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文学】大漠胡杨飞天梦(下)/马誉炜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本文字数:2200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留影 马笃摄影


1978年,以全国科技大会为标志,中国科技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国防科技领域也开始步入一个更加成熟、理智、务实、腾飞的新时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焕发了青春活力。
1979年底,两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在上海黄浦江试航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3天后,又成功发射了第二枚洲际导弹。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之后,第4个拥有远程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这是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3颗卫星。
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静止通信卫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进步,基地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进行科学实验仍然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辛苦。为了这一个个成功,基地官兵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多少个白天和夜晚,他们身穿防护服,戴着大口罩,用绳子把手套和高筒防护鞋紧紧捆好。在灼热的阳光下,一投入工作即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也不能如厕。不少人口干舌燥,头晕目眩,身上像是有无数条蚯蚓在蠕动。为了完成试验任务,他们有家难回,亲人有病甚至离去都不能回家看上一眼……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载人航天摆上了国防科技事业的议事日程。一个现代化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就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基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又是一场硬仗!在亘古荒凉的沙漠戈壁滩上完成这一任务,谈何容易,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在那三年多的时间里,工程建设者们在向严酷的大自然挑战,在与飞逝的时间赛跑。冬季奇冷,夏天炎热,干旱少雨,飞沙走石。施工人员难以适应这样的气候,不少人流鼻血、拉肚子,嘴唇开裂。指挥部想尽千方百计改善施工条件,他们在基坑上搭起塑料大棚,将暖气管道临时安装进去,解决了冬季施工的保温问题。为了解决冬季搅拌混泥土问题,他们盖起土火炉,在上面放一块钢板,然后把砂石放在钢板上炒热,再烧热水搅拌混泥土,还用棉被挡风。就是这样,一年四季不停工,昼夜加班连轴转。如果不是在现场了解到这些情况,有谁能想到,这样现代化的高科技项目,竟是靠这样异常艰苦、笨拙的土办法完成的。而谁又不说这种土办法里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和顽强呢!


2018年11月刊于27日军报《长征》文艺副刊头条刊出。


1999年11月20日清晨,承载着中国人千年飞天梦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飞上了天!随着大型运载火箭托举着飞船喷射出的一道尾焰,航天人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化作了笑声和欢呼声。
接下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完成了“神舟2号”、“神舟3号”、“神舟4号”的实验发射任务。期间,他们经历了“火箭被撞”的挫折,经受了“低温下发射”的考验,度过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细实工作的日日夜夜。
难忘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神舟5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出舱。当时我正在距降落点不远处、巴丹吉林和库布齐沙漠交汇处的内蒙古乌海军分区工作,闻听喜讯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金色十月这一天/中华民族又有了新跨越/神舟5号发射成功/全球华人欢呼雀跃/纵马天下祖先驰骋的草原/新一代天之骄子壮怀激烈/国之利器亮剑苍穹/民族气概注入新鲜血液/航天精神气贯长虹/中华民族永久不灭。”在作家徐晓延所著描写航天人的长篇纪实文学《以国家的名义》的扉页,赫然写着航天员杨利伟发出的感叹:“是谁把你推向高峰/是谁把你送上九天/是谁给了你无上的荣耀”,三个问号既体现了英雄不骄不躁、志向高远的精神境界,也表达了他对祖国人民和东风基地官兵的感激眷恋之情。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为航天事业发展插上了翅膀。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风雪出征,“神舟6号”飞船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身着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舱外服”成功出舱,漫步太空;2011年9月29日、11月1日,我国首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和“神舟8号”成功发射,并在太空完成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神舟9号”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出征太空;2013年6月11日,“神舟10号”成功发射,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向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授课;2016年9月15日、10月17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神舟11号”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太空驻留33天后安全返回。
我这次到基地的第二天上午,正逢遥感32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站在距发射塔几公里的地方,望着火箭腾飞瞬间尾部窜出的烈焰和如长龙般飞向碧空的箭体,我的心跳在加快。当广播中传来“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的喜讯时,我和在场的人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听基地的同志讲,现在这样的发射每年都在两位数,这里的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想当初,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举国上下沸腾欢庆,《人民日报》刊发“号外”,正在上学的学子停课收听收看。如今,一箭双星或者更多星发射成功,都只是在网络和报纸的一角刊出一条简讯而已。这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胡杨(油画)骆根兴作  军报供图


经过60年艰苦奋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暖气,出行有火车、汽车和飞机。昔日的茫茫戈壁已变成一片盎然生机的绿洲,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崛起在西北大漠深处。
在发射中心以北不远处的一片绿荫里,还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那里耸立着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碑名的“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内埋有600多名自基地建设以来牺牲、病故的许多先辈和官兵战友,上至共和国元帅、开国将军,下到普通士兵、职工家属,依次安眠在那里,一眼望不到边、看不到头……安放在这里,永远与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是他们生前共同的夙愿。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我又想起了胡杨的性格。我们英雄的航天人,不正是生长在大漠戈壁上的那一棵棵胡杨嘛!他们活着为了祖国航天事业奋斗不息,身后仍志愿埋骨大漠,见证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两弹一星”、洲际导弹、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国人飞天梦的实现,不正是靠着这种“胡杨精神”吗?
深秋时节,大漠深处的胡杨披着锦衣,在璀璨阳光照射下,发出浓似火焰、灿若朝霞的光芒。我行走在大片大片的胡杨间,如同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眼前是一派苍茫雄浑的气象。
壮哉!胡杨!致敬!英雄的航天人!


2018.10.10-17于嘉峪关、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