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虎湾】刘建富:由在家能洗热水澡感受暴涨的幸福感●“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45)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本文字数:140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卫生间向来是为解决方便之用的。但是,现在住宅内的卫生间,除了日常洗漱、方便之用外,还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个热水澡。
说起洗澡,但凡六0后的人,可能都有几箩筐话要说。小时候洗澡,是在河滩里。再小的时候,家长也不让去,怕洪水来临,也怕小孩溺水。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父母获准可以跟着哥哥们去洗澡了。三伏天,午饭后,我们沿着小河流,淌着河水,一直走到县城南边儿翠屏山下的河湾里。在小河里行走,水深不过膝盖,水暖暖的,清清的,水里还能看到青蛙产的卵。这些卵外面都有粘性很强的胶膜,结成一条条带子似的缠绕在一起。水里的青蛙在露出水面的石头上跳来跳去,也有泥鳅在水里游来游去。说小孩子去洗澡,不如说是去戏水。
走到翠屏山下的河湾里就到了洗澡的地方了。这里是小河和大河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水也深了许多。人们把衣服脱在裸露的河滩上。小孩子只敢去水浅的地方,大人们才敢去水深的地方。这里唯一的特征是只有清一色的男性。后来,县里在这里建了拦水坝。拦水坝人为地将水位抬高,将一部分水送入灌溉农田的水渠里。改善了高高的河岸上的农田、蔬菜地的灌溉条件。拦水坝砌成的大池子,就成了人们三伏天洗澡的池塘。



再后来,1976年的时候,县城建起了唯一的一座澡堂。建起的这座澡堂迅即成了全县城的大新闻。凡是去澡堂洗过澡的人,不亚于八十年代出过国的人。人们听他们津津乐道洗澡的经过:先上二楼换衣服,裹上浴巾下到一楼洗澡,洗完澡后,门口王师傅会递过来一条热腾腾的毛巾,用这条毛巾擦头,然后返回二楼在自己换衣服的地方休息、喝水。几乎众口一辞的都要说到洗澡的水有多烫多烫!那时候。澡堂还不是天天开,好像一星期开三天。两天是男澡。一天是女澡。只要澡堂开一次,第二天就又多了一波讲故事的人。等到我进去洗过澡后。才知道二楼换衣服的地方,类似于绿皮火车座位,不过是把两排座位换成了床铺。靠墙的方向,也是茶几。两个人可以面对面躺着休息、聊天、喝水。而背靠背的是另外两个床铺。而所谓的澡堂也只是一个大大的水泥池子。池子里有锅炉加热用的管子,加热的时候会传出〃嘣嘣嘣〃的响声。有点欠缺的是澡堂里的淋浴喷头仅有少少的几个。这就是那个年代真真切切的生活场景。
偌大的县城几十年没有个澡堂子,刚开的澡堂便成了人们新的社交场所。大凡洗了澡的人都要躺在床上聊天、喝水、小憩。什么时候聊的够够的了,才肯离开。



而到后来,我在单位买了集资房,自己在卫生间安装了一个太阳能淋浴器。这还是早期的那种太阳能,就是往楼顶上放一个大水袋,靠太阳光把里边的水晒热用来当洗澡水。因为房子距离楼顶远,造成水往下流的压力大。有时候,正洗澡时,三通突然被冲开,水被喷到墙上,溅得到处都是,一时间,会让人手忙脚乱。但毕竟家里有了淋浴器,每天上午下班回来可以冲个澡,午休起来上班前还能冲个澡,晚上洗澡也方便多了。心里的幸福指数还是直冲10个点。这种淋浴器夏天使用没问题,只是冬天无法使用。入冬前需要把水袋内的水排干,把袋子收回来,第二年夏天再拿出来继续使用。冬天洗澡,就只能继续去公共浴池了。好在当时公共浴池已经遍地开花,洗澡也变的方便多了。
前些年我装修房子时,给卫生间安装了某名牌电淋浴器。这下,不光是解决了洗澡问题,连厨房的洗菜池也有了热水供应。过去洗澡难的窘境不再有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的卫生间都有淋浴器,都能洗澡。人们真切感受到的是生活的便利、如意和满足。生活在这个时代,你感到还有什么不方便吗?一个小小的洗澡问题带给人们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2018.9.23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怡心斋





欲转载作品必须与公众号编辑联系,否则视为侵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