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州揽胜】古朴灵动凤凰城/王援朝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本文字数:2400字
阅读时间:8分钟


湘西凤凰城是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当我走进凤凰城,仿佛一股甘泉流入心田,那古朴、自然、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令人心醉。
存在上千年的凤凰城,依山傍水坐落在湖南省西部与云贵高原交界的地方,这座被喻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并曾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意义。回到一二百年前,这个仅安顿下三五千人口的小镇实际上是湘鄂川黔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枢纽,所谓“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掖川鄂、南扼桂边”
古城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她的古城墙修建年代久远。现有凤凰城修筑记录,最早为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明政府在这儿修筑了最初的砖制城墙,到了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城垣用纹粗质坚的红砂石块加固,成为一条周长四华里,高一丈五尺,厚二丈有余的坚固城墙,东西南北四面,分别开有升恒、静澜、阜城、壁辉四个城门,上设城垛以利于防守。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从西门至北门扩建了笔架城,建立炮台一座。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西门外另加建了一圈城,并增开了一扇城门,名为胜吉门。这座城池的修建,先后历时二百多年方得完善,与城西北的高山峻岭中长达三四百里的边墙互相呼应,组成了严谨的防御体系。现存凤凰城的古城墙连接北门城楼和东门城楼。虽几经战火,但经过多次的修缮至今还是巍然屹立,雄伟壮观。小城的主干道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街,连接着五纵六横的小巷。小巷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古朴的窄巷,年代久远的木板门店一个接着一个,多是卖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特产姜糖和猕猴桃脯的铺子。走在小街上,有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 



沱江,清清的浅浅的,缓缓流淌着穿城而过。那些建于清朝和民国初期,由木柱做架,以杉木板做壁的土家族吊脚楼,壁连着壁,檐连着檐,沿江而建,她的飞檐像昂首的龙头,像振臂的飞鸟,有生气有灵性地翘着。这是凤凰城的点精之处,充显着凤凰人的聪慧。
清晨,纱一般的薄雾笼罩着凤凰城,那山、那水、那飞檐翘角的吊脚楼在薄纱的后面,蒙蒙胧胧,像一副清新淡雅的水彩画。那麽宁静、那麽让人赏心悦目。渐渐地小城苏醒了。女人们走出吊脚楼,到河边洗衣服;孩子们早早地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男人们有的挑一担水灵灵的蔬菜往集市上赶,有的在沱江上撑起乌蓬船,等待游客上船去饱览沿江风光。
我走进小巷,店铺的门还没开,一位大嫂身穿苗家蓝青色的布衣,前襟和袖口上绣着红的、粉的、绿的花草,头上带着折叠得一层层高高隆起的黑布包头。坐在自家门前,卖银饰。有手镯、项链还有手工刺绣的小布包。在凤凰城处处可见卖银饰的妇女,这可是凤凰城的一大景观,我连忙拿起相机给这位大嫂照相,她很腼腆,低着头,羞红了脸。我不便让她摆姿势,于是和她聊起天来,趁她仰起脸的时候,迅速按下快门。
告别了大嫂,我边走边照相,不知不觉来到北城门下沱江边。江面上有两座小桥,一座是用木板做桥面的窄桥,没有护栏只能容两个人侧身通过;另一座是一个个竖在水中并列两排的红砂石墩,从桥的这头绵延到另一头,没有桥面,人们从一个石墩迈到另一个石墩上过桥。凤凰人形象地称之为跳岩。我好奇地体验了一下跳岩,一步一个石墩,不用费力,身子也不会晃动,满安全的。过了桥,一位六、七十岁的苗族老妇人身背箩筐来到沱江边,她找了个石板凳坐下,从箩筐中取出一只只刚采摘的小花熟练地编起花环来。这可是时下女孩子最喜欢的头上饰品。我打量着老人,背后粗糙的石块砌起来的大墙,饱经风霜的脸,和她手中鲜艳花环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画面使你从沧桑中看到生命的涌动。我想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仍然靠自己的双手编织着美好的梦,凤凰城之所以生生不息上千年,就是凤凰人热爱生活、勤劳、聪慧的精神在支撑着啊!我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感人镜头。
我漫步在古城内,虹桥、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南华山,这里有拍不完的名胜古迹和美景。



朋友介绍,凤凰是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文学巨匠沈从文,抗英名将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他们的故居。沈从文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那是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共有两进两厢,砖木结构,青瓦白墙。院正中有个小天井,用石板铺成。雕花的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沈先生在这里诞生,十五岁走出凤凰。故居内有沈先生的生平照片、书稿手迹、以及各种版本的著作。走在这小巧的院落内仿佛看到沈先生刻苦攻读的身影。熊希龄的故居在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内,现存四间房,基本保持当年的原貌,具有浓厚的苗族风情。熊先生在这里度过童年。他当年被喻为“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被迫辞职,晚年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从熊希龄的故居出来,我到处打听黄永玉先生的工作室,经人指点,我沿着石板路找寻着,终于在大路边找到了。这里不是先生的工作室,是他现在在家乡的寓所。高高的门楼上挂了一块匾,上书“玉氏山房”,别致的铁栅栏门紧闭着,隔着铁门可以看到庭院深深,绿树成荫。我喜欢黄先生的字和画,洒脱、生动。大门上有黄先生写的一幅对联,字若其人。看到这幅书写的龙飞凤舞的对联,就觉得“怪才”黄老先生就活灵活现地站在眼前。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凤凰城,访着凤凰人,真是太迷人!太有韵味了!
这时黄昏悄悄地降临大地。沱江两岸的小楼点起五光十色的灯,灯光把小楼的轮廓勾画出来。无论是小店、咖啡屋、旅馆还是住户,家家点起一串串红灯龙,有的打开霓红灯,刹那间点亮了整个凤凰城,红的、绿的、黄的灯光映在江面上,闪着多彩的光。真是美不胜收。
这里有放河灯许愿的习俗,游客点亮的各式河灯带着人们的希冀顺水漂向远方。我从一个小男孩手上买了一只,点亮后轻轻地放入沱江,默默地许愿。
走了一天,有些累,回到旅店躺下,忽忽悠悠我梦见一对凤凰从古城拍翅而起,飞向远方,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