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虎湾】陈靖渭:国庆之日话英雄●今日特稿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客服微信号:WDWHW66054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凡国家皆起源于氏族,族长为一族之主祭者,同时即为一族之政治首领。
——梁启超
国家有优良的公民,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起来。
——沃纳
开  篇
很久以来,想写一篇关于我们中国的由来以及中华民族英雄的文章,由于题目太大,始终无处着笔。今夜,突然大脑开窍,内心豁然开朗:何不从“国家”的概念入手,再寻找心目中的中华英雄。
近来,翻阅了很多书籍,里面对“国家”的定义多如牛毛,但我还是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国家者,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群体。具体的讲,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
在我国古代,“国”的含义是“城”或“邦”的意思。“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但都把自己辖治的疆域当作“中央之邦”、“天朝上国”,视外族为蛮夷,视中国之外的地方为蛮荒之地。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以后,又把“中国”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第一章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国家,丰功至伟后世传颂
中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史前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早期文化多元、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但是,还没有形成国家的概念。
历史的车轮进入到公元前21世纪,我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了,随后,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巨大飞跃。到了东周列国时期,进一步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那时的国家概念,依然停留在种族、血统、领土的狭小范围之内。
要说完成国家的统一,为后世奠定了国家基础的朝代和人物,我们绕不开秦朝,更不得不感谢秦始皇——嬴政。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虽然有“焚书坑儒”的败笔,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功绩。
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当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他先后带兵灭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也创立了“皇帝”这一尊号,自称始皇帝。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设立了郡县制;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条文精华,制定和颁行了统一的法律;以商鞅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集中铸造钱币,统一了全国的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了“车同轨”;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了小篆,实行了“书同文”,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
经过对这一段历史的理解,个人认为,秦始皇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大英雄。他为完成国家的统一,凝聚各民族的大团结,丰功至伟。
第二章  汉武盛世,独尊儒术影响了数千年国人思想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到了西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时,又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出现了,他就是被后人称为“汉武大帝”的刘彻。
刘彻是西汉的第7位皇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了“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管理。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他带领军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开拓汉朝最大版图,也奠定了中华疆域的版图。同时,他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形成了“汉武盛世”。
在文化层面上,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来看,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后世文明、文化和思想的影响非常巨大和深远。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深受后人的推崇。
我们今天一谈到儒家思想,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论语》。据说北宋宰相赵普有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传世,就是因为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礼仪教化百姓上的重要贡献。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等观点。可以说,自西汉以后,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是重要原因的。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上来说,他应该算是文化界的第一位大英雄。 
第三章  历史洪流中,有两位英雄的爱国之举让人难忘
历史发展到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更为密切,在经济上更加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景况。说起大诗人、大文豪到是出了不少,像我们熟悉的初唐“四杰”王勃、洛宾王、卢照邻、杨炯;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中唐阶段的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  杜牧等等,一部《全唐诗》更是收尽了诗之精华,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然而,要说让后世牢记并缅怀的大英雄却到不是很多。
在我的心目中,宋朝时期到是有两位大英雄值得让我们一生铭记和敬佩。
第一位就是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岳飞。我自小就喜欢看《岳飞传》、《说岳全传》等关于岳飞的书籍,常常被岳飞的爱国故事深深打动和吸引。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宋朝河北相州汤阴人,民族英雄、军事家、杰出抗金名将,历任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后累任枢密副使。公元1129年秋,金国兀术南侵,建康留守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在宗泽元帅麾下任留守司统制的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公元1133年,岳家军大败金军于朱仙镇,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以十二道金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数十年一路走来,我最敬仰岳飞的“精忠报国”,他那铁骨诤诤的高尚民族气节,为国为民壮志难酬和英雄壮志,始终让人敬仰,他的冤屈而死,更让人悲愤不已。
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岳飞,还有一位大英雄让我敬佩,他就是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从我看到的书中了解到,辛弃疾原本生于金国,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练剑法,因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与侵略者进行战斗。后来率义军南下归宋后,他被摘取了兵权,失去了手中的宝剑,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为国血溅战袍,只能笔起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了一声声悲壮的呐喊和无奈的叹息。辛弃疾不但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更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时隔千年,当我们今天重读他的词作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如那首耳熟能详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英雄空有报国志,只因生在金宋时。一腔热血化点墨,写就沙场梦幻歌。辛弃疾的一生,是壮志难酬的一生,也是激扬文字的一生。今夜,我要为这位大英雄点赞。
第四章  国家和民族消亡之际,史上最强英雄群体开创伟业
19世纪,满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对外交流,八旗子弟不堪一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由共和政体取而代之,但是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又进入了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来虽然经过国民大革命,但也没有改变国民党蒋家王朝的反动本质。
然而,在那个山河破碎,整个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的年代,一个红色政党悄然诞生,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在国共十年内战,十四年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英雄群体,最终以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以鲜血和生命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
在这个伟大的红色英雄群体中,涌现出来的革命英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若要一个个去描述,首推的民族大英雄当数毛泽东主席了,他也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最敬爱的一位领袖人物。
毛主席作为红色英雄群体的代表人物,有讲述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不仅是一位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带头实践者,更是一位爱党爱国爱民的伟大领袖。他曾多次险遭敌人暗害,多次受到党内同志的错怪,但他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如磐石。他自己一家中,曾有六名亲人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又把自己的长子毛岸英送到前线。最后,当他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沉痛地发出一声催人泪下的叹息:“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
 他一生克勤克俭,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作出了好榜样。红军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时候,物质条件极端困难。当时,毛主席经常到部队和人民群众中去,白天同战士、农民一起劳动,调查研究,夜晚书写文章,冷了只能披上一条线毯挡挡风寒。他用的一盏油灯放了三根灯芯,因为缺油,也经常只点一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主席就是一国之主,奔走相告,高兴地说:‘今后天下姓毛了!’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介绍求学读书,都被毛主席劝了回去。
毛主席的一生是读书写作的一生,他的笔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写作。在哲学理论方面,代表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哲学著作,至今对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有指导意义。他的革命理论更是指导全党全军取得了红色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他的诗词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无人能及。印象中,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读后让人畅快淋漓、荡气回肠。今夜,让我们再次温习感受一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红色英雄群体,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尤其是如杨靖宇、左权、叶挺、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赵一曼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他们的牺牲奉献,将会永远被我们铭记于心。
第五章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人人都要当英雄

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加可悲。”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华民族,已来到最接近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在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向历史上的英雄们学习,向革命老前辈们学习,争做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无名英雄。
同时,我也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尽心尽力的为国家无私奉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会早日实现,我们也将会成为历史英雄群体中的一员,被后世永远铭记。
最后,借用毛主席的诗句作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镇库木艾格勒村工作队副队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