根同源。

传承家风修家谱
在我们万州马姓家风家训并不只是言传身教,而是记录到整理的家谱书中,并修订成册印刷出来分发给后辈,将家风传承下去。
就我家来说,1907年从石柱迁居万州区溪口乡,祖辈到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却勤劳善良,教会兄妹几人本分谦和、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前,我们这个家族的家风,更多是靠老一辈的言传身教。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缺乏耐心,很难静下心来倾听老一辈的教导,所以用口述的方式进行家风传承不现实了。为了把马姓好的家风代代相传,我想到了修家谱。为了将家谱修好,在我的感召下,族人执笔者顶严寒、冒酷暑、花财力,舟车劳顿,跋山涉水,前后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万州《马氏宗谱》。而且为了更形象明白,族人又花费几年的时间编写了《马氏家事》《平湖寻芳文集》等马氏文化书籍,图文并茂的讲解了大家庭里的先进人物的奋斗故事,和睦相处的夫妻故事、孝顺儿媳女婿的故事,让后辈们从故事中了解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顺长辈的家风。
在我们万州马姓的家谱中,共整理记录了16条家规家训,包括拥政爱国、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兄弟友爱、节约廉明等,并谆谆善诱后人切勿忘记,这些金玉良言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
现万州马姓族人能够背诵出家训原文的人没几个,但人人都遵循家训为人处世。经过一代代传承,一些精华的道理已经深入人心。家训不需要大家死记硬背,而重在教会大家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为了更好地传承家训,我们马氏族人还总结出一套马氏精神风范,让后人以先祖为荣、传承先祖遗风。
马氏家族的家风概括:


为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马革裹尸,义无反顾。


为相:高策良谋,识见卓绝。股肱赤忠,高风亮节。


为文:才高博洽,绛帐垂风。不拘陈习,达生任性。


为技:工妙技奇,巧思绝世。遗惠国人,千代称智。


为母:质朴无华,贤慧端庄。严教子孙,治家有方。


为民:敦厚谨慎,节俭谦虚。孝敬父母,和睦乡里。


(作者系军转干部,现在内蒙古包头市政府机关工作)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